近年来,防城港市港口区持续加大特殊教育工作力度,将特殊教育纳入“民生实事工程”,依托普通学校开设特教班,在区第三小学设立了特殊教育资源教育专用教室,配齐配足设施设备,为特殊学生配备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授课,使他们不仅能接受适宜的融合教育课程,还能得到专业、系统的康复训练,努力让特殊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

让特殊学生个性化成长

在港口区,每一位特殊学生都能方便自如地到达校园每一个场所,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学习生活。学校配有功能强大的运动康复室、感觉统合训练室、个辅室等专用功能室。美术室、心理咨询室、图书室等向每一位特殊学生敞开怀抱。

为让特殊学生个性化成长,学校还为每一位特殊学生制定了专属课表,上面详细标注着时间、课程内容、上课班级,每张课表都不一样。在课表制定时,学校教师先对特殊学生做评估,包含认知、语言理解、语言表达、模仿、情感表达、社交互动等。这样的评估,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在专业、精准评估的基础上,为学生量身定制菜单式个性化课表,做到“一生一课表”。课表既适应学生现状,又有利于其长期发展。

让特普学生“融”在一起

为让特殊学生更好融入校园大环境,学校为特殊学生制定了“三张课桌”。第一张在特教班,解决核心课程中基础知识学习问题;第二张在普通班,提供充分融合机会,落实核心课程中高阶的教学目标;第三张在资源教室,多维度为特殊学生提供优能课程与补偿课程学习。

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可以一起研学、运动、绘画、劳动、做操、表演绘本剧……学校将德育课程、社团课程、研学课程充分融合,让特殊学生和普通孩子真正“融”在了一起,不仅帮助特殊学生建立了信心、得到了发展,也让普通学生从不同视角学会了尊重与接纳特殊同学,提高了责任感。

让普特融合教学能力提升起来

开展普特融合,让特殊学生“上好学”,教师是关键。港口区不断深化融合教育课程改革,联合防城港市特殊学校开展“驻校跟岗”“入校指导”“联片教研”等方式,组织参训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在真实情境和具体实践中研究并解决问题,推动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融通。

为让每一位特殊学生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该区坚持遵循教育的普遍性规律与特殊教育的特殊性规律相结合,在问题破解中“思变”、在融合创新中“求变”、在坚守初心中“不变”,努力为每一位特殊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通过融合实践,引导普通教师和普通学生正确看待和评价特殊学生,营造了团结、友爱、和谐、互助的班级和校园氛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团结,更依托市级资源中心,发挥辐射作用,助力多重障碍学生更好地融合。(苏武、张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