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0月的那场战役中,一名八路军干部负了重伤,子弹从前胸穿透到后背。按理说这种伤势应该立即卧床静养,但白求恩医生却交待说"不准他躺下,要叫他活动"。更令人惊讶的是,白求恩还说"一周后我再来,不好就开刀,好了就好了"。这位外国医生的做法让所有人觉得匪夷所思,他怎么会这样安排?一个星期后他果真再次前来,检查后对战士拍了拍肩膀说"好了,不用开刀了,小伙子,打仗去吧!"这位神奇的白求恩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他为何如此乐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震旅长的奇怪安排

黄昏时分,八路军359旅驻地一片宁静,只有窗外吹来阵阵凉风。王震旅长独自坐在营房,沉思半晌,忽然招手唤来了副手郭鹏。王震将事情缘由简单说了,让郭鹏立刻通知贺庆积、王恩茂等人前来开会。

不一会儿,719团团长贺庆积、政委陈文斌,还有另一员老将王恩茂,陆续赶到了王震的营房。见到下属到齐,王震没有多说废话,直截了当说:"部队要打仗了。719团将打一场重要的伏击战。"说着,他转向贺庆积,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

贺庆积心领神会,他知道这次伏击战意义重大。他们是从战火纷飞的冀中平原刚刚转战至此,要在这片陌生的山地立足,就必须在开始时就打个漂亮的胜仗。不过,贺庆积也明白自己这支部队战士多是农村出身,对山地作战缺乏经验。他不由得面露难色。

注意到贺庆积的神情,王震继续说道:"719团刚从平原转战至此,对山地作战确实缺乏经验。为了让他们尽快熟悉地形,我特意安排了717团的李桂莲带领一个连队与你们会合。"王震的目光越过郭鹏、王恩茂,最后停在一个青年将校身上。

只见那青年将校身材高大,双目有神,毫不畏缩地迎视王震的目光。他正是359旅717团3营的特派员李桂莲。李桂莲从小穷苦,加入红军后立下赫赫战功,素有"李猛子"的雅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桂莲,你亲自担任连长,率领这个连队直接在我的领导下执行任务,与719团会合,在灵广公路的邵家庄至冯家沟一带伏击日军。"王震吩咐说,"这一仗至关重要,只准打胜不准打败,打不好的话,就提着脑袋回来见我!"

听到王震的严词厉色,李桂莲心中一凛。他知道这次任务异常艰巨,说句不恭的话可就有性命之虞了。不过作为原718团的老战士,他对那片区域的地形了如指掌。想到此处,他对王震的部署暗自称赞,邵家庄确实是绝佳伏击地点。

李桂莲上前一步,毕恭毕敬地说:"报告首长,请放心交给我吧!我一定带领战士们全力以赴,务必打个漂亮的胜仗!"

悬疑重重的重伤

作战计划定下来后,双方迅速部署,在拂晓时分进入阵地。李桂莲遵照王震的吩咐,率领自己的连队埋伏在公路两侧的壕沟里。这些壕沟原是日军为防范八路军破坏公路而挖的,宽约一米多、深一人多高。

李桂莲命人将公路边上打谷场的秸秆和谷草先铺进沟底,然后战士们钻进去潜伏,再用秸秆和谷草将他们掩盖,只留下几个小孔用作瞭望。壕沟顿时被伪装得平平整整,看不出任何痕迹。机枪手则隐蔽在邵家庄高处的窑洞内,以便射击控制公路。

719团1连埋伏在公路两侧其他掩体后,紧邻李桂莲连队所在的壕沟。2、3两个连队则藏匿在邵家庄后山的山坳里,其余两个营负责警戒和增援。双方就这样陷入一种凝滞而紧张的等待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躲在壕沟里的突击连战士们,被秸秆和谷草包裹着动弹不得,呼吸都不敢太大声,生怕惊动了敌人。新兵们忍不住想挪动身子,李桂莲严令:"没有我的枪响,谁也不许动弹,谁要是暴露目标,当场正法!"

就这样硬熬到上午9点多,轰隆隆的轰鸣声突然传来,一队由20多辆军用卡车组成的车队缓缓驶近。日军终于来了!除了最前车在探路,其余车辆都在峡谷外停了下来。

先头探路的那辆卡车慢吞吞地开进了公路的弯道,车上的日军虽然看见道旁有老乡在耕作晒谷,但仍然怀疑有伏击,不时就向山坡上扫射几枪。枪声一响,正在打谷场劳作的村民慌作一团想逃离,但被李桂莲打手势阻止了,并低声做了解释。

不一会儿,那辆车也在公路上停了下来,车上跳下几个日军,大摇大摆地向村民打听道:"这里有八路军吗?有娘们吗?"村民如实回答,引得日军哄然大笑。后面的车队也开了过来,一个个日军蜂拥而下,活动身子、伸了个懒腰或抽根烟。有些更是直接躺在铺在壕沟上的谷草上,竟然压住了埋伏的中国战士!

壕沟里一片窒息般的安静,李桂莲眼看着一个日军离自己只有30多米,对准了他的头盔,食指扣动了扳机。"啪"的一声枪响,战斗的号角终于吹响!机枪手立刻扫射起密集的子弹,炮口对准挤作一团的日军。壕沟里的战士们掀开秸秆和谷草,拔出佩刀呐喊着冲了上去,他们在离日军咫尺之遥时就已将刺刀刺入了敌人的身体!

伏击初期,枪林弹雨中双方打成一团。一名叫王有才的战士虽平日里萎靡不振,可一上战场简直判若两人。他手起刀落,连捅死7名日军,连日军的大盖枪、子弹盒都顺手牵羊般拿来当武器!双方在混战中渐渐分出了阵线,转入了阵地对射的相持阶段。

这时,李桂莲忽然感到一阵剧痛袭来,低头一看,胸前的军装已经被鲜血浸透,子弹竟然击穿了他的身体!手足无措之际,一名战士赶紧用几枚银元临时堵住了伤口。李桂莲强忍剧痛,狼狈地爬离战场。就在这时,一股浓烟突然从山坳里升腾而起,覆盖了整个邵家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求恩的离奇医嘱

阵阵浓烟笼罩下,双方的枪炮声此起彼伏,战况一度十分胶着。八路军其他两个营及时增援,才勉强遏制住了敌人的进攻。直到下午,八路军终于冲破了敌阵,迫使日军仓皇撤退。

这场战役取得了辉煌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八路军伤亡达200余人,其中不少人伤势严重。连长李桂莲当即被运往后方医疗所,他胸口的枪眼令人触目惊心。

此时,正在山西从医的白求恩得知了这一情况。虽然他已离开了著名的八路军120医院,但对于八路军战士的伤病仍旧怀着无限热忱。他当即就决定前往救治。

次日清晨,白求恩来到了医疗所。李桂莲的伤口已经初步包扎,但呼吸仍旧十分艰难。所有人都能看到,一发子弹从他的前胸穿出,在后背也留下了一个血肉模糊的大洞。如此重伤,任何人都会认为他性命堪忧。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看到李桂莲的情况后,白求恩竟毫不犹豫地下令:"不准他躺下!要叫他活动身体!"众人一头雾水,不明白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医生为何会做出如此荒谬的决定。

白求恩见状解释道:"如果让他长期卧床不动,伤口就会化脓腐烂,只有保持体内血液循环,伤口才能尽快痊愈。"他拍了拍李桂莲的肩膀,用英语鼓励道:"Don't worry, my friend. Keep moving and you'll be fin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更令人吃惊的一幕发生了。在场的一名军医小心翼翼地询问:"那万一伤口一直无法愈合,是否需要......开刀?"没想到白求恩神色自若地说:"一周后我再来,到时候看情况决定是否开刀。"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医疗所,将这里的人全部留在了困惑之中。按照常理,如此重伤的患者,开刀无疑是唯一的选择。可白求恩却要等待一个星期之后再作决定,这未免有些草率了吧?况且伤员若是继续剧烈活动,只怕伤口会更加严重。

就在所有人心存疑虑之时,一股热血突然喷涌而出,溅红了整个医疗所!原来正是李桂莲的伤口裂开了,顿时鲜血如注。军医们慌作一团,但李桂莲却毫无惧色,硬是强撑着不倒下,大声喊道:"不要紧!我能撑下去!只要白求恩医生说的对,我就相信!"

医护人员见状只能暂时用棉纱堵住伤口。从那一刻起,八路军医疗所笼罩在一股凝重的气氛之中。所有人都屏气凝神地等待着,期盼着伤员能熬过这最艰难的一周。而这一切,都仰赖着那位神秘的白求恩医生。

生死一周的惊心动魄

一周后,白求恩果然如约而至。当他走进医疗所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凌乱不堪的场景。地上到处是斑驳的血渍,李桂莲正靠在一张简陋的行军床上,双目无神,面色苍白得恍如行尸走肉。

一周来,李桂莲的情况起伏不定,时而好转,时而陷入危殆。他的衣衫早已被鲜血浸透,伤口不住往外渗血,仅靠军医们临时包扎根本无法止血。几天来大家都在为他的生死忧心如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白求恩到来,所有人的眼睛里都闪烁着一线希望。毕竟,他们铭记着一周前这位神奇的外国医生的许诺。此时此刻,只有白求恩才能挽救李桂莲的生命。

白求恩快步走到床前,掀开李桂莲的纱布,仔细检查了一会儿。他的面色一时间变得凝重万分,在场的人都屏息以待。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白求恩突然开口了:"小伙子,我说过你会好起来的,现在不用开刀了!"

话音一落,现场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大家都欣喜若狂,互相拥抱、庆贺,仿佛从地狱重回人间。李桂莲虽然意识有些模糊,但听到这个消息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白求恩紧接着说:"我当初之所以不让他躺下,是因为他的体质非常好,伤口没有感染,只要活动就能保持体内血液循环顺畅。这一周他坚持下来了,伤口逐渐结痂,已经没有大碍。"

原来,白求恩早就料到李桂莲体质过人,只要坚持活动,伤口就能自愈。一周前他便作出了这个大胆的决定,令所有人都深感意外。如今看来,他的判断实在是高明绝伦。

白求恩接着嘱咐道:"现在他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候,但仍需静养一阵子。等伤口彻底痊愈,就可以出去活动了。"说完,他默默地望着李桂莲,眼神中满是赞许。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白求恩的神奇医术深深折服,无不对他肃然起敬。这位来自东方的外国医生,不仅济世救人,更用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鼓舞了每一个人对生命的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片刻后,白求恩拿出一支枪,递给了李桂莲。李桂莲接过枪,虽然双手无力,但眼神却重新熠熠生辉。白求恩拍了拍他的肩膀,用生硬的中文说道:"小伙子,打仗去吧!"

一个月后,伤愈的李桂莲重新回到了前线,为解放中华而英勇献身。而那场生死一周的经历,则永远铭刻在了所有人的心中。

不朽赞歌永铸史册

时光飞逝,抗战的硝烟早已散去。战火过后,白求恩与李桂莲的故事却被世人广为流传,成为中国人民永远的骄傲。

1944年冬,延安成了全国各界瞩目的焦点。在这里,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的领袖毛泽东,正式接见了这位来自远东的外国名医白求恩。白求恩向毛泽东详细汇报了他在陕北解放区的工作情况,并表达了自己永远支持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坚定决心。

毛泽东听后十分赞赏,当即表彰了白求恩为中国人民伟大的朋友。他说:"白求恩医生,你在工作中表现出了共产党人不怕牺牲和付出一切代价的精神,我们对你由衷钦佩。"

白求恩虽然只是一介平民,却赢得了毛泽东亲自接见的殊荣。这足以说明中国人民对他的崇高评价和无限敬意。作为一名外籍医生,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崇高精神,用鲜血浇铸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史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毛泽东亲自为白求恩题词:"国际主义功勋卓著"。这八个铿锵有力的大字被镌刻在了一面镀金锦旗上,以彰显白求恩的杰出贡献。当时在场的将士们无不为之振奋,纷纷效仿白求恩医生的英雄事迹,奋勇杀敌保家卫国。

旋即,延安各界群众纷纷举行游行,庆祝白求恩为之斗争奋战多年的中国革命事业取得新的胜利。数千人组成的队伍如潮水般涌向白求恩下榻的小旅馆,手举标语,高呼"英雄万岁!"的口号,将这位勇猛的"东方朋友"当作家人般拥戴。

面对如此热烈的欢迎场面,一向冷静沉着的白求恩也显得有些受宠若惊。不过很快他就恢复了镇定,用流利的中文向群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说:"我只是为正义而战的一名平凡医生,不值得你们过誉。真正值得钦佩的,是中国军民为了祖国和民族的解放而不懈奋斗!"

白求恩的谦虚谦逊立刻赢得了全场的阵阵掌声。作为一名外籍人士,他对伟大的中华民族抱有如此真挚的爱戴,实在令人动容。随后白求恩继续发表了动情的演讲,他誓言要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直至最后一滴血。

听罢这番话,台下陷入了一片沉默,只有啜泣声在寂静中回响。白求恩坚贞的信念和无私的大爱顷刻间感动了所有人的心灵,让在场的每个人都热泪盈眶。这一幕幕令人难忘的场景,就这样永远地铭刻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从那时起,白求恩和李桂莲的故事就如同一曲曲不朽的赞歌,永远被世人传颂。他们谱写的友谊篇章,成为中华民族与外国人民之间 hand bridge 造就的永恒友谊,跨越国界、民族,凝聚成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