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政 编辑:冯晓晖

本系列发布九江文史类研究文章,首发于“浔阳叙话”公众号,再由编者“冯晓晖”公众号转发,并在国内主流自媒体网站(今日头条、百度、搜狐、新浪、网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转载。欢迎投稿,相关要求及联系方式见自动回复。

江塑厂系江西塑料制品厂简称,它位于庐山北麓的九江市十里铺刘家塘附近,与动力机厂、轻工机械厂呈三角形位置。它是在早年九江钢铁厂旧址基础上建设的,面积有15万平方米的一个新型塑料制品厂,早期企业隶属江西省手工业管理局。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农业上采用聚氯乙烯薄膜,使农作物产量大幅提升,我省是农业大省,特别是水稻种植是国家重点省份,因而中央、江西省有关部门决定在江西省建设一座以生产农膜为主的塑料制品厂。为此,省主管局投资538万并利用省主管局多年积蓄的外汇,从日本购进了815×2200mm斜Z型四辊压延机、密炼机和其它薄膜生产流水线的配套设备,以达到年生产能力6000吨的(最大幅度宽1800mm)聚氯乙烯农用薄膜,来满足江西全省农业生产对农用薄膜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中日两国尚未建交,四辊机是通过民间机构从日本进口的,后来江塑厂供销科长朱培元同志也参与了此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四辊车间

当时抓此项目引进工作和进行可行性报告及初步方案的是时任江西省副省长的黄先同志和省二轻局唐述川处长。此后省二轻局指派王铁光同志为江塑厂筹建处主任,而任命厂长副厂长是投产后才定下来的事,1966年1月建立中共江塑厂筹建处支部委员会。1966年9月27日,江西省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准成立江塑厂筹建处,并由20余名工作人员组成。

江塑厂聚氯乙烯斜Z型四辊延机是从日本进口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的薄膜生产先进设备。当时电子计算机是电子管和半导体结合的。这种先进的设备本省技术上调试有困难,最后请了清华大学研究所的技术人员来厂调试,原设计要求四辊机与冷却装置之间运行速度准确度是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误差,但江塑厂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这到底是日本厂家问题还是安装调试问题,当时没有搞清楚也没有进行追究。

新筹建江塑厂,除设备外还需要一定数量的行政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等。为此,吸收了省二轻局的机械工程师吴镇良、浙江大学有机合成及塑料工艺学专业毕业的周启淼、陈宝珍、江西工学院化工系有机合成专业毕业的康远霖、肖敬生以及电气专业毕业的王军、杨柳等;行政人员有部队军官转业到地方的刘宪周、黄惠顺、曾范添、文光华等;另从二轻局下属厂矿调来一些电气、机械、金属加工专业的老师傅及少数其他人员,最大的工人来源是从九江市、庐山、修水、德安等地招收的120名学员。1965年底,在南昌进行培训一个月左右,并于1966年2月在根据今后工厂工作需要,将这批学员分别送到上海塑料一厂、上海塑料二厂,实习聚氯乙烯薄膜生产各流程,上塑二厂实习薄膜卷芯用的聚氯乙烯硬管生产工艺、以及去江西造纸厂学习电、钳工之类的维修技术,以便满足将来生产时的设备维修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四辊车间安装人员

当时负责管理赴上海实习的转业干部是黄惠顺、曾范添;赴江西造纸厂实习的负责人是部队转业干部文光华。厂里技术人员也轮流分别派来上海见习薄膜、硬管的生产工艺流程。

1966年7月,从日本进口的四辊压延机各类设备开始从长江码头卸货,用大型平板货车运往十里铺工厂中,在当时条件下,九江市民从没见过如此大型的运输设备,引起市民议论纷纷……

当时日本进口的四辊机生产线,厂里请来福建省三明市安装公司负责全部生产线的设备安装工作。

赴上海南昌实习一年左右的学员,回厂后薄膜车间设备尚未安装好,大家每天积极参加四辊机车间的基础建设,因为是在一片荒草地上建车间,大家每天忙于削砖头、搬钢锭(用于四辊机主机基础压实)、运水泥、清除各种杂物……新的厂房和车间就是在大家辛劳之中建成的。

与此同时,厂里进行人造车间生产筹备,1967年初,选派人员去杭州、常州两地的人造革厂学习生产操作工艺,并于1967年5月江塑厂人造革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

江西造纸厂的刘乙黎工程师帮助解决江塑厂建厂中一些技术难题,并指导周启淼、陈宝珍、康远霖、肖敬生等刚毕业的大学生进行技术上工作。由于日本进口的四辊压延机生产过程中要求不得突然停电、停机,而且四辊机必须逐步降温到80度以下,6至8个小时后才能停机,否则四辊机的辊筒会变形损坏。这样江塑厂必须搞双线供电(另从龙门沟变电站又拉了一条供电线);供水问题好在原九江钢铁厂在厂区内有一个大型蓄水池,可在自来水突然断水的情况下急用抽用蓄水池的水。对于四辊机生产对高温高压蒸汽的要求,江塑厂锅炉房安装了一台高压锅炉可提供200度以上25公斤压力、每小时蒸汽量2吨给四辊机使用。另一台普通锅炉可提供8公斤压力的蒸汽供密炼机、两辊机设备加热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四辊车间安装人员

1968年11月江塑厂革命委员会成立,刘宪周同志担任主任和中共江塑厂核心领导小组组长;驻厂军代表江冠林同志担任副组长。

江塑厂四辊压延机生产线整个流程是在四辊车间后部的多层钢结构金属构件楼层中,从上而下依次为:

一、聚氯乙烯树脂粉料的筛粉工序,通过适当的大小网孔将树脂粉进行筛选,去掉可能存在的杂物;

二、筛后的树脂粉料进入高速搅拌机,同时按产品不同加入不同配比的增塑剂、稳定剂,生产非农膜的其它民用薄膜时,按产品要求加入不同颜色的色浆包和适量的碳酸钙做填充剂,以降低成本;

三、将高速搅拌机出来的混合料在高温密炼机中进行混合塑化,其加工出来的“面团状”混合物输送到车间底层前后排列的两台高温两辊机进行进一步的均匀混合和塑化,然后通过传输带送到高温高压的四辊机辊筒中压延成所需宽度、厚度的薄膜,再经过冷却辊筒冷却到常温后,送至收卷机卷成成品再包装出货。

1969年6月,四辊机第一次冷态试车;1969年12月,四辊压延机进行热态试车,两次试车都请来了上海塑料一厂的老师傅协助调试。1970年1月四辊压延机开始正式投入生产。其产品配套必需的收卷芯硬管业已同时试车成功投入生产。

江塑厂薄膜生产线从筹建、安装、调试、投产,是当时江塑厂全体员工共同奋斗几年的结果,完成了省政府和省二轻局当初的夙愿:建一个属于全国全省的大型生产农用薄膜为主的塑料制品厂的愿望。这也是江塑厂建厂初期历史的始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政

【编后记】

据《九江工业史》记载,江西塑料制品厂是我国“三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1965 年 9 月建厂,厂址位于九江 市十里坡刘家塘 (原九江钢铁厂旧址)。1967 年 5 月竣工投产,当年生产人造革 1.5 万米,创产值 4 万元。1970 年 1 月,年产 6000 吨压延膜生产线正式投产,可生产宽幅达 1.8 米的薄膜,居当时全国 塑料制品行业之首。由此成为全国八大压延膜生产厂家之一。该厂生产的人造革、压延膜填补了江 西省内空白。

70 年代至 1985 年,江塑厂先后建成 8 条塑料制品生产线。1974 年 9 月,年产 300 吨的聚乙烯 吹塑农地膜生产线建成投产,开创了九江市生产农地膜的历史。1985 年 6 月,年产 1800 吨薄膜、透明片的小四辊生产线建成投产,江塑厂的生产能力不断增强。至 80 年代末,江塑厂年生产能力已达 12000 吨。1992 年,职工 1125 人,塑 料制品产量 6699 吨,占省比重 50%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6 年后,民营塑料企业迅速发展,加之江西塑料制品 厂设备及产品老化,无新产品投放市场,竞争优势弱化,1996 年,年产量仅有 1684 吨,1997 年降 至 1265 吨,2000 年全面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