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对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安徽把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的切入点,组织全省政法机关开展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落细落实法治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举措,让企业和企业家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舒心发展。

2023年专项行动中,全省政法单位负责人接待接访企业家8710人次,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4012项;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我省“法治环境”得分91.22分、较2022年提高0.47分,全国排名第5,法治指数保持“五大环境”前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把各位邀请来,就是要征求大家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研究下一步如何为企业搞好服务。”今年2月,砀山县公安局邀请华洁环保等五家企业代表参加警企恳谈会,副县长、公安局局长郑峰等与企业代表面对面。

“我感觉这两年公安机关的工作作风确实转变较大,服务态度明显好转,基本上每个月都有包保民警去我们公司走访,宣传各项法律法规。交警部门还帮助我们解决了进出货物车辆可以随时通行的难题,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科技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妙德在会上说。

政企“直通车”是民营企业联系政府的桥梁。为解决企业面临的各类难题,认真回应“民声呼应”,安徽创新企业家约见政法单位负责人工作机制,法院院长与企业家定期座谈,企业家直接约见检察长。召开“警企恳谈会”,建立网上“警企议事群”5783个,覆盖企业2.1万余家,收集意见建议6524条,并重点围绕426家省级上市挂牌后备企业提供“定制化”法律服务3854次。

满足跨城“司法需求”。建立长三角区域涉企执法司法协作机制,与沪苏浙高院共签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司法协作框架协议,打造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共同体样板,2023年开展跨长三角区域执法司法协作48265次,有效满足了企业跨区域司法需求。

“要不是公安干警帮忙,我们公司的25万元损失就追不回来了。”近日,枞阳县国华汽贸公司负责人左先生向该县公安局经侦大队送去了一面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为护航企业发展,枞阳县公安局针对每一个涉企经济案件,安排1名“护企警官”深入企业提供案件预警和风险摸排、难题化解等服务。目前,该县公安局已安排62名“护企警官”联系服务相关企业。

近年来,安徽严厉打击侵企突出犯罪。涉企警情集中接处、涉企案件“有案必受”,对垄断经营、欺行霸市、强揽工程、制假售假、敲诈勒索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破获侵企违法犯罪案件2846件,审查起诉1182件,为企业追赃挽损3亿余元。

安徽还严厉打击企业内部职务犯罪。对企业关键岗位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侵占、挪用资金,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侵害企业利益犯罪,既从严打击、又追溯源头,全省起诉民营企业内部职务犯罪案件255件326人、发出检察建议60件。

严厉打击知识产权领域犯罪。对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原始创新成果等加大司法保护力度,建立易受知识产权犯罪侵害企业名录,审结涉知识产权领域刑事案件545件、同比上升160.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安徽广远智能电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凭借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省级数字化车间和省级“首版次”软件企业三项认定成功获得13万元的“免申即享”奖补资金。

“以前,奖补资金需要企业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主动申报,不仅要提交的材料多,有时候还得跑好几趟。现在只要符合政策条件,奖补资金就自动到账,且支付速度非常快。”该公司项目经理吴星星对此深有感触。

为畅通惠企资金通道,安徽持续深化“放管服”,推动涉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实现“涉企审批一网通办、惠企政策精准推送、政策兑现直达直享”。推广“五免之城”建设经验,推行证明免交、证照免带、办事免跑、政策免申、轻微免罚。开展“无证明城市”建设试点,推进“减证便民”。

营造高效法治环境。出台全省深化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工作方案(3.0版),制定兑现清单和法律权利义务清单,建设公共政策兑现平台和合同协议履约监管平台,督促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能。

推进法治安徽建设“一号工程”。围绕“提供高端法律服务、打造一流法律服务高地”,牵头制定《关于安徽(合肥)创新法务区建设的指导意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推动创新法务区“一地五区”建设,打造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优质高效法务生态圈,服务各类市场主体。

“在经营过程中遇到任何法律问题,欢迎随时找我们。”前不久,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司法局组织的普法小分队走进潜口镇养生小镇会客厅,对康养业经营者们开展“唠家常”式普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我们提出有法律咨询的需求,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安排律师来解答了。”5月17日,滁州市南谯区将“优化营商环境”民法典主题宣传活动现场搬到一家净化板业公司,受到了企业负责人和职工的欢迎。

像这样为企业“定制”的普法活动正在安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自今年5月起,安徽省法宣办会同安徽省委金融办、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工信厅、省司法厅等12家部门在全省部署开展为期8个月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活动,围绕与企业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重点开展送法进园区(企业)、“企业家学法”季度大讲堂、深化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案释(普)法、优化律师法律服务助力重点项目建设等10项活动,着力推动解决经营主体在营商环境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提升专项普法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安徽还高标准组建专项法律服务团队,为企业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提供法治保障,聚焦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题,分析企业法律需求和风险点,帮助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从专业角度提出合规应对措施或合理化建议,2023年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1.3万次,梳理法律风险点1.1万个。开展“惠企暖企·普法先行”主题普法活动,累计组织普法宣讲5040余场次。

规范执法司法。开展涉企案件执法司法规范化专项检查,评查检查各类涉企案件27608件。全面清理涉企“挂案”,摸清底数、逐一“解剖麻雀”,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坚决撤销处理。2023年,全省排查清理涉企“挂案”910件、清理率100%,实现应清尽清、不留死角。助力企业信用修复,为主动履行义务或纠正失信行为的企业出具自动履行证明,覆盖企业12596家。

安徽还建立涉企问题调研机制,构建法治护航配套机制。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等,出台《关于全省政法机关协同化机制化常态化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各级政法单位建立法治护航配套机制,为常态化政法护航工作提供长效常治的制度保障。

完善营商环境体验机制。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体验官制度,在六安、铜陵、芜湖、宣城、池州、黄山等市先行试点,从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及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企业招募体验官,“沉浸式”体验营商环境冷暖,收集各界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线索,持续改进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化举措。(记者 汪乔 图片/光聪 实习生 刘雨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