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4日,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的一个小山村里,一瘦骨嶙峋的老农在家人的陪伴中离世,享年90岁。

一个普通农民去世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可当地的村民们却自发帮忙操持葬礼,鲜花和挽联堆满了礼堂,连镇长和副镇长,以及一些媒体记者都扛着长枪短炮赶来参加追悼会,送这位老人最后一程。

不明原因的人们小声问询着:“这老农到底是谁?那么多人都来送他,好大的排场!”

直到老人的后人捧出了一张被珍藏多年,早已破破烂烂的纸张:河南军区颁发的特等功臣奖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老人到底是谁?又是怎样成为特等功臣的?为何这么多年都默默无闻?这一切还得从60多年前说起。

山中有“恶虎”

老人名叫卢文焕,除了是一位朴实的农民外,还有一个曾经赫赫有名但因为时光的冲刷,和他本人刻意淡化的称谓——伏“虎”英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华夏大地上内忧外患,人们除了要抵抗外来的敌人,也要时刻提防着身边的“老虎”——土匪。

他们中有的人是迫于生计,有的人是天生坏种,聚集在一起以抢劫、勒索为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把原本应该刺向敌人的刀刃对准了自己的同胞,无数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而在豫西最有名的匪首非李子奎莫属。

李子奎是土生土长的灵宝县人,母亲走得早,被过继后从原来的马姓改为了姓李。

或许是缺少亲人的关怀,李子奎自小就品行不端,做出不少坏事,但没闹出过什么大事,又是过继来的孩子,李家人都不怎么管。

直到18岁成年后,李子奎彻底释放天性当上了刀客,拉杆绑票,为非作歹,鱼肉乡里,百姓们敢怒不敢言。

和一般的草莽不同,这李子奎还是个有“编制”的!早期他投靠了县人民自卫团大队长,后来加入国军,成为了河南省第十一行政区保安团第一营少校营长。

手握枪杆子,本就无恶不作的李子奎更是变本加厉,杀人如麻,无数农会干部和无辜百姓都因他而丧命,后又被任命为灵阌自卫军指挥官,到处扩充队伍,派粮派款,如有不从者,都成为了他的枪下亡魂。

李子奎踏着一路尸骸寻欢作乐,老婆一个接一个,整日纸醉金迷,骑着他最爱的枣红马,搂着他最宠的三房夫人,腰上挂着敖骨把手枪招摇过市,横行乡里,杀人取乐,据不完全统计,被他残杀的亡魂多达720多人!

当地百姓深受其害,却敢怒不敢言,整日战战兢兢地生活,生怕惹他不快脑袋就搬了家,只能不断在心里祈祷着能有一个救世主到来,绞杀这只“恶虎”!

伏“虎”英雄

1949年,刘希程司令认真分析了局势,认为共产党不念旧恶,欢迎他们的加入,只有跟随共产党弃暗投明,才是最正确的道路,于是率部在灵宝起义,李子奎自然成为了拉拢对象。

而李子奎表面答应,但暗地里已经展开了行动准备破坏计划,作为天生坏种,他根本不愿意归顺,他只希望这个世道越乱越好,他这样的人才能够继续为非作歹。

李子奎集结了5000多人的反动武装力量,趁刘希程等人不备,偷袭灵宝县城,百般阻挠,企图让刘希程的起义计划胎死腹中。

然而解放军的到来击碎了李子奎的美梦,他的部队如纸一般脆弱,解放军势如破竹,将他打得丢盔弃甲,最后只能狼狈逃窜,灵宝县城成功解放。

既然李子奎死性不改,我军也不会再手下留情,豫西剿匪战打响,我军曾两次组织搜捕,却被狡猾的李子奎逃脱。

尽管在四处躲藏,但李子奎觉得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等他养精蓄锐,他日定能卷土重来,继续做他的“土皇帝”!

李子奎洋洋得意之时,却不知道一场针对他的剿匪行动已经悄然展开。

李子奎还在想着怎么卷土重来,可一直跟在他身边东躲西藏的亲信们却坐不住了。

一直以来,他们见识到了李子奎的残忍手段,跟在他身边,一半是情势所逼,一半是舍不得荣华富贵,如今李子奎大势已去,先不提那些物质享受,连威慑力都大不如从前,一时间人心惶惶,不少人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准备另寻出路。

李子奎的亲信之一被劝降,向我军提供了李子奎的藏身之地,想要戴罪立功。得知李子奎藏在马家寨村地主家中后,陕州军分区随即命令部队将附近的3个村围得水泄不通,定要将匪首李子奎拿下。

为了不打草惊蛇,12名精干战士组成了突击队展开抓捕,其中就包括了咱们的文章的主角,卢文焕。

1949年12月7日凌晨,天才微微亮,一行人披着晨露来到了一处地洞口,他们正是卢文焕等战士,而目标人物李子奎正躲藏在地洞中。

不得不说李子奎能够逃窜至今还是有几分本事的,他察觉到自己已经暴露了,没想到我军的反应速度这么快,等他想要逃跑时早就被围困住,只能藏进了地洞里,想要做最后一搏。

这个地洞有两个出口,一个连接的房屋,另一个则通向野外,其中还有一个暗洞,李子奎知道两个出口肯定都有看守,于是藏在了暗洞中。

卢文焕从屋主人那里了解到,李子奎只拿着一把枪,一梭子弹也只有8颗,将其捕获的概率又翻了一番,但突击队们不敢大意,他们要尽量在没有损伤的情况下将其生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洞里是什么情况只有屋主人最清楚,卢文焕双手紧握着枪,让屋主人拎着油灯走进洞中。

地洞里没有任何的光亮,黑漆漆的根本看不清人在哪里,卢文焕也不敢轻举妄动,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一举一动。

屋主人早已吓破了胆,不停地冲着黑暗里喊着李子奎的名字,求爷爷告奶奶的希望他赶紧出来,絮絮叨叨地念着,但地洞里的人却始终没有现身。

走到暗洞的位置时,一团黑影从角落里窜出来,卢文焕心下一惊,伸手往前一抓,拽住来人的衣领,两人缠斗几下,最后卢文焕更胜一筹一手扣住对方的领子,另一只手端着枪顶在了对方的肚子上。

与此同时,一个黑洞洞的枪口也指在了卢文焕的脑袋上。

接着油灯昏暗的光亮,卢文焕看清了来人,满脸凶相,因为连日的奔波有些狼狈,但目光阴翳如狼,正是他们搜捕多日的匪首李子奎!

面对李子奎的枪口,卢文焕的心脏狂跳,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缓缓滚落,李子奎也不平静,喉头上下滚动,身躯有轻微的颤抖,但两人的枪口都没有移开,在黑暗中对视着。

卢文焕率先开口:“李子奎,你开枪我也开枪,我算是革命到底,你也得完蛋!”

李子奎冷笑一声,磨了磨牙后突然动了起来,不是开枪而是把枪扔到了一边,想要借此分散卢文焕的注意力,他就能抓住机会反击。

怎料卢文焕根本不理他的小动作,而是握紧了手中的枪,紧盯着李子奎,让他的小算盘落空了。

两人僵持不下时,藏在后方的战士李思堂抓住机会,绕到了李子奎身后,看准时机猛扑上去,卢文焕也出手配合,两人前后夹击,不费一枪将这个危害一方百姓,逃窜多时的豫西匪首李子奎生擒!

当李子奎被押送出地洞后,人们才发现,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杀人恶魔失去了手里的枪,也不过是个普通人。

1950年2月23日,李子奎被处决,公审大会上,得知自己的结局后,李子奎满脸的灰败,抖如筛糠,涕泗横流,随着一声枪响,这个声名狼藉的豫西匪首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长在豫西人民心头的毒瘤也终于被连根拔起!

卢文焕彻底火了,他的名字传遍了灵宝县,连其他县镇的人们也知道这个有名的伏“虎”英雄,卢文焕却十分腼腆,在他看来,他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这个功劳应该属于全体战士。

1950年3月3日,在解放军华中河南军区举行的“第一届功模大会”上,开国上将、司令员陈再道等首长签署并向卢文焕颁发了特等功臣奖状。

大会上,卢文焕有些不知所措,胸前戴着大红花,接过奖状后,对着前来采访的记者露出了一个腼腆的笑容,留下了一张宝贵的照片。

卢文焕的事迹也被各大报刊争相报道,伏“虎”英雄名噪一时。

虽然是特等功臣,卢文焕却没有要求什么特殊待遇,兢兢业业,完成好上级交代的每一个任务,又服役了1年后离开了部队,收拾行囊回到了阳平沟南村。

回到老家后的卢文焕受到了乡亲父老们的热烈欢迎,大家都以为卢文焕从此将升官发财平步青云,没想到他拿起了锄头做回了农民,曾经的鲜花和荣誉成为了一桩桩往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散,再也无人知晓。

卢文焕也从此销声匿迹,伏“虎”英雄仿佛成为了一个口口相传的故事。

直到1994年,原灵宝市法院院长赵博理在整理院志时发现了卢文焕的英雄事迹,于是专程找到了卢文焕,想要记录更多关于当年的故事,却意外发现这位老英雄60多年来和发妻相依为命,没有享受过任何应有的待遇,穷困潦倒,过着清苦的日子。

看着行动不便、身体虚弱的卢文焕,大家伙的眼眶都湿润了:“这么多年来,怎么没有找过政府帮忙呢?特等功臣理应享受一定的待遇啊!”

卢文焕却不在乎,摆了摆手说:“我有手有脚,不该去给政府添麻烦。”

隐姓埋名60年

卢文焕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父母都靠给地主耕地为生,为了维持生计,父亲还会做些豆腐去叫卖来维持生活,卢文焕也因此学会了做豆腐。

可惜的是父母去世得早,虽然有姐姐照顾,但卢文焕依旧生活得很艰难,不得不给地主当长工,因为年纪小,只能干又苦又累的杂活,经常饥一顿饱一顿,还要忍受地主家的打骂侮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7年,卢文焕所在县解放,他也因此逃离了剥削,毅然决然加入民兵组织,希望为解放事业尽一份自己的心力。

在部队里,卢文焕积极训练,热心善良,经过多次战斗的洗礼后也成长为了一名出色的战士。

成为了伏“虎”英雄后,卢文焕不骄不躁,不忘初心,从不表功也从不伸手,依旧把自己当成最普通的战士。

复员回家后,卢文焕曾在村中先后担任过生产队长、民兵营长和大队治保主任,在他在任期间,没有出过任何差错,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不曾有过半分偏颇。

而他也从没有和村里人主动提起过任何有关当年生擒李子奎的故事,那张奖状一直被他珍藏着,纸张的边缘已经被他摩挲起了毛边,可见有多么的珍惜。

经人介绍,卢文焕和刘文兰结为了夫妻,先后养育了6个子女,和当时所有的中国农民一样,历经了土改等各个困难时期,贫穷成为了一家人永恒的梦魇,一家人险些被饿死。

半大老子吃穷老子,更何况有6张嘴要等着吃饭,卢文焕和妻子起早贪黑拼命干活挣工分,却始终不够用,不仅大人饿得身体发飘,孩子们也面黄肌瘦。

可即便如此困难,卢文焕在负责看守生产队庄稼的时候,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从没有偷拿过哪怕一个玉米粒,哪怕知道别人看守的时候会偷拿,哪怕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快饿晕了,也不曾越线。

有些知道当年事情的村民来劝说卢文焕:“你不是特等功臣吗?去找政府帮帮忙呀,难不成就这么等死?”

卢文焕拒绝了:“功臣也是百姓,凡事不求人。”

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让农民们看到了希望,卢文焕一家的生活终于有所改变,可他的身体已经被拖垮,很难再去劳作,日子依旧艰难。

随着女儿们出嫁,儿子们各自成家,老两口只能相依为命,孩子们想帮忙却也无能为力,自家都顾不上来,大儿子的孩子先天性瘫痪,另外两个儿子也体弱多病,女儿们远嫁爱莫能助……

卢文焕理解孩子们的难处,他和老伴独守在两间瓦房里,生病了也不敢去看,买不起药就用土方子硬熬,生活极为拮据。

直到1994年,卢文焕的英雄事迹被重新发掘,市民政局每月给卢文焕提供补助,镇政府也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每年给予一定的帮助,后来还把卢文焕和妻子一起接进了敬老院免费照顾,每月还发放补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卢文焕从没想过要麻烦政府,即便是最困难的时候也不曾用自己的功绩去寻求帮助,如今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待遇,他无比地感谢政府和所有帮助过他的好心人。

2011年3月24日,这位清苦了一生的老英雄与世长辞,村民们给他办了简单却庄重的葬礼,平镇党委政府委派副镇长刘春龙操持追悼会,镇长张生亚受镇党委书记苏占谋委托也赶来参加。

还有曾经的战友们也步履蹒跚地来到了卢文焕的灵前,所有人低头默哀,送这位可亲可爱又可敬的老英雄最后一程。

青山埋忠骨,卢文焕已找到了他的归处。

子女们在整理老人的遗物时,除了几件简单的衣服,只有一张被珍藏多年,已经褪色泛黄、破破烂烂的奖状,没有给子女留下了一分钱。

或许还是有的,卢文焕老人给子女留下的是一份傲骨,一份赤诚之心。

愿英雄不朽,正义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