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车,听到这个名字,我想一定会让很多人瞬间产生各种回味,难忘、震撼、感怀、泪目......那是一种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感受。

曾经的绿皮车,如果在现代人的眼中,绝对是“脏、乱、差”的代名词,但在那个年代,那就是曾经一道最美丽的流动风景。

说起曾经的绿皮车,它曾是五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期,我国铁路的一段经典形象,因车体通常为绿色底色和黄色色带的涂装,因此而得名。曾经的绿皮车,可以说承载着亿万人民的出行梦想,也是几代人的难忘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铁路运输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高铁运输的兴起,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方便与快捷。与舒适、高速的动车、快车相比,绿皮车无疑是落后太多,车速慢就不说了,冬天冷、夏天热,烧水取暖都得靠烧煤......但那些漫长的旅途,以及所发生的故事,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记忆 。

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绿皮车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它留给了太多人难以磨灭的记忆,那或许是现在任何一种交通工具都无法替代的情感。

今天就与大家分享一段承载记忆的珍贵时光,这也是在重新分拣照片时偶然发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照片的拍摄者为法国摄影师阿兰·勒·加斯穆尔,1985年在中国国内拍摄了许多日常生活题材的照片,凭借这些照片获得了1986年世界新闻奖“日常生活”类一等奖。这些照片真实地记录了那个年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无意间留下了八十年代的许多珍贵瞬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照片中的,就是青岛—上海的绿皮火车。这辆YZ22型客车是我国铁路第二代的主型客车,1956年到1994年,成为中国铁路客车的主力。值得骄傲的是,这也是我们四方机厂设计生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十年代坐火车去上海,多是沿途一些小城镇的年轻人到发达城市打工的,也有出差的,以及到上海进货的第一代商贩等。那时,求学、打工、经营生活,绿皮车就是我们认识故土以外世界的开始。

我对于绿皮车的难忘回忆可以说较晚了,多是源于九十年代初的春运时期。92年去深圳宝安呆过一段时间,每次头着春节往家赶是最头疼的事。在当地(宝安区公明镇)提前买好高价票(加价的硬座,硬卧基本买不到),先坐从深圳到广州的长途车,然后是五十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到青岛......(一般过了徐州就可以加钱换个硬卧睡一会了)。

一直记得上车前,广州站人山人海乌压压的乘客,上车时,那些恐怖的拥挤,以及车门口的乘警挥舞着的橡胶棒......,车厢里只要你坐下了就很难起来了,因为四周几乎全是只有站票的人,晚上就那么躺了一地,不夸张地说,你一抬脚或许就能踢到一个人的身上......

又说远了,那个时候青岛到上海的火车一天好像只有一列,所以乘车的人很多,每趟基本都是满员。由于绿皮车车速也慢,从青岛至上海需要18到19小时,加上火车上过夜,坐了将近一天,下了车都会感觉很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开往上海的绿皮火车,站台上的小贩在兜售着各种小商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皮车的车窗可以随时打开,春运时,不少人就是先把行李从窗口扔进去,然后再从窗口爬进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途中时间较久,大站小站都要停,停的时间有长有短,下来放松一下,也顺便在站台购买些食品小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皮车的设施简陋,硬邦邦的座椅,夏天热了只能打开车窗,或者靠头顶的电风扇带来一丝凉爽,时间久了,连吹来的风都是温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厢里的众生相,或躺或坐,拉呱聊天的、哈啤酒的、打扑克的,那时可以在车厢里抽烟,陈旧的车厢内,好像始终弥漫着一股混杂的不舒服气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是硬座还是硬卧车厢,靠车窗的位置简直称得上是“雅座”了,卧铺车厢一般是下铺的多坐在这里,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餐车,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奢望。那时方便面还没有普及,为了尽量节省钱,一般都是从家里提前准备好馒头咸菜,或是面包香肠之类的,很少有去餐车吃饭的。车厢里来来回回的餐车,也是竖着耳朵听着叫卖的价格,一直到感觉不能再便宜的时候,才会去买一份盒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软卧,那时对我们来说更像是一种高级奢饰品,只有羡慕仰望的份,因为价格昂贵,再就是一般人也不一定能买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皮车如今已成为不少人怀旧的一种方式。如同老街里大鲍岛的历史城区保护一般,曾经的绿皮车就是当时最具烟火气和年代感的运输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与我们相伴许久的绿皮火车,可谓览尽了悲欢离合的人间百态,承载了五湖四海几代人的记忆。曾经习以为常的绿皮车,或许再过去许多年,仍会勾起你对往昔的那些回忆,就像老电影一般在脑海中不时回放。

时光荏苒,那些渐行渐远的过往,你有多少的旅途是关于绿皮火车的呢?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