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持续了半个多月的“暴力梅”终于“赛场休息”,久违的阳光露了头。

然而,在临安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综合指挥中心,有一群人仍在忙碌。他们是杭州师范大学的科研团队和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正忙着开展汛期复盘。

复盘的主要工作,是一一核验梅汛期临安主城区的预警积水点位和实际发生积水的点位是否相符,来验证UFIM模型(城市复杂地表暴雨内涝智能模型)预测的准确性。

“借助UFIM模型的算法,结合实地巡查,我们共排查出了109个积水点位,除少数管网堵塞等不可抗力因素外,其余积水点位都是借助UFIM模型实现了精准预警,有的积水点是管径狭窄所致,有的则是雨水箅子不足导致……预测准确率达75%以上。”模型研发团队成员、杭州师范大学教授胡潭高介绍,接下来,他们会把这些“薄弱点”提供给临安有关部门,建议在后续加以改进。

记者了解到,UFIM模型覆盖了临安主城区锦城、锦北、锦南、玲珑街道的部分区域,建模面积25平方公里,涉及管网长度达到74公里,包含了8000多个雨水管网节点。

借助这一数字化洪涝预警系统,在过去一周的“暴力梅”期间,UFIM模型就立下了“大功”。

6月23日中午12时许,“暴力梅”刚刚拉开“雨幕”,UFIM模型就做出预警:玲珑老街209号附近,一个半小时内积水深度预计将达到7厘米。

“玲珑老街区块,一直是积水隐患点,又没有监控,属于监测盲区。UFIM模型给出预警后,当天下午1时35分,我们立即联系了抢险人员和排水车辆赶赴现场提前竖起警示牌,及时排水。由于排涝工作跟进及时,处置得当,及时解除了积水隐患。”综合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过去一周,UFIM模型成功预测临安城区积水涝点30余处,为城市防涝提前预判,为提供高效决策、提高快速反应处置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此次UFIM模型复盘,他们将进一步优化模型参数,提高UFIM模型在暴雨内涝事件的应对能力,以提供更快、更好的决策,提升临安主城区汛期排涝指挥调度处置能力。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