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仲夏时节,平展展的田野,绿油油的庄稼,纵横的阡陌,弯弯的小河。河道内,草青青、水粼粼,洁白的云朵倒映在清澈的河水里,闪闪发光。水边,垂钓的老者正专注地盯着水面。倏忽间,几只水鸟从草丛中飞出,惊起蛙声一片……这幅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正是如今文峪河文水段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文水县积极践行“两山”理论,以高水平保护生态环境促高质量发展,学习实践“千万工程”经验,把黑臭水体治理作为生态振兴和改善人居环境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彻底改变了文水水环境质量,共同唱响一首铿锵有力的生态建设之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助力“一泓清水入黄河”

六月中旬,在文水县南安镇高车村段汾河大堤,堤岸两侧绿树成荫,河面上成群结队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白鹭、苍鹭、天鹅等野生鸟类在此云集栖息,时而盘旋水面、时而展翅高飞,给夏日的汾河增加了一抹亮色。

最近五六年,每年都会有大天鹅在文水休整补给,数量从开始的几百只到现在一千余只。大天鹅被称之为天之骄子,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可以轻松飞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

汾河文水段水清、河畅、岸绿生态美景的重现,带来的显著效果就是汾河两岸环境更加优美,汾河水质稳定达标,为陆生各种鸟类和水禽动物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栖息环境。文峪河、汾河两大水系的水质大幅提升,吸引大批候鸟过路栖息。

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近年来,文水县立足流域实际情况,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美丽山西建设为统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坚决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努力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

据介绍,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文水段全长29.5千米,通过实施堤防生态化改造、滩槽整治、景观绿化等多项工程,着力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打造水利长廊、生态长廊、文旅长廊,为文水带来水丰、岸绿、景美的生态价值,可以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勾勒出“三河汇流、全线成景”的生动美景,绘就群众眼中的“绿水青山”,换来百姓点赞的“金山银山”,打造魅力独具的太原后花园,让绿色成为文水县发展的动人底色,让生态成为文水县发展的鲜明特征和品牌。经过治理,汾河文水段的生态效益凸显。

河水清,鱼鸟至。近年来,文水县积极开展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治理保护工作,历史性地解决了砂坑整治、畜禽粪污等一众难题,彻底改变了汾河沿岸水环境质量,让汾河重现碧波荡漾、鱼翔浅底的景象,也使滋养三晋大地的“母亲河”重新亮丽起来。

今年,文水县将持续推进7个“一泓清水入黄河”系列工程项目,全方位一体化推进“三河”生态保护及修复治理。加强已整治完成的82个坑塘后期管护,确保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的35个和已开工整治的74个坑塘顺利完工,年内实现国家监管黑臭水体全部清零销号。实施刘胡兰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改造,年内完成刘胡兰镇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加快实施县城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及管网配套工程,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确保汾河、文峪河、磁窑河3个省考出境断面水质达到三类标准。

“要严格管控各类污染源,巩固提升水污染防治成果,着力改善周边环境,实现水清、岸绿、景美。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书写好治水兴水的‘文水答卷’,助力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文水县委书记杨洋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擘画污水治理新蓝图

近日,文水县北张乡开展“汇聚坑塘治理合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扫除活动,各村大大小小的坑塘四周,党员干部群众齐上阵,忙得热火朝天,大家捡垃圾、清杂草、除淤泥,让坑塘逐渐干净整洁。

南张村往日又黑又臭、杂草丛生的臭水沟如今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流水潺潺,惠风和畅,真正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

北张乡共有29处黑臭水体,目前已经治理完成23处。北张乡将陆续完成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从根本上消除区域内黑臭污染状况。

文水地属平川,经排查,全县共有黑臭水体252个,其中国家监管70个。为了解决这一关乎民生的大事,文水县先后启动汾河流域典型村庄污水治理7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1个、汾河流域文水县农村水环境治理212个项目,采取“清淤疏浚+控源截污+生态修复+后期维护”的模式,对农村坑塘实施科学谋划,统筹治理,坑塘点多面广、污染环境的问题开始逐步解决,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2023年,文水县出台水环境质量再提升行动计划,深化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进一步推进饮用水水源地、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五水同治”,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投资建设南安、下曲2个镇污水处理厂,孝义镇、南庄镇铺设污水管网,分别纳入经济开发区污水厂、杭城处置,启动刘胡兰镇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胡兰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工程。

截至目前,全县完成黑臭水体整治82座,其中国家级监管42座,受益群众9万人。正在施工74座,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35座和国家监管剩余28座坑塘已全部开工。

城市黑臭水体是百姓反映强烈的水环境问题,不仅损害了城市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今年年初,在县委全委扩大会上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黑臭水体和畜禽粪污治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决定》,4月17日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黑臭水体和畜禽粪污治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倡议,县政府把该项工作列入今年重要工作。

“2025年底,全县黑臭水体将全部整治完成,清零销号。”下一步,文水县将坚持既定目标和方向,推进项目,完善机制,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加快建设,对已完成治理验收的坑塘,加强后期管护,形成长效机制,杜绝返黑返臭,把农村坑塘治好管好运营好,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变废为宝”构建绿色循环体系

文水县有较长的养牛历史,众多养殖户以汾河为水源基地,养殖了大量肉牛。随着养殖数量不断扩大,畜禽粪污一度成为河流污染的主要问题。

相关专家介绍,养殖粪污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如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极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使得藻类大量繁殖,鱼类无法生存,水体变黑变臭,破坏生态平衡。

黑臭水体的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治理。文水县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将牛粪处理成燃料,不仅解决了养殖场地的污染问题,还真正实现了牛粪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臭烘烘的牛粪变成了“抢手货”。

为了解决养殖粪污处理问题,文水县和文水县扶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刘胡兰镇、南安镇、南庄镇三个肉牛养殖集中区,根据养殖分布位置和规模,配套建设分布式粪污预处置站和4座深加工处置中心。

目前,分布在刘胡兰镇、南安镇等养殖集中区的8座粪污预处置站建成投运。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全县畜禽粪污统一收集、全部密闭转运和集中消纳,全年可处理粪污量达150万吨,从源头上不仅彻底解决养殖粪污对地下水及汾河流域的水质污染问题,实现废弃物全部资源化与能源化利用,而且对文水养殖业发展释放出空间,促进自然环境稳定、健康发展。

文水县扶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置了全自动吸粪运输自卸车和大容量封闭自卸车,根据养殖规模大小提供给村委会,收集清运养殖粪污。粪污送至粪污预处置站后经过翻抛、发酵等流程后,运至深加工处置中心,加工成农家肥和生物质清洁燃料,供给农户和有燃煤锅炉的企业使用。

“畜禽粪污处理中心及畜禽粪污处置站的建成,可有效解决雨季畜禽粪污直排磁窑河问题,大大减轻区域内水环境污染现状,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确保自然环境稳定、健康发展。”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负责人表示。

市“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专班将文水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工程作为优秀案例,向省“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专班申报标杆工程,此外,通过改造黑臭坑塘工程,文水县建设了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将污水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改善了农村人居生活环境。

太原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教授田晋平在参观了黑臭坑塘整治后表示,项目通过清淤排污、生态修复,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配套排水泵房、排污管道实现雨污分流和污水集中处理,对消除涉及流域水环境的污染危害具有重要作用,已实施整治的部分效果显著。

依水而生,人水和谐,向来是最美的画面。文水县将扎实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真正将环境保护工程做成最普惠的民生工程,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南晓辉 马骏

来源:生态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