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班学生参加普法活动。受访单位/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验班学生参加普法活动。受访单位/供图

记者|潘巧

责编|薛应军

正文共3806个字,预计阅读需11分钟▼

今年6月,本科生罗茂月顺利毕业了。

在法学氛围浓郁的大学校园,罗茂月和其他西南政法大学的法学专业学生没什么两样,但如果你看到她十指翻飞,通过手语和聋人熟练交流的样子,或者她拍摄手语普法视频时充满感情和力量的表达,你会发现她的特别。

罗茂月是西南政法大学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培养的首批38名既懂法律又懂手语的法学专业学生之一。这个班级的学生,除和该校其他法学专业学生一样学习法学专业课程外,还要利用周末时间额外学习一年半的手语课程。

作为一项添加技能,一年半的手语课程学习加上两年的实践经验,让这群学生在“知聋语”之外,更“懂聋心”。

如今,这38名会手语的法学专业学生有的选择继续读研深造,有的选择进入律所做律师,有的选择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顾问工作。他们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飘散各处,生根发芽。未来,这群法学专业学生如何利用手语特长为聋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服务,值得期待,但毋庸置疑的是,全国2700余万聋人,终于在今年,迎来首批会手语的法学专业毕业生。

一次前所未有的探索

聋人,指听力残疾人。根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我国听力残疾人约有2780万人。

健听人,指听力正常的人,是与聋人相对的概念。手语,是聋人之间的主要沟通方式,也是健听人和聋人沟通的方式之一。

然而,这个群体被发现和被关注的概率不高,尤其是他们对于法律服务的需求,因为种种原因,很难得到满足。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讯问聋、哑犯罪嫌疑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实践中,既懂法律又懂手语的复合型人才很少。司法机关主要聘用聋哑学校老师作手语翻译,但他们往往不是法学专业出身,有时难以向当事聋人准确解释法律规定。

今年31岁的梁玉音,是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教师、重庆市聋人协会秘书长。2017年,她从郑州来到重庆师范大学读研究生时,是当时重庆为数不多的职业手语翻译。

“我们可以通过手语翻译为聋人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他们最大的手语翻译需求不是生活中的小事,而是司法和医疗需求。一旦进入司法机关,涉及‘法言法语’,如果没有法学专业相关基础,很难胜任这份工作。”梁玉音说。

针对全国听障人士无专门法律服务人才的现状,西南政法大学大胆探索,在全国率先开设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旨在培养一批既懂法律又懂手语,能够为听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的复合型法治人才。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院长喻少如介绍,西南政法大学是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12年开始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专业领域高素质实务创新人才。设立实验班,是西南政法大学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探索。

2020年11月底,西南政法大学首届实验班面向全校2020级学生公开选拔,采取个人申请、学院审核、笔试和面试相结合方式进行,不要求学生具有手语基础,但着重考查学生的服务意愿与道德品行。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的考核标准。我们最看重学生的情怀和同理心。”西南政法大学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导师、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教授张伟说。

据了解,招募公告发出后,短短一周时间,西南政法大学全校近400人报名,最终40人被录取。2021年1月10日,首届实验班正式开班。当天,张伟发了一条朋友圈,“我们出发啦,做一个有温度的法律人!”

一群“终将遇见的人”聚集发力

在一个普通高校培养法律手语本科生,困难可想而知。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党委书记吕夺印介绍,此前,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一般采取“法学+”的培养模式,即在原有法学专业基础上做“加法”,相当于将两个在国民教育培养体系中已经相对成熟的培养方案相融合,实现“1+1”的效果。“但是,‘法律+手语’的培养模式,是此前完全没有的东西。”吕夺印说。

如何解决法律手语师资缺乏和教学设计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难题。在完全是一张白纸的情况下,西南政法大学从“0”到“1”,开启新的“法律+手语”教学体系建设。

没有专业的手语教师,西南政法大学就外聘重庆市启聪学校高级教师彭劲、成都市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高级教师高一、被媒体誉为“中国手语律师第一人”的唐帅等人,承担《基础手语》《法律手语》等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帮助学生迅速提升手语技能水平。

没有现成的教材,该校就组织校外导师团队搜集、整理、开发、编写包含890个核心词语的法律手语教材,还在重庆智慧教育平台推出20堂法律手语课。

彭劲在重庆市启聪学校任教已有31年,接到西南政法大学的邀请后,既忐忑又期待。她有丰富的手语特教经验,曾在重庆师范大学教授手语专业课程,但作为法律“小白”,系统性地教授大学生法律专业方面的手语,还是第一次。

这也意味着在繁重的本职工作之外,彭劲需要打破已经熟练的手语教学方式,为这群完全没有手语基础的法学专业学生重新查找资料,重新设计课程,重新设计考核模式。

这样艰难而富有挑战的过程,高一也经历过。高一从事残障学生教育工作已有27年,不仅有手语特长,还通过业余时间自学,取得了法律专业本科文凭和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为了给更多的聋人提供法律服务,他拍摄“手语说法”系列普法视频,致力于向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宣传“手语说法”。因为西南政法大学的邀请,他第一次在高校为健听大学生上法律手语课。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西南政法大学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的特色之一。该实验班组建“法律有声”聋人群体法律服务团队,设立“法律有声”公共法律服务站,参与聋人群体法律服务,制作手语普法短剧、短视频,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该实验班的校外实践导师、“全国最美基层民警”、重庆沙坪坝区公安分局红岩派出所教导员何巧,因为自学手语,与辖区聋人无障碍沟通,被誉为聋人群众的“贴心人”。何巧深知,想要真正帮助和服务聋人,最重要的是接触和了解这个群体,因此,她将学生带到“巧姐无声警务室”,通过校外指导和实践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聋人群体。

梁玉音在硕士导师郑璇介绍和推荐下,受邀教授上述实验班手语课程,第一次见到张伟时,她还带着一肚子疑虑:“他们是不是真的想做这件事?有多大决心?有没有想到可能遇见的困难?”

当时,通过坦诚的交流,以及四年来的深度合作,梁玉音看到了西南政法大学想要做好这件事的决心。因为这个实验班,一群原本并不认识的特教老师、助残警官、高校手语教师等逐渐聚集在一起。

“我们有共同的愿望。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为了满足聋人等特殊群体的真实需求。虽然我们在不同行业,但是无论通过什么方式,都一定会遇见。”梁玉音说。

“蒲公英的种子”发芽了

作为实验班的导师,张伟像一个“大家长”和“大管家”,在学业指导之外,他还要兼顾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指导。他习惯于称呼这群18-22岁的学生为“这群小孩子”“我们的小孩”。4年来,他陪着这些学生一起探索,也学会了不少手语。

据了解,首届实验班除2名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大而退出外,剩余38名学生均顺利毕业,他们还参加了重庆市通用手语培训班并全部获准结业。2023年6月,该实验班12名学生入选由重庆市司法局和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建立的重庆市聋人法律援助手语翻译库。

开班伊始,西南政法大学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的学生就受到众多媒体关注。前不久,有媒体问张伟,这四年来学生有没有办过什么大案子?张伟如实回答,没有。一是没有遇到这样的案件,二是他们四年来做的都是无数正常人看起来轻而易举能办到的小事。

在该实验班学生庄婕心中,首届实验班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刚进班时看到师兄师姐们熟练地使用手语交流,她很羡慕。通过一年半的手语课程学习后,如今她也可以做到。

去年4月,庄婕和同学遇到长期在西南政法大学校外夜市摆摊的聋人摊贩李伟,主动用手语交流后得知他因听力障碍沟通困难,无法办理营业执照,他们帮助李伟顺利领取营业执照。为了让其他聋人摊贩也能了解办理营业执照的流程,庄婕的同学姜浩然等人将办理营业执照的流程拍摄、制作成手语视频,发布在公众号上,并转成二维码图片印在宣传册上向外发放,让更多像李伟一样的聋人摊贩获得帮助。

“我们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情,全是这种小事。每届40名学生,虽然是‘杯水车薪’,但他们是‘种子’,每个学生从我们这个班毕业后,学会的是服务和帮助聋人等特殊群体的理念,这才是法学教育最大的意义。”张伟说。

张伟不知道的是,他在首届实验班开班时发在朋友圈的那句“做个有温度的法律人”,已成为很多学生的座右铭,在他们心中扎根。

回望在西南政法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罗茂月没想到自己会如此喜欢手语,她未来的职业理想是做一名能帮助更多聋人的律师;庄婕毕业后想进入法院、检察院工作,同时配合志愿机构开展手语普法活动;实验班2022级学生刘志馨未来也想成为一名律师,并将手语作为附加技能,帮助更多聋人群体真正解决他们遇到的法律难题……

一些变化还在这群学生的父母身上发生。姜浩然2021年从西南政法大学侦查学专业考入实验班时,父母对他的选择支持但不理解。近期,姜浩然接受媒体采访后,将采访视频发到家人群,母亲看后激动地说:“真应该让你去西南政法大学学法律!”

不像性格外向而热烈的母亲,平时一言不发的父亲有更隐晦的表达方式。姜浩然说,父亲将视频中他接受采访时说的话一句句截图,拼成长图后转发到了朋友圈。

姜浩然没和父亲聊过这件事,但看到父亲朋友圈发布的这条消息后,他知道,父亲为他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