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西安交通大学的李艺飞因作为该校研究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引起舆论的巨大争议,其学术水平也遭到了公众的广泛质疑,甚至被一些自媒体人盖上了“学术妲己”的帽子。知名网络博主深度调查其核心专利,发现其核聚变专利与德国论文高度雷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李艺飞的专利:核聚变包层增殖区的“蜂巢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核聚变包层设计是中国热核聚变工程试验堆的6大系统之一

李艺飞2024年3月发表了一份第二作者的专利,其核心创新,是提出了一种新的核聚变包层增殖区的“蜂巢结构”的概念。

那么,这个技术是否是创新呢

那么,这个技术是否原创呢

李艺飞2024年3月发表了一份第二作者的专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艺飞2024年3月发表了一份第二作者的专利
李艺飞2024年3月发表了一份第二作者的专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艺飞2024年3月发表了一份第二作者的专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德国研究小组论文:核聚变包层增殖区的“蜂巢结构”

经过简单的搜索,我第一时间找到了这篇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作者是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中子物理与反应堆技术研究所的Guangming Zhou,文章介绍的正是在欧盟核聚变工程堆项目开发的氦冷包层增殖区!

而我们看一下,这个德国研究组报道的“蜂窝”包层,竟然和李艺飞专利的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非常尴尬了!

德国原创创新

德国研究小组的文章发表在2023年2月6日,首次收稿时间是2022年11月。而李艺飞的专利申请是2024年3月。谁先谁后,已经一目了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研究小组的周光明世中科大毕业博士,主要工作就是核聚变包层设计,重点就是氦冷固态包层增殖区。周光明2023年6月14日回中国合肥工业大学做报告,介绍的就是这部分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线索,这个蜂窝状核聚变包层中子增殖区的设计,至少早在2020年8月就出现在德国研究小组的文章。而那个时候,李艺飞还没有读研究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可以确认,德国研究小组的这个热核聚变包层增殖区的“蜂窝结构”设计,是该小组原创的,具有重大的创新价值。

核聚变包层增值区:德国设计和李艺飞设计

我们把德国论文的核聚变包层增殖区设计模块示意图和局部尺寸图,与李艺飞专利的设计图放在一起,大家看看,是不是几乎完全一样?

那么,李艺飞的原创到底在哪里呢?

李艺飞设计,是和德国设计在不同时空下独立诞生的吗?

李艺飞设计,是在德国设计基础上做的参数或其他优化吗?

结语

Jim哥从李艺飞的研究小组的研究课题出发,准确的介绍了李艺飞同学的研究生工作内容,以及其发表的核心技术的准确资料。

然而,Jim哥的确证实了,李艺飞同学在毕业典礼上介绍的核聚变技术,的确是世界最前沿的技术,也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创新。

只可惜,那是德国研究小组的原创技术!

这是抄袭,还是微创新,我想西安交通大学需要正式出面,给一个调查报告了。

我们下期见!

深度调查:李艺飞的个人学术资料,及核聚变领域的技术创新!: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86587043024912907/

深度调查:李艺飞的学术背景,配得上西安交大的毕业演讲!: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86530221895238180/

与老徐商榷:为什么把“网络戾气”都对准了大学毕业演讲的女生?: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8664428401695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