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译文

如今的农村,生活环境与条件均有显著提升。农村出生的孩子,已无需如 80 后儿时那般,放学后下地帮父母干农活,晚饭后才能去写作业。

那时的我们,生活条件虽逊于现今,但通过劳作,既锻炼了体魄,也体悟了父母的艰辛,知晓唯有努力学习、考取好大学方能改变命运。可以说,我们 80 后在相对艰苦的环境中,仍拥有了幸福快乐的童年。

反观当下多数农村孩子,虽生于农村,却几乎未真正干过农活。他们每日享用着土地产出的五谷,却不知其来源。

因许多农村父母外出务工,不在孩子身边陪伴,致孩子放学后要么看电视,要么玩手机游戏,常将自己反锁在房间,不知所为,甚少主动帮爷爷奶奶做家务和农活,甚至吃饭都需多次催促。吃完后,碗筷一丢,人又不见踪影。性格内向、孤僻、古怪,自律性与自控力差,无主动学习意识,成绩亦不佳。又因平日缺乏体育锻炼,常体弱多病,视力模糊,初中尚未毕业便已戴上近视眼镜。

此乃农村留守儿童,尤其男孩的普遍现状。如此这般,他们长大后步入社会,如何生存?这着实令人头疼。

以前形容人贫穷,多指物质匮乏;如今,许多农村家庭物质条件变好,孩子却患上了精神贫穷,脑袋空空,性情古怪,不学无术,眼里唯有手机游戏,人生无计划和目标,得过且过。

因其不上进,又自律性极差,多数孩子恐连普通高中都难以考取。初中毕业后,要么上中专再混三年,要么随父母外出务工,重复父母的辛苦老路。这般人生,几无逆转可能,这便成了几千万农村留守儿童的最终归宿。

有时我们不禁思考,为人父母,常年外出务工究竟为何?是为在老家盖一栋漂亮房子以有面子?是为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与条件?可结果却是,我们的孩子大概率仍在重复我们的老路,那我们这般辛苦努力的意义究竟何在?

有时我们也会纠结,我们小时候条件那么差都知道要好好学习以改变命运,为何我们的下一代,生活环境和条件都更好了,反而不懂珍惜呢?

我们习惯了说教式地教导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否则长大后只能像父母一样干体力活,辛苦且收入不高。我们以为孩子会懂,结果只是我们以为而已,真相是他们根本不懂,因其未如我们般亲身体验过体力活的辛苦,未有感同身受,便不可能有痛彻心扉。

或许唯有真正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他们方才能领悟学习改变命运的意义。可待他们体会到时,已再无学习的机会,因时间不会原地等待。

温室里的花朵虽看似鲜艳,却弱不禁风,极易凋零。野地中生长的花朵虽不起眼,却生命力顽强,经得起风吹日晒雨淋,那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神奇力量。

孩子若从小养尊处优、娇生惯养,便会如温室花朵般,中看不中用,缺乏生命力。故而,对于孩子的成长,要刚柔并济,学习成绩与劳动能力需双管齐下。

属于孩子自己的家务劳动,必须让他们独自完成,如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等。有时间还可带孩子参与户外的社会劳动,让其明白劳动亦是生活的必修课,劳动亦能给生活带来乐趣。

于孩子一生而言,学历固然重要,那是他们青春的美好回忆,亦是人生的转折点。

若他们能通过努力考上一所好大学,我们父母自当为其高兴;若通过努力仍未能考上好大学,父母亦勿过度否定孩子。

一生很长,学习能力有时比学历更重要,只要孩子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好大学或许会拒绝他们,但饱含人类智慧结晶的书籍不会拒绝他们,他们仍可通过其他途径继续学习深造,以改变命运。条条大路通罗马,前提是要有敢于上路的勇气和决心。

农村孩子本就起点低,若不知努力追赶,将来与城市孩子的差距便会越来越大,步入社会后,拿什么去与人竞争?

对于农村孩子而言,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乃改变命运最有效、最直接之方式。唯有以知识武装大脑,方能满腹经纶,说话方能出口成章、谈吐大方,此乃最强大之竞争力与生命力。

如今的农村,生活环境与条件皆变好,许多家庭亦装设无线网络,实现了信息共享。

农村出生的孩子们更应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条件,勿将最美的青春年华浪费于手机游戏上,好好学习,适度锻炼,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与农活,唯有如此,方能保持自身顽强的生命力,步入社会后才能更好地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不至被无情淘汰,否则追悔莫及亦于事无补。

农村出生的孩子,其父母受教育程度或许普遍不高,为了生活,父母需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

他们欲走出农村、改变命运,便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因起点比城市孩子低,教育资源亦不如城市孩子优越,故农村孩子若欲赶超城市孩子,便需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若生于农村却依旧懒散度日,那未来的人生大概率会较为心酸。

人生唯有拼搏方能铸就辉煌,没有从天而降的好运,欲改变命运便需付出努力,欲抓住机会便需提升能力,此乃亘古不变之真理。

摄影:网络配图 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