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酷暑,榴莲肉香浓郁,令人口舌生香。对于炎热盛夏最美味的解暑佳品,中国人的热忱可谓由来已久。随着国民消费水平不断攀升,榴莲市场潜力更是被无限放大。

然而,就在不久前,中国榴莲产业还止步于满足不了国人对"奶香果"渴求的尴尬处境。进口渠道操之在泰越两国手中,高价位之下,榴莲很难普及大众化,更遑论成为夏日风味。

谁也想不到,转机就从近年突然而至!伴随着中国榴莲种植技术的突破和本土蓬勃发展,这个行业面临着彻底改写的大洗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狂飙突进的中国榴莲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内地还是一片榴莲种植的禁区。虽然海南岛属热带气候,但当地农户对这种"奇特"水果了解甚少。更糟的是,缺乏成熟技术指导,榴莲一直无法大面积种植。

直到本世纪初,随着对外开放进程加快,泰国和越南榴莲陆续运往内地。榴莲的异国情调和媲美软糖的醇香,很快就在南方沿海地区拥有了大批"铁杆粉丝"。

中国人的吃货基因终于被激发,但高昂的进口价格也让普罗大众望而生畏。人们只得将榴莲奉为"贵族水果",期盼有朝一日能实现本土种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几何时,这个梦想不过是遥不可及的憧憬。但就在近10年,中国研究人员对榴莲种植技术的攻关和农户的勇敢尝试,终于开启了榴莲本土化的春天。

在海南万宁的热带雨林地带,标准化智能温室拔地而起;在广西融安的红壤丘陵,专家引进新优品种;在云南景谷的原生种质资源库,农户尝试草莓狂飙技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断探索终于交出了丰硕成果——截至目前,中国已创造了数万亩规模化种植基地,部分榴莲树已经开花结果!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中国培育出了"红肉猫山王"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新品种。

目前,中国榴莲的平均单产已超过4.5吨/公顷,远高于3吨以下的传统种植水平。往年仰赖进口打满的货架,如今已由中国本土产品占据主导。榴莲不再是奢侈品,正逐步成为平民化的时令水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估算,到2025年,中国榴莲总产量将突破100万吨,彻底实现自给自足,打破长期被进口榴莲牵制的局面!中国正以惊人的发展势头和力度,撼动着这个传统行业的格局。

泰越两国捉襟见肘

与中国榴莲的疯狂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经的出口大国泰国和越南近年来频频陷入出口下滑的困境。

泰国曼谷的外交部数据显示,他们对华出口的榴莲实现峰值是在2018年,当年向中国出口33.2万吨榴莲,创造了36亿泰铢(约合7.4亿人民币)的可观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也正是中国榴莲产业启动的关键一年。随着中国本土产量的逐年攀升,泰国榴莲出口从2019年开始逐年走低,到2022年已减少到25万吨。今年上半年出口量仅10万吨,同比锐减33%。

看着主要出口市场在眼皮底下遭到蚕食,泰国种植农户自然心急如焚。"如果中国完全可以自给自足,那我们将把榴莲卖给谁呢?是朝鲜吗?"阿南农场主萨拉担忧地说道。

而越南的处境并不比泰国好多少。越南广治省是越南最大的榴莲出口基地。这里的农民在十几年前还对榴莲一无所知,如今却因为对华出口遭遇滑坡而日渐陷入窘境。

"看着那些新鲜的榴莲在田间腐烂,我们只能无可奈何。"农民张雪英说。数据显示,今年越南对华榴莲出口量已下滑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中国榴莲价格低于泰越产品30%以上,正是此次出口遇冷的主要原因。"我相信届时会有更多中国榴莲涌入市场,对我们的打击会更大。"张雪英忧心忡忡。

寻求新出路提高竞争力

面对中国狂飙似的涌升,泰越两国不得不蜕变思维,谋求新出路来应对挑战。

最直接的做法,莫过于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除了传统出口大户中国,泰国和越南已在大力拓展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的榴莲出口业务。

此外,他们也希望以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方式,从中国的成功经验中获取榴莲种植新理念和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中国不少地区已经推行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种植,大大提升了产量和品质。当年艰难前行的农业生产,已经不折不扣地走上科技赋能之路。

可以说,对于榴莲出口大国来说,学习中国现代化种植经验并非难事,关键在于是否有勇气和决心突破原有的模式。

而在品牌化方面,泰越两国无疑已占据了先发优势。泰国的"林植"和"金枕"品种,越南的"猫山王"品种,多年来已积累了良好的市场知名度。只是面临中国同品种大量蓬勃发展和低价竞争,品牌溢价空间骤然缩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一切都不是问题,我们实现榴莲自由的好日子就要来临了。不得不感叹,祖国的科技真是无处不在,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