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国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一,2013年2月10日,北京佑安医院内传出了哀伤的消息。一位与病魔搏斗长达五年的七旬老人永闭双眼,他不仅是乒乓球界的传奇,更是中美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这位第一个实现男子单打“三连冠”的国际乒乓球世界冠军,曾经用一颗小小的乒乓球,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历史巨轮。他是谁?他为何在历史上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记?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庄则栋的家族根基深植于文化古城扬州,世代中有不少人担任过清朝的官员,庄则栋有一个非凡的外祖父哈同,一个在巴格达出生的犹太人。哈同的一生充满了跌宕起伏。他年幼时随父母移居印度的孟买,并随后加入了英国国籍。经历了多次迁徙后,他最终定居在中国,成为一位真正的国际公民。
哈同在商界极具机智和勤奋精神,他的生意才能在上海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起初,他在沙逊洋行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本。1901年他决定独立创业,成立了哈同洋行,专注于快速发展的上海地产市场。
在其事业巅峰时,哈同所控制的产业包括了南京路地产的44%,人们尊称他为“远东首富”。除了商业成就,哈同还是一位热心公益的慈善家。由于他和妻子未能有自己的孩子,他便创立了仓颉中学,专门教育和收养孤儿。庄则栋的母亲罗敷贞便是其中一位被收养的孩子。
哈同的眼光不仅在商业上独到,在私人生活中也是如此。当他见到仓颉大学的一位教员庄惕深——一位因中了马票大奖而突然崭露头角的年轻人,哈同决定将养女罗敷贞嫁给他。但庄惕深的过去并不简单,他在老家已有家室,并育有一子一女。其中的幼子,正是庄则栋。
到了1945年庄惕深的秘密无法维持,他无奈之下将他的初婚妻子雷仲如及五岁的庄则栋接到北京,与自己和罗敷贞一同生活。庄则栋从小体质较弱,父亲为了强健他的体魄,特意带他学习武术。这段武术训练不仅锻炼了他的身体,也培养了他的毅力和决心。
11岁那年,庄则栋开始了他的乒乓球训练生涯。在1957年的一个清晨,17岁的庄则栋加入了北京的乒乓球队,开启了他的专业运动生涯。庄则栋的训练态度极其严谨。在他看来,年轻就是最宝贵的资本。
每天清晨六点,当别的队员还在沉睡时,他已经在训练场上热身。即便是经过一整天八小时的辛苦训练,当其他队员陆续离开时,他依然坚持额外训练,以求突破自身极限。
他的乒乓球风格犹如他的个性,迅猛而直接,特别擅长发快球,这种风格在练习中逐渐形成并成为他标志性的特点。庄则栋深知要在乒乓球这个青春短暂的职业中取得成功,必须抓住每一个可以训练和提高的机会。
1959年,中国国家青年乒乓球队成立,庄则栋凭借其出色的表现和不懈的努力,被选中成为队员。1960年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即将在北京举行。毛主席本人对这届赛事极为重视,他时常来到训练场观看年轻选手们的训练,并给予指导和鼓励。庄则栋的勤奋和独特风格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紧张的训练期间,庄则栋结识了李富荣,一个技艺出众的对手,也是他未来的挚友。两人的友谊在无数次的共同训练和比赛中得到了加深,这段友情让庄则栋在激烈的竞争中感受到了温暖。
1961年的世锦赛,庄则栋和李富荣一起出战,经历了多轮激烈的角逐。最终在团队赛中,中国队面对强敌日本队,在2:2平的紧要关头,庄则栋被选为决胜局的主力选手。赛前他深知这场比赛的重要性,他坚定地表示要给对方一个难忘的教训。
当庄则栋走上赛场,他的气场和决心使他成为全场焦点。比赛开始后他迅速展现了自己的快速打法,连续得分,迅速打乱对手的阵脚。中国队最终以3:2战胜了日本队,夺得了冠军。个人赛中庄则栋和李富荣同样表现出色,会师决赛。在一番激战后,庄则栋凭借其出色的技术和冷静的心态,最终战胜了李富荣,获得了男子单打的冠军。
庄则栋的这一夜成名,将他的名字与中国乒乓球的辉煌紧密相连。但对于他来说,更重要的是不断挑战和完善自己的技术。他开始探索更加高效的挥拍技巧,提倡在接触到球的瞬间就停止挥拍,以便更快地准备下一次击球。此外他的“弹打”技术虽然在当时被认为不够优雅,但他证明了这种快速而直接的打法在比赛中的有效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庄则栋在技术上取得了革新,也在国际赛场上连续三届帮助中国队夺得了世锦赛冠军,个人也三次获得了男子单打冠军,确立了他在国际乒乓球界的传奇地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