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李阿姨

01

哎,说起来真是让人头疼啊,我那儿子和儿媳妇最近又拌嘴了,这事儿啊,还得从我们的房子说起。

儿媳妇心里头一直盘算着,想让我们老两口把南京那套老房子给处理了,然后拿着那几百万去上海给他们换个宽敞点的窝。

她这主意一出,不但急眼了还动手给了儿子两巴掌,我看着儿子受委屈,心里那叫一个不是滋味。可我们老两口不卖这老房子,也是有我们的难处啊。

你瞧,我和老伴,加起来都一百多岁的人了,我六十四,他六十七,每月那点退休金加起来也就一万出头,在南京这地界儿,日子还算过得去,消费不高,小日子过得也挺滋润的。

我儿子呢,当年在上海念的大学,毕业后就扎根那儿了,儿媳妇是他大学同学,家里是农村乡下的,家庭条件一般,结婚那会儿也没啥陪嫁。

结婚时,他俩靠自己攒了点钱,再加上我们老两口帮衬了点,在上海买了一个五十平的小两居。

现在小孙子也快四岁了,儿媳的妈妈在上海帮忙照看,说实话,一家四口挤在那50平的小屋里,转个身都费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半年前,儿媳妇就开始打我们南京房子的主意了,说是想让我们把这儿卖了,全家搬到上海去,在上海再换个大点的房子。

可是,我们哪舍得啊,南京是我们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亲戚朋友都在这儿,去了上海,人生地不熟,咋习惯?再说了,我们心里也有自己的顾虑,万一以后合不来闹矛盾了,我们老两口就连个去处都没有了。

后来有一次,儿子媳妇放假期间带着孩子回来探亲,晚上吃饭的时候,儿媳妇又提起了这事儿。

她说她妹妹快生了,她妈得回去帮忙照顾,想让我们来上海帮忙带孩子,还说我们年纪大了,住一起也好有个照应。

我一听这话,心里就犯嘀咕,赶紧找了个借口拉着老伴下楼散步去了,躲开了这茬儿。

散完步回来,刚一出电梯,就听见屋里头吵吵嚷嚷的。只听到儿媳妇正在那儿数落我儿子:“你说你爸妈怎么想的?现在房价降了这么多,这么好的机会都不把握住,早点换个大房子不香吗?”

儿子也急了说:“咱俩现在还年轻,努力努力,多挣点,几年下来也能换大房子,你干嘛这么着急?再说,我爸妈也不容易,当初咱们结婚,他们就帮我们出了60万,我们不好再和他们张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媳妇不依不饶:“我这不是为了咱们家好吗?再说,他们的钱早晚都是你的,现在不用白不用。”

03

话音未落,儿媳妇啪啪两巴掌就打在我儿子脸上了。那声音,听得人心都揪起来了。

其实啊,这事儿我们老两口心里跟明镜似的。当年因为身体原因,我们没有去帮儿子带孩子,儿媳心里很不高兴,但儿子一点也没有怪我们,反倒在儿媳面前帮我们说了很多好话。

这么多年,儿子一直都是处处为我们老两口着想,他这么孝顺,我们哪舍得让他为难。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就是:这房子,到底是卖还是不卖?卖了,怕以后跟儿媳妇处不来,连个退路都没有;不卖,看着儿子儿媳天天为这事儿吵架,心里也不是滋味。

有时候想想,是不是我们太自私了,只顾着自己舒服,没替孩子们多想想。

大家伙儿给出出主意吧,我们老两口到底该怎么办?是跟着儿子儿媳去上海享福呢,还是守着这老房子,图个清静自在?真是愁人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夕月寄语:

对于这事儿,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的:

首先,家庭里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这很正常。李阿姨老两口想着在熟悉的地方安享晚年,这是人之常情;而儿媳呢,为了孩子的未来考虑,想换个更好的环境,这也能理解。

但问题就在于,这两个想法撞一块儿了,咋调和就成了个难题。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大家得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聊聊。别一上来就是谁对谁错,那样只会让气氛更紧张。

咱们得听听每个人的想法,为啥这么想,有啥顾虑。这样一来,大家心里都透亮儿了,也就好找解决办法了。

还有啊,咱也得学会换位思考。李阿姨老两口可以想一想,孙儿的教育确实重要,要是条件允许,换个环境对孩子好,那也不是不行。

儿媳呢,也想想老两口这么多年在南京,朋友啊、习惯啊都在这儿,突然换个地方生活,肯定不习惯。多想想对方的难处,心就软了,事儿也就好商量了。

最后,我觉得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平衡点。比如,能不能先在上海租个房子试试水?或者看看南京有没有啥好的教育资源也能满足孩子将来上学的需求?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嘛!

总之,这事儿得靠全家人一起努力,多沟通、多理解、多包容,总能找到个让大家都满意的解决方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