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涛是明清时期最富有创造性的杰出画家,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卉、走兽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高僧”。石涛的画力主“搜尽奇峰打草稿”,一反当时仿古之风。清正统派的领袖人物王原祁亦评曰:“海内丹青家不能尽识,而大江以南,当推石涛为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画非小道,世人形似耳。出笔混沌开,入拙聪明死。理尽法无尽,法尽理生矣。理法本无傅,古人不得已。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把卷望江楼,高呼曰子美。一笑水云低,开图幻神髓。

名山许遊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心与峰期眼乍飞,笔遊理门使无碍。昔时曾踏最高巅,至今未了无声债。

画有南北宗,书有二王法。张融有言:“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今问南北宗,我宗耶?宗我耶?一时捧腹曰:“我自用我法。”

此道见地透脱,直须放笔直扫。千岩万壑,纵目一覽,望之若惊电奔云,屯屯自起。荆关耶?董巨耶?倪黄耶?沈文耶?谁与安名?余赏见诸名家,动辄仿某家,法某派。书与画天生自有一人职掌一人之事,必欲实求其人,令我从何处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人虽善一家,不知临摹皆备。不然,何有法度淵源?豈似今之学者,作枯骨死灰相乎?知此即为书画中龙矣。

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澹,如汉魏六朝之句;中古之画,如初唐、盛唐,雄浑壮丽;下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丽而渐渐薄矣。到元则如阮籍、王粲矣。倪黄辈如口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屢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

此道有彼时不合众意而后世鉴赏不已者。有彼时轟雷震耳,而后世绝不问闻者,皆不得逢解人耳。

盤礴睥睨,乃是翰墨家生平所养之气。峥嵘奇崛,磊磊落落,如屯甲联云,时隐时现。人物草木,舟车城郭,就事就理,令观者生入山之想乃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人写树叶苔色,有深墨浓墨,成分字,个字,一字、品字、厶字,以至攒三聚五,梧叶、松叶、柏叶、柳叶等垂头、斜头诸叶,而形容树木、山色,风神态度。吾则不然。点有风雪雨晴四时得宜点,有反正阴阳親贴点,有夹水夹墨一气混杂点,有含苞藻丝缨络连牵点,有空空阔阔干燥没味点,有有墨(笔?)无墨飞白如烟点,有焦似邋遢透明点。更有两点,未肯向学人道破。有没天没地当头劈面点,有千岩万壑明净无一点。噫!法无定相,气概成章耳。

诗中画性情中来者也,则画不是可以拟张拟李而后作诗。画中诗乃境趣时生者也,则诗不是生吞生剥而后成画。真识相触,如镜写影,初何容心。令人不免唐突诗画矣。

十一

前人云:“远山难置,水口难安。”此二者原不易也。如唐人千岩万壑,头角十全者,远山水口之变,无一不有。若冷邱壑不由人处,只在临池间定,有先天造化时辰八字,相貌清奇古怪,非人思索得来者。世尊云:“昨说定法,今日说不定法。”吾以此悟解脱法门也。

十二

打鼓用杉木之权,(锤子),写字拈羊毛之笔,卻也一时快意,千载之下,得失难言。若无荆关之手,又谁敢拈弄?此道亦然。悟后始信吾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三

古人立一法非空閒者,公闲时拈一个虚灵只字,莫作真识想,如镜中取影。山水真趣,须是入野看山时,见他或真或幻,皆是我笔头灵气。下手时他人寻起止不可得,此真大家也,不必论古今矣。

十四

倪高士有“秋林图”,余今写画,亦复有此。淋漓高下,各自性情。今海内笔墨去古远矣,清湘大滌子自笑知其皮毛耳。

十五

倪高士画如浪沙谿石,随转随注,出乎自然,而一段空灵清润之气,冷冷逼人。后世徒摹其枯索寒儉处,此画之所以无远神也。

十六

性懒多病,几欲塚笔焚砚,刳形去皮,而不可得。孤寂间,步足齋头,或睹倪黄石董真迹,目过形随,又觉数日寝食有味。以此知靺鞨木难,搜索得未易鄙弃。(靺鞨宝石名,靺鞨国所产。木难珠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七

写画凡未落笔先以神全,至落笔时,勿促迫,勿怠缓,勿陡削,勿散神,勿太舒,务先精思天蒙,山川步伍,林木位置,不是先生树,后布地,入于林出于地也。以我襟含气度,不在山川林木之内,其精神驾驭于山川林木之外。随笔一落,随意一发,自成天蒙。处处通情,处处醒透,处处脱尘而生活,自脱天地牢笼之手归于自然矣。

十八

用笔有三操:一操立,二操侧,三操画。有立有侧有笔,始三人也。一在力,二在易,三在受。力过于画则神,不易于笔则灵,能变于画则奇,此三格也。一变于水,二运于墨,三受于蒙。水不变不醒,墨不运不透,醒透不蒙则素,此三胜也。笔不华而实,笔笔之言,唯恐失之老。究竟操笔之人,不背其尖,其力在中,中者力过于尖也。用尖而不尖,地力得矣。用尖而识尖,则画入矣。

十九

古人用意,墨生笔活,横来豎去,空虚实际,轻重绵远,俱在腕中指上出之,其指法在松。松者变化不测之先天也。所以愈松愈紧,愈远愈近,愈今愈古。趣在画外,意在手前,无意无趣,从何处得也?

二十

老友以此索画奇山奇水,余何敢異乎古人?以形作画,以画写形,理在画中,以形写画,情在形外,至于情在形外,则无乎非情也。无乎非情也,无乎非法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一

一峰突起,连岡断堑,变幻顷刻,似续不续,如云护蛟龙,支股间凑接,亦在意会而已。

纸生墨漏,画家之一厄也,何能见长?在过三十年后,观此纸又别有意味,世恐未有知之者。

二十二

古人未立法之前,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既立法之后,便不容今人出古法。千百年来,遂使今之人,不能出一头地也。师古人之跡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出一头地也,冤哉!

二十三

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意懒则浅薄无神,不能书画。多则汎濫,少则精雄。善藏者勿求于纸之长短粗细。古人片纸只字,价重千金者,求之不易也。求之不易,则举笔时亦不易也,故有真精神出现于世。空山无人,左右都散;独坐无事,弄笔亦快。

二十四

万点恶墨,惱杀米颠;几丝柔痕,笑倒北苑。远而不合,不知山水之潆洄;近而多繁,只见村居之鄙俚。从窠臼中死绝心眼,自是仙子临风,膚骨逼现灵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五

写画一道,须知有蒙养。蒙者因太古无法,养者因太朴不散。不散所养者无法而蒙也。未曾受墨,先思其蒙;既而操笔,复审其养。思其蒙而审其养,自能开蒙而全古,自能尽变而无法,自归于蒙养之道矣。

二十六

笔如削铁墨如水,冷透鬚眉见小乘。若贵眼前些子热,依然非法不为憑。

二十七

天地浑镕一气,再分风雨四时,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

二十八

画法关通书法律,苍苍茫茫率天真。不然试问张颠老,解处何观舞剑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九

此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而以名振一时,得不难哉?高古之如白秃(石豁)青豁(程正揆)道山(恐系恽道生)诸君辈,清逸之如梅壑(查士标)渐江(弘仁),干瘦之如垢道人(程邃),淋漓奇古之如南昌八大山人,豪放之梅瞿山(梅清)雪坪子(梅庚)皆一代之解人也。吾独不解此意,故其空空洞洞,木木默默之如此问讯。

三十

笔枯则秀,笔湿则俗,今云间笔墨,多有此病。总之过于交,何尝不湿?过此关者知之。

似董非董,似米非米,雨过秋山,光生如洗。今人故人,谁师谁体?但出但入,憑翻笔底。

三十一

画家不能高古,病在举笔只求花样,然此花样,从摩诘打到至今。字经三写,鸟焉成马,冤哉!

三十二

余画当代未必十分足重而余自重之。性懒多病得者少。非相知之深不得,得者余性不使易,有一二件即止。如再索者必迟之又迟,此中与者受者皆妙。尝见收藏家皆自己鉴赏,有真心实意,存之案头,一茗一香,消受此中三昧。从耳根得来,又从耳根失去,故余自重之也。身后想必知已更多似此时,亦未可知也。知我者见之必发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十三

林霭欲浮春,严光动幽照,应知净为人,忘言亦微笑。笔墨乃性情之事,于依稀仿佛中,有非笔墨所能傅者。

三十四

昔人画佛与龙,皆不点睛,谓点之即恐腾空而去。道人不谓然。妙跡何必苦留之纸上。生煙御风,瓷与尔淋漓点缀。

三十五

昔人作画每惜墨,余观应惜墨处反费墨,何识画理?即如余图此崇山峻岭窍谷削崖,则墨气淋漓,宛得云高汩日之势。若轻淡墨华,虽复刻意为之,恐不易得本来面目。

三十六

书画从来许自知,休云潑墨敢迟迟。描头画角知多少,花样人傅者样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十七

东坡画竹不作节,此达观之解,其实天下之不可废者无如节,风霜凌厉,苍翠儼然,披对长吟,请为苏公下一转语。

三十八

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总无心。

三十九

信周日方“百美图”疋缣巨卷,盖唐人士女悉尚丰肥穠艳,故周日方 直写其習见,实父(仇英)能尽其神情,纤悉逼真,不特其造诣之工,彼用心仿古,亦非人所易習也。丁丑春月摹写,至秋始克就绪,幸得其万一也。

四十

余于山水树石花卉神像虫鱼,无不摹写,至于人物不敢辄作也。数年来得越东泉博氏收藏人物甚富,習系周日方 、赵吴兴、仇实父所写,余得领略其神采风度,则儼然如生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十一

右此卷轴余摹宋缂丝“凤凰来仪”之图也。忆作此图三月而就。……余虽模摹有日,而磨墨吮笔之功,亦良苦矣。虽草草而成,得长丈巨,不能得其花鸟生意,亦不外乎其大意耳。

四十二

余向时观大痴(黄公望)为云林(倪瓒)所作“江山胜覽”卷子,一邱一壑,无不从顧虎头,陆探微、张僧繇中来发明此道。运笔遒举,点画新奇,此是前人立法不凡处。在大痴、云林、黄鹤山樵(王蒙)一变直破古人,千邱万壑,如蚕食叶,偶尔成文,谁当着眼?故此卷三寒暑方成。今天下画师,三吴有三吴習气,两浙有两浙習气,江楚雨广中间南都秦准徽宣淮海一带,事久则各成習气,古人真面目,实是不曾见,所见者皆赝本也。真者在前,则又看不入。此中过关者得知没滋味中,正是他古人得力处,悟了还同未悟时,豈易言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雁过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