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考分流,到底有多残酷?

01

人人都在关注高考录取,

却鲜少有人看到中考分流。

0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天刷到一个视频,

深夜,哈尔滨卫生学校门口,

挤满了安营扎寨的家长。

他们为的都是,

给没考上高中的孩子报名职校。

没办法,

十四五岁的孩子总不能辍学打工,

只能进中专或职校

而哈尔滨卫生学校,

不看成绩,直接报名,

农村户口还免学费。

只是人数有限,先到先得。

所以家长只能通宵排队,

只为了落榜的孩子能有个学上。

这一幕不止发生在哈尔滨,

浙江、江苏、江西、河北…

中考成绩放榜后,

各省市的职校、中专

都出现了通宵排队的情况。

尤其是公办学校、学费便宜的,

教学质量更好的,挤满了家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幕看的人无比唏嘘。

可怜天下父母心。

都说高考是座独木桥,

万千学子寒窗苦读十几载,

只为了顺利挤过独木桥。

但鲜少有人关注到,

中考这一关,比高考更难过。

0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考选拔有多残酷?

看看这两个视频。

去年中考后,

一女孩崩溃痛哭,

她的中考成绩,

只比普高线差1分。

这1分可能只是她一个小失误,

重来一次根本不会丢。

但是很可惜,

如果说高考、考研,

都还有重来的机会,

但是中考没有,

公办学校不允许复读,

基本一锤定生死。

另一个让人感到残酷的,

就是学校的报名现场。

狭窄的走廊里挤满家长,

有许多家长在求招生老师:

“孩子平时挺努力的”

“就差几分,能不能收下我们”

“多交点钱也行,只要孩子有学上”

可现实很残酷,

喇叭里播放着机械的声音:

“低于648分的家长不要聚集,

请尽快离开。”

这就是中考,一分定未来。

从去年数据来看,

高考本专科录取率在85%左右,

但中考的录取率,

比例基本趋向于5:5,

也就是说一场考试垒起一道墙:

前50%去上普高

后50%分流到职校。

在孩子最爱玩的年纪,

最懵懂无知的年纪,

中考分流,

却给他们做了人生最重要的决定。

0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考的残酷不仅在选拔机制,

更在内卷的加剧。

看过这样一组图:

中考的蘑菇云现象。

如果按照分数来分类学生,

最上层属于天赋异禀,

每次都能考得好。

最下面的属于躺平摆烂,

反正也考不上。

最惨的是中间的孩子,

以及这群孩子的家长。

孩子没日没夜刷题,

家长花时间精力金钱只为提高成绩,

他们都拼尽全力,

确实成绩也越来越高,

但有个词叫“剧场效应”,

影院里有一人站起来,

其他人都不得不站起来。

可当大家都在卷,

这种卷就是无效的。

比如北京朝阳区去年中考满分660,

但603分以下的学生就上不了普高,

南京中考总分700分,

585分以上才有资格上普高。

长沙总分也是700分,

也要到580几分才有普高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孩子成绩太差了吗?

不,是高分段的学生太多了。

以前考90多都算成绩好,

现在平均分能到97、98,

当高分的人越来越多,

学霸就贬值了,

容错率就越来越低,

差距也就越来越细微。

尤其是在双减之后,

中考的题目难度降低,

其实到最后拼的是什么?

是刷题,是细心。

卷的是考试分数。

对孩子的创新力其实帮助并不多。

最后能胜出的,

不一定是聪明的孩子,

更多的是更细心、会刷题的孩子。

0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很多人讨论:

高考男女本科录取比例差距越来越大,

女生可以到67%,

而男生仅有37%。

女生或许比男生更聪明、更努力,

可其实还存在一个因素:

大量的男生,

在中考时就惨遭淘汰。

那是因为在中考中,

这种刷题、细心程度的考核机制,

让初中男孩比女孩“危险”。

之前看过一张图:

教室的“隐形分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低年级多是男女混坐,

但随着年级增高,

位置更偏向按成绩分区,

你会发现学霸区女孩子更多,

学渣乐园区男生更多。

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

初中这个懵懵懂懂的年龄段,

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听话、成熟。

男孩子比女生更顽皮、叛逆。

上过初中的应该都能感觉到,

女孩子会更服管教,

更认真、细心的听课学习、完成作业。

但初中男孩子,普遍的爱玩。

下课有事没事聚集的男生多;

不写作业、反抗老师的男生多;

抽烟、逃课的是男孩多;

辍学不读的也是男孩多。

他们中很多人其实很聪明,

但就是没开窍、不用心、叛逆。

可中考等不到你长大懂事,

一场考试定生死。

很多男孩还没反应过来时,

就已经被中考淘汰了。

所以家里有孩子的,

尤其是男孩的家长,

一定要更早的注意。

现在网络、游戏、短视频普及。

很多原本成绩很好的孩子,

都是在这个时期,

因为沉迷这些成绩一落千丈。

再后悔已经来不及。

0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很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

中考分流,

普通家庭更没有竞争力。

如今中考中,

也存在特长生、竞赛加分。

这会出现什么情况?

之前北邮一位教授,

为了孩子中考加分,

派了两名研究生,

替女儿参加青创大赛。

普通家庭的孩子,

如何赢得过这种“学二代”?

而面对这种加分政策,

有钱的家长会怎么做?

一是直接花钱给孩子买成果。

二是砸重金给孩子报班。

比如现在风靡的:

编程课、机器人班、奥数班等等,

如果是名师的话,

一堂课就要几百上千,

和竞赛相关的甚至可达两千一小时。

这样的花费,

普通人家有多少人能负担的起?

除此之外,

即使不卷加分,只拼成绩,

现在的有偿补课贵得离谱。

之前看过一条新闻,

校外一对一辅导,

一小时200元起,

名师每小时1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靠着砸钱,

也能将成绩提上几分,

而一分挤走的,

可能就是几千人。

其实中考分流,

对普通人家的孩子更残酷。

有钱人家的孩子,

也有更多的出路,

即使真的考不上,

也可以选择国际学校、出国等。

从数据来看,

那些前往中职学校的孩子,

大多数都是农村、普通家庭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在政策之下,

很多公办中专、技校,

都是免学费政策。

基本只需花费生活费就够了。

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姜萍,

她其实考上了高中,

但是因为条件等因素,

最后选择了中专,

她就是众多农村孩子的缩影,

家长更希望降低学习成本,

让他们学一个能赚钱的技能。

07

其实中考分流是能理解的。

毕竟教育资源有限,

需要更好的分配。

那就让擅长读书的孩子去上普高,

不太擅长的去学一门技术。

这有点类似于,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

德国大部分小学,

四年级后就开始分流,

中学毕业后会进行第二次分流,

一条是高等教育,

一条是职业教育。

许多学生都会主动选择职业教育。

因为他们会受到企业和学校的联合培养:

一边在企业接受培训,

一边在职业学校学习。

学一门技术,有一技之长,

有助于以后的工作,

其实这是一种很实用的教育模式。

08

但现在为什么中国家长,

对中考职业分流如此敏感?

归根结底仍在于:

我们的职业教育还不够规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教学质量跟不上

从数据上来看,

中职经费总投入远低于普高。

这就意味着因为缺钱,

很多中职没有好的老师,

也没有好的教学设施。

设备可能是坏的,

实操机会是没有的,

所谓的和企业合作,

也就是发配学生去工厂做廉价劳动力。

而且相较普高而言,

职校、中专的课堂管理很不严格,

老师上课很敷衍,

下面睡倒一片、或是玩手机,

老师还可以面不改色的上完。

前段时间,

山东某技校老师还因虐待学生被刑拘,

后续发现他居然连教师证都没有。

一些中专,家长付了高昂的学费,

但其实根本学不到什么有用东西,

孩子就是单纯在混日子。

0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缺乏有效管理

职校中专的生源相比普高差距太大,

也更容易出现出格行为。

抽烟喝酒、早恋逃课、校园暴力

在职校的发生比例都会更高。

而学校也缺乏管理,

可以松散到什么程度?

之前就有技校班主任要求:

“男的不死,女的不生”

可要知道,

他们也都才十四五岁的年纪,

很多人思维三观都还未形成,

自律性也很弱。

在这个环境中,

孩子更容易走上歪路。

为人家长,

谁不想孩子好?

家长不是排斥中职,

只是现在的中职无法让人放心。

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无论是上大学还是上技校,

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就业。

只是现在的强制分流,

大多是被动选择,而不是主动选择。

如果想让更多人主动选择职校,

就应该从源头上去慢慢改变。

比如:提高职校教学质量和管理

为什么德国的孩子更愿意选择职校?

因为他们职校的教育系统很完备。

企业和学校还会联合培养。

孩子能真正学到东西,

培养的都是企业需要的人才,

毕业就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在那里,

职校不是“差生收容所”,

更像是“技术培训班”。

如果我们也能把职业教育办好,

让孩子学有所长,都有一技傍身,

家长就不会再去排斥职校了。

比如:职业大学应该加速推进。

如今我们国家

已经在慢慢推行职业大学,

只是现在还没达到想象的效果。

希望执行速度可以更快一些,

未来,能让更多的中职孩子,

也可以通过考试进入职业大学,

拿到本科学历,享受平等竞争。

等到那时,

普高和中职,都有自己的价值,

只是方向不同,没什么高下之分。

我想就会有更多的孩子主动选择职校了。

第三,

打破对中职孩子的偏见和歧视。

现在的现实情况就是:

很多公司招聘卡死本科,

不同的学历,薪资起点很大不同,

就业也存在歧视。

尤其是对职校、中专的差别待遇,

更让家长忧心。

但其实在很多国家,

很多蓝领的工资都已经超过白领,

他们的社会地位也不会比白领低。

我希望我们的社会,

也能慢慢改变看待这些孩子的眼光。

撕下那层无形的标签,

三百六十行,

每一行的人都应该被尊重。

11

我很喜欢一句话:

教育的意义,

在于打开一扇窗,

而非关上一扇门。

十四五岁的孩子,懵懵懂懂。

涉世未深的孩子,最需要引导。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应该帮助他们,

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