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正处在梅雨季节,气象部门多次发布暴雨预警,持续的降雨以及闷热的天气,不仅让人浑身“黏糊糊”,还总有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人还容易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不佳、手脚发胀、头晕发昏等情况,给健康带来很多隐患,尤其有关节疾病的患者疼痛难忍。

从中医角度说,风湿关节痛症的发病与“寒”、“湿”有密切的关系。梅雨季节气候潮湿又连续下雨阴冷异常,故在此节气致风湿病加重的原因与以下情况有关:

1、外感阴冷寒湿之气

梅雨季节湿冷的寒邪可直接侵袭肌表腠理进入机体或因本身体质不佳正气衰弱,卫表之气不能对肌肤腠理起到正常生理的防御保护和调节作用,使得肌肤腠理疏松失固腠理大开则邪气更容易侵袭人体的筋肉骨节,阴寒之邪有收引凝滞的特性,收引牵拉关节肌肉也就是俗称的“痉挛””僵硬“,又可凝滞气血,阻碍其正常运行,其机理是气能助推血液之畅行若阴寒伤阳则原本气的功能就相应的减弱,血行的速度变慢变缓则气血凝滞,常有“不通则痛”之理故能引起原有疼痛的加重。

2、内生湿邪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脏是对湿气尤为敏感的脏器。

中医认为,脾脏喜燥恶湿,湿气对脾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脾脏是运化水液的主要脏器,若脾脏受到梅雨季节闷重湿气的侵害则原本正常的水化代谢就发生了损害,用较为形象化的解释为正常水液代谢如山川河流之水通畅无阻,而异常运化代谢的水液如粘油浊膏之流自然不畅,而此则为内生湿气,内生湿气留积于关节筋肉处也能引起疼痛的加剧。

梅雨暴雨过后,如何调护?中医康复内外组合拳能帮到你很好的缓解和治疗关节疼痛。

湖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医师指出针对风湿关节疼痛症状,临床上中医治疗主要还是以祛湿通络、醒脾化湿为主,分内服和外治两种。

1、内服

临床常用的内服中药为黄芪、桂枝、秦艽、当归、红参、白芍、木瓜,黄芪具有益气固表、补气升阳之效能够固护卫气防邪从肌表腠理侵入机体关节;桂枝温通经络;秦艽更有“风之润剂”的美名即为祛风湿而不留燥;当归、红参活血散瘀止痛;木瓜、白芍柔筋缓急止痛。

在夏季闷湿环境下除了运用以上中药还可依据情况加入厚朴花、佩兰、茯苓、白扁豆等健脾化湿药,亦可根据疼痛情况稍加重活血止痛药的用药比例。

中药代茶饮也有可取之处:

其一,由中医的理法方药分析指导下实现的;

其二,在于简便廉效,并且中药代茶饮不同于中药煎剂,中药煎剂将大部分的中药有效成分煎出效果自然较好,但是药三分毒,虽然服用药物短期影响较小长期服用浓厚的中药煎剂也会对肝肾带来一定的负担,以温开水泡中药代茶饮可缓和的将中药有效成分泡出,虽然治疗周期会长但有细雨滋润则万物生之功效,故建议风湿病患者可多使用中药代茶饮将养机体。

而在夏季梅雨季节适量采用祛湿健脾的中药对泡茶如:茯苓、白术、芡实、白扁豆等对缓解风湿关节痛症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外治

外治法有艾灸和针灸,艾灸作为中医传统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在临床风湿疾病的治疗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艾灸通过点燃艾条熏烤人体穴位和经络运行的位置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其具有扶正驱邪、运行气血、疏通经络的功效,据国内研究发现经过艾灸熏烤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肾俞”、“悬钟”三穴可使膝关节炎症缓解。

中医认为艾灸之火乃是“纯阳之火”可对积留的邪气有极大的驱散作用,温和的热力渗透肌肤腠理直至筋肉骨节散除梅雨季节过重湿气和阴冷之气导致的经络气血痹阻加重,用较为形象的解释则为日晒脂水,水散成雾,当用艾条熏烤疼痛较甚的关节处有微微黏浊水液的出现则为湿邪的消散的表现,此时关节疼痛的情况也随之好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中医康复科 李衍乐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