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深度训练营

作者 | 赵 芮 尹幸芷 马卫华

#编辑手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苗睿

是一篇在“对话学者”系列下的稿件,在操作时,我们主要面临两个困境,一是在既往的采访报道内容比较全面的时候,确立何种采访主题可以吸引采访对象的兴趣?以及如何提出有信息增量的问题?二是在被采访对象质疑和拒绝后,如何去修正采访提纲并积极争取其信任?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三个方法。

一是聚焦学者的多重身份的同时关注其行为与态度的变化。

吴飞老师是大学教师、新传领域的学者同时也是“再建巴别塔”公众号的主理人,早年吴飞老师还在微博上参与过公共讨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身份有着多重面向,即老师、学者、自媒体人和公共表达参与者。那么针对不同身份,我们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同时,我们发现吴飞老师的最后一个身份与一些学者有所区别,并且他也做过关于“公共领域”的研究。于是我们重点询问了吴飞老师参与公共表达的经历和他对此的看法。

我们也注意到吴飞老师的微博注销了,并且既有的报道表明,他对于微博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于是我们提出了问题:“在这篇报道中您还提到‘现在已没有一个真正的平台如十年前的微博一般可以让我们花很多时间去了解这个社会的真实了’,对此我们还通过什么方式增强对社会真实的了解?”借由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了解到老师对当前社交媒体发展的看法,以及他所认同的认识世界的方式。

二是关注学者所在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与事件。

在我们给老师发第一版采访提纲时,没有提出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问题。在Sora面世并引发学界和业界讨论后,作者尹幸芷认为可以增加一些与Sora相关的问题,也可以与此前老师关注的“人的主体性”的问题结合起来,于是在新一版的提纲上,我们增加了三个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的问题,在采访时发现吴飞老师确实在这一话题上有很多见解。

三是深挖既有报道内容,建立学者和深度训练营读者的关联。

既往采访报道较多,并不完全是一个坏事,因为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问题的“线索”,并且去深挖,主要的方法是总结学者的观点,并进一步追问。比如吴飞老师曾在此前的采访中提到过有些研究是在“激化矛盾”而非“建构理性”,但是他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于是我们就提出了这个问题:“这篇专访中您还提到有些研究是在‘激化矛盾’而非‘建构理性’,那么您认为何种研究是在‘激化矛盾’,何种研究是‘建构理性’呢?研究者如何在研究中做到‘建构理性’?”,借由这个问题了解吴飞老师眼中有价值的学术研究和他坚守的学术之道。

另外,深度训练营的读者中新传学子、新传业界和学界从业者占大多数。在吸引采访对象兴趣的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读者的角度思考,他们想了解何种内容,并即建立学者与深度营读者的关联。吴飞老师曾提到自己“生在充满激情与理想的一代”,并在青年时被新闻界深深吸引。于是我们想了解吴飞老师是如何看待当前新闻学子的新闻理想,这个问题可以共同吸引采访对象和读者兴趣。

对于第二个问题,一般来说,作者联系自己所在学校的学者的难度较低,采访对象更容易接受。但是我们的作者都不是浙江大学的学生,所以在获得学者信任方面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第一次被吴飞老师拒绝时,他认为采访提纲中的问题是他曾经回答过的,这里可能是因为一些问题我们引用了他此前的回答,但事实上我们是想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追问其他的内容。这时,我们在和吴飞老师解释以上原因的同时尝试修正提纲,补充了上文所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吸引老师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面对拒绝,我们要积极行动,不要把精力耗费在担心上。 作者们没有放弃联系老师,作者赵芮、尹幸芷、马卫华一直在通过多种渠道去联系老师。这时,我们还听取了显玲姐的建议,即我们要建立采访对象和深度训练营的关联,重点说明三件事:每年都有浙大的学生参与深度营、吴飞老师曾转载过我们的稿子以及深度营曾访谈过吴飞老师熟悉学者。作者还要说明为什么要采访吴飞老师、最想聊什么,以及为什么老师要花费时间接受采访。最后,作者赵芮给老师打了一通电话,老师同意了我们的采访。

此外,在运营总监梁栋、温泓烨审稿时,我也学习到了一些“做编辑的注意事项”。一是编辑要进一步核查事实性信息,即关注采访对象提到的相关事实和理论,核查其准确性。二是作者在提出问题时,要尽量隐去自己的观点,把重点落在采访对象的观点上。三是在人物小传中引用此前报道中的事实性信息是要标注信息来源。

# 作者手记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尹幸芷

在本文的撰写和修改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事实核查问题。吴飞老师作为新传学者的领军人物,对各类理论、事例、热点等信手拈来,这就对我们的事实核查能力提出了挑战。在文章反复修改的过程中,“专有名词及事实核查”文件逐渐增长,共计核查了19条相关信息。

事实核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专有名词核查:面对Sora、AIGC等耳熟能详的专有名词,需要查找权威定义对其进行解释,方便读者理解;面对如“动新闻”这类首次听说的专有名词,需要了解其含义和背景,确保名词没有出错。

(2)理论溯源:吴飞老师提到了大量理论作为自己观点的佐证,但访谈过程中所谈到的理论只是一个其中片段,如果仅仅望文生义地理解,很容易产生误读。因此,需要回到文献、溯源理论,才能全面地理解老师的意思。

如,吴飞老师谈到“十年前的微博观点很开放,是一个自由市场……我接受了弥尔顿的基本观念”,经过理论的检索和整合,可以将上下文联系起来。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一文中,一批西方学者曾对弥尔顿的出版自由思想做出了评价:“从弥尔顿这种思想出发, 形成了现代关于‘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自我修正过程’的概念”。了解到这条线索,就可以将吴飞老师对十年前微博的期待更精准地概括为“一个观点的自由市场”,也就理解了吴飞老师反对“严管微博”的理论渊源。

(3)人名核查:面对陌生的姓名,如何对人名进行核查是本文的一个难点。如,吴飞老师在访谈中提到“以前王克勤(音译)老师跟我聊天的时候曾经讲过,真正的新闻写作应该是机器人式的写作”。在仅有这句话作为线索的前提下,如何进行人名核实成为一个难点。

在这里,我通过几个步骤进行线索梳理、信息检索、交叉印证,可以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结论。

首先,反复听访谈录音,找到关键线索。关键线索一般分两类,一是姓名拼音,二是访谈中提到的其他关键词,如被核查人物的职务、身份等。姓名拼音涉及到一个技巧,输入软件有时会在字库中录入名人的名字,当用拼音输入“wang ke qin”,输入法自动弹出“王克勤”,就可以作为一条线索;如输入法无法弹出姓名,则需要通过拼音反推。而这个例子里的“其他关键词”就是王克勤老师谈到的观点——“机器人写作”。

第二,检索信息,通过百度、微信公众号等搜索引擎对姓名真实性进行初筛。由于通过拼音反推出的姓名可信度较低,需要通过搜索引擎进行筛选,排除错误姓名。搜索后,“王克勤”在百度百科中的身份显示为一名资深调查报道记者,符合逻辑,可以进入下一轮核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百度百科/搜狐百科等百科内容是网友编辑的UGC的内容,只能作为核查的线索进行大致了解,不能作为具有可信性的核查证据。

第三,将姓名和关键词进行交叉印证。确认“王克勤”是一名调查报道记者后,能据此推断出他有和吴飞老师交流过新闻写作的可行性,但这一推断仅仅在逻辑上具有可信性,还需要继续验证。第二轮检索推荐使用权威性较高的网站(如知网)进行检索,并同时查找两个关键词(“王克勤”和机器人写作)之间的关联。

在知网文章《记者文体意识与个体风格的互渗与博弈》中,我发现了王克勤老师说过“机器人写作”的线索:“2011年,他(王克勤)在一篇文章中详细阐释了‘机器人写作’的原则……2012年5月26日,王克勤在安徽大学接受笔者访谈时,再次拓展了上述表述,他强调自己的文体特点是:‘德国制造(准确)和机器人写作(客观)’”。因此,通过姓名拼音+身份(调查记者)+观点(机器人写作)的交叉印证,有90%以上的把握可以确认,吴飞老师提到的人就是王克勤。

但是,仍然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在面对不确定的人名、地名、事件时,最终的核实步骤仍然是向访谈对象确认,确保事实100%的准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芮

对于这篇稿件,我想复盘的部分是采访提纲撰写采访对象突破两个方面。

首先,关于提纲撰写方面,主要是确定思路和确定具体问题两部分:

1. 确定思路:

采访思路的确定是在对学者近期研究、过往报道、相关活动等资料的阅读整理基础上形成的。我认为这时重要的工作心态是不能以篇篇精读的期望来面对大量资料和晦涩的学术文献。此时的阅读只为初步形成人物画像,且在抓住一些关键词、核心句的基础上也能够找到报道角度。如果以精读的心态对待每篇资料,不仅会拖进度,也会放大难度给自己徒增压力。

2.确定具体问题:

(1)通过对现有资料的进一步追问,得到有信息增量的采访问题。由于我们设想的报道方向其实并不是一个全新或具有专一指向性的,而是一个跟过往报道有所重合且综合性方向,因而对此前报道问题的追问是帮助我们撰写采访提纲的重要方式。一是针对过往报道问题中不够深入具体的,另一个是在采访对象此前的回答中发现了很多值得追问的。比如“引发矛盾的学术研究是什么”“媒体应该怎样建立理性对话的平台”,这些都是受到老师曾经回答内容的启发。

(2)采访问题“清晰具体”与“不过分预设”的平衡。我们最初的提纲出现了很多类似于“如何看待”这样比较虚的提问方式,在后续的讨论中我与编辑、幸芷进行了多次关于“所以你到底想问什么”的对话,才慢慢得出了最终的问题,那时才发现原来最初心里那个模糊的提问与最终清晰的问题中间还有那么长的距离,而这个距离就取决于我们对问题相关的工作、思考做得够不够。但是清晰具体的提问方式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有的问题会出现“过度预设”,我们的平衡方式是:对于不确定的问题,可以先大范围地提问一句打开话题,将具有具体指向的问题放在下一句,根据受访者的回答来结合自己的准备再缩小提问范围。

(3)问题总不可能“穷尽”。我们最初的提纲体量非常大,有近30个问题,这样既给工作造成困难也容易给受访者带来压力。帮助我们进行有效删减的方式如下:问题之间有无重合,是否只是不同的提问方式?是个人好奇还是报道需要?这个问题在本篇报道中是非问不可得吗?当我们把提纲删减到15个问题时,发现这个数量才是比较清爽合适,甚至可以更少的。而对于每个具体问题而言,如果带着“穷尽”的心态来写,也会发现问题的描述总是很冗杂,表达不清楚,反而是在大幅做减法后才被有效地表达出来。

其次,关于采访对象突破方面:我们经历了邮箱发送约访函--公众号后台私信、找人带话--第一次通话--加微信--第二次通话,这样的过程才突破到了吴飞老师的受访意愿。

1. 忽视首次约访被拒。其实在第一次联系受访者时我就被拒绝了,但当时我并没有看到,若无其事地进行了后续的电话沟通,现在看正是因为我忽视了首次被拒,才能有稳定平和的心态专注于第二次电话约访,进而实现后面的跟进。

2. 最短的时间内讲出来最有效的信息,对方不打断就不停顿。在打电话之前我和幸芷先拟了一个提纲写出了我要讲的信息,又跟她模拟了两遍,做到一分钟左右能说完所有信息才打的电话,我们认为在联系一个有难度的受访者时这样的熟练度是必要的。此外,在和老师的沟通中,我讲到一半觉得老师没有回应,就把节奏放慢想确保他听了,但老师发现我的停顿后便对我开始进行反问了,同时也没有意愿再听我后续的介绍,这是我觉得比较遗憾的。

3. 提前预想受访者可能拒绝的方式,准备好争取的话术。老师当时拒绝我们的点有三个,我们对应的争取方式如下:

(1)没时间——可以先加微信,我们根据您后续的时间安排再约访;

(2)整合现有报道就好——现有报道中您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概念,我们的问题没有与此前报道重复的,而是对此前报道的追问;

(3)去采访年轻学者吧——关于XX领域您是学术届最早做梳理的,我们还是觉得您的观点很难被替代,此外深度营营员及平台受众很多都是“再建巴别塔”的忠实关注者,对于XX问题大家普遍困惑,所以还是非常希望听到您的声音,期待您的解答。

4. 平台负责人是对方补充的关注点。老师没听过深度训练营,便问是谁在负责,这时候不能光说名字,说负责人的单位、职位等老师熟悉的称谓更有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卫华

这篇稿子其实战线拉的非常长,但是相对应地细节也非常充分,其他作者与编辑们在这一过程中表现的对细节的执着与认真,都让我对这篇稿子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动力,经常会因为一些在录音稿中的新的发现而感到激动。我认为我们整个过程中投入时间最多的是采访提纲的写作以及录音稿的复盘,同样我认为也是最值得说道的,在实践过程中我解决掉了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的困惑。

首先是采访提纲的写作。很重要的问题是吴飞老师已经有大量的采访,我们如何在采访提纲中提供一些新的信息增量,问出一些新意是值得反复思考的问题。经过讨论后,我们决定采取分主题模块进行采访的思路,这样不仅覆盖的主题广,而且可以相互勾连,将访谈推向纵深,具体分布如下:

1.深入挖掘学者的个人经历:

我们探讨吴飞的成长背景和职业路径,特别是那些未被广泛报道的细节。例如,我们询问吴飞老师的学术旅程中的关键转折点。

2.聚焦学者的最新研究动态:

我们关注吴飞老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这不仅可以展示学者在学术界的最新动态,还可以提供读者对当前学术趋势的洞察。同时,为了使话题具体,我们还会举出具体论文中的重要段落提出问题。

3.探讨学者的社会责任与公共影响力:

我们探讨吴飞老师在公共领域的影响力和社会责任,例如他如何通过社交媒体和公共演讲传播他的观点,以及他如何看待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我们也会将他在社交媒体上的具体谈话作为采访的点展开讨论。

4.探讨学者的未来展望与愿景:

我们询问吴飞老师对未来学术发展的预测和期望,以及他对未来新传领域的趋势和挑战的看法。这样的问题可以展示学者对未来发展的独到见解,同时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因为我们往往希望听到专家的观点。

5.通过对比和对话创造新意:

我们会将吴飞老师的观点与其他学者的观点进行对比,以产生新的观点碰撞和思考,同时为读者呈现尽可能客观全面的回答。

6.使用开放性问题激发学者的思考:

一个老生常谈但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出开放式问题,鼓励吴飞老师分享更深入的个人见解和思考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是”或“否”答案。

其次就是录音稿的整理。这个过程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我们需要兼具真实性又具备可读性,同时还要避免口语化。这个对我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我总是希望同时将这几点做好,但编辑告诉我不要妄图在同一时间解决这些问题,而是要分步骤,一个一个来攻克,最后确定每一个问题都被解决掉,具体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分步核验:

1.简化口语化表达:

先将对话中的口语化表达转换为正式的书面语。

2.保持对话的连贯性:

再次思考话语的逻辑顺序和流畅性,避免跳跃和混乱。在不违反事实的前提下需要对对话进行重组,以更好地反映学者的思路和逻辑。

3.提炼关键信息:

从对话中提取最核心的观点和信息,删除重复或不必要的内容,提高文本的清晰度和重点。

4.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在文章撰写和撰写之后都需要仔细校对录音稿,确保所有引用的数据、理论、观点等都是准确无误的。

5.添加适当的过渡和连接词:

在对话之间添加过渡和连接词,以提高文本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6.保持学者的原汁原味:

最后要注意的是需要尽可能保留学者的个人风格和语言特色,比如吴飞老师用俗语”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来描述人和AI的关系。我一开始为了结构的完整,用了很俗的双刃剑来概括,编辑指出这不但不准确,而且体现不出吴飞老师话语的特点。

总体而言,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整理录音稿是一个反复修改的过程,需要多次审阅和修改,逐步达成每一个要求,最终确保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为采访与写作搭建起一座坚实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