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原图文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吉雅摄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职工积极为全国各地运送坑木、枕木和原木。库都尔林业局小九亚林场李德钧包车组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在冰道上拖了十节爬犁,每次运木材达100立方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王新章摄

大兴安岭林区根河林业局潮查林场苗圃的技术工人沈永煊(右二)热心将自己培育树苗的经验传授给青年工人。这是给女工们讲解两年生落叶松幼苗的间苗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赵连升摄

包头市郊乌梁素海渔场,打破了冬季不生产的常规,积极开展冰下捕鱼。全场职工组成了四个作业组,边捕捞,边外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宝音朝克图摄

呼和浩特市郊土默特旗毕克齐人民公社毕克齐管理区在冬季生产中,修建简易暖室,生产蔬菜,供应社员和市场的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包金贤摄

巴彦淖尔盟杭锦后旗农具厂、机械厂等单位抽调100多名工人组成了“农具维修团”,深入全旗各公社,修理春播机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社党委书记莫日格(左)和社员给新捕来的一只鹿饮水 1961年 王萝岭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托扎敏小学教师鄂敦(左三)在和学生们复习地理课

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托扎敏人民公社是1958年成立的,逐步建立了定居点,改变了过去过着游牧生活的状况。近两年来在党的养、猎并举方针指导下,建立了饲养场,收入有了很大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士辰摄

中国蒙古友好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分会1961年7月10日在呼和浩特市正式成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汝逊摄

1961年7月17日,蒙中友好协会代表团到达呼和浩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作家老舍(左)和蒙古族民间说唱艺人爬杰在一起交谈 王新章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鲜族舞蹈家李仁顺和蒙族儿童戏比腕力 郑景康摄

1961年8、9月间,首都的一些著名作家、艺术家前往内蒙古参观访问。访问了自治区主要农、牧区、大兴安岭林区及呼和浩特、包头等地,并和当地的作家、艺术家一起座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崔耀先摄

通辽市软木加工厂铁竹编织车间工人积极生产农村需要的铁筛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宝音朝克图摄

党员那仁花拉(右)是内蒙古畜牧业战线上的“三八”红旗手,担任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白彦宝力格公社白彦宝力格大队第三浩特的浩特长。连续4年创造了“百母超百仔”的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陆轲摄

呼伦贝尔垦区拉布大林牧场的先进单位之一——“花木兰”生产队的挤奶工人们,1960年饲养的三河牛犊成活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李廷友摄

哲里木盟通辽市郊区各人民公社把今年征购的粮食,及时交送到国家粮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张国臣摄

昭乌达盟各地社员向有关部门交售的一部分牛、羊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宝音朝克图摄

锡林浩特皮革厂积极生产牧民过冬需要的衣、靴等用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 李廷友摄

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和学习民间文学的优良传统,内蒙古大学中文系蒙语专业邀请了著名蒙族老艺人毛依罕给学生们讲授蒙族民间文学的特点和演唱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