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7月4日消息(记者左洋)7月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武汉扎实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赋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央广网记者在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武汉市已完成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90家,累计完成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1826个;货运码头全面退出中心城区。昔日工业锈带加快蝶变生态长廊,绿色日益成为武汉的发展底色。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市累计完成1826个长江入河排污口的整治工作,占长江入河排污口总量(1842个)的99.13%,整治完成率居全省前列。”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朝辉介绍,近年来武汉全面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长江武汉段面貌焕然一新,生态宜居英雄城市绿色底蕴进一步突显。

2023年,长江武汉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全市水质达到或优于三类标准的河流断面占比达75%,水质优于四类标准的湖泊占比达84%,连续三年实现劣V类湖泊清零,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长江江豚“逐浪”的场景频现武汉,万千鸟类诗意栖居天兴洲,武汉用实际行动,擦亮了“百湖之市”名片。

在增绿提质保湿,共建共享生态宜居方面,武汉2023年完成造林绿化2.1万亩、实施森林抚育14.28万亩,累计建设各类公园940个,基本形成布局均衡的公园体系。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全市自然保护地面积增加35%,达到7.48万公顷,成为全球唯一人口超千万的国际湿地城市。

长江大保护是个系统工程,除了长江干流的保护外,相关的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在长江大保护的系统中起着重要的基底作用。

“在武汉境内,长江不仅与其最大支流汉江交汇,市域范围内还有165条5公里以上的河流、166个主要湖泊、446座大小山体,还有大量的耕地和林地。”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总规划师何梅介绍,目前武汉市结合山、水、林、田、城不同空间的修复要求,提出了五大行动计划,分别是河湖碧波安澜计划、山脊绿脉修复计划、绿色国土提升计划、湿地花城锦绣计划、诗意田园稻香计划,通过系统安排,将把好山好水好田好林修复提升、融入城市,系统构筑城市生态基底。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