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9日,一位见证了中国现代历史风云变幻的重要人物、新四军的老战士施平同志在上海安详离世,享年113岁。

施平同志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和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一生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和革命历史的一个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建国后担任了多种职位,甚至曾担任上海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官至副部级,其间推动了许多教育改革措施,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和普及高等教育。

他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之一,为后来的教育家如孙子施一公等人树立了榜样。

而说起他的孙子,就不得不提一下施家三代人的故事了。

施平的一生是个奇迹

施平,出生于1911年的云南大姚县,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满传统色彩的家庭中,他是家中的次子。

大哥原本是家族产业的继承人,但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因地主身份受到了政治打压。三弟选择了商人生涯,而四弟则在国民党“国防部”中工作,但其实他的隐藏身份为中共地下党员,为解放战争做出了隐秘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平自幼受到严格家教,在这种家族荣誉与社会变革的双重压力下培养出了坚定的革命信仰。

1931年,20岁的施平离开家乡前往昆明求学,在那里他首次接触到了激荡人心的革命思想。几年后,他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深造,在那里不仅遇到了未来的妻子杨琳,也成长为一位积极的学生领袖。

“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期间,他积极参与,并两次有机会直接向蒋介石表达抗日救国的主张,尽管这些努力未能立即改变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施平被派往浙江地区从事统战工作,并在1938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主要负责宣传工作,通过文字与敌人作斗争,先后担任浙江省云和县和庆元县的县委书记,组织和领导了当地的抗日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施平的职责并未结束。他曾任中共中央华东局青年团工委副书记,并在1953年担任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与校长孙晓村共同致力于提升学术水平和校园文化建设。

1978年,施平再次回归学术界,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和学术发展。

施平的晚年同样充满活力,1983年至1985年间,他担任了上海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直至离休。

他的孙子施一公曾说:“爷爷的一生是个传奇。” 这是对他丰富人生经历和为国家所做贡献的赞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之下,施平的儿子施怀琳的道路格外不同。

施怀琳不幸车祸离世

施怀琳是施平与杨琳的儿子,他是在动荡时期中出生的。

1935年,施怀琳刚出生18天,他的母亲杨琳就因革命活动被捕入狱,接着不幸牺牲。这段历史的残酷不仅抹去了一个年轻生命,也暂时割断了一对父子的联系。

施平为了纪念爱妻,给儿子取了“施怀琳”这个名字。因忙于革命工作,施平无暇顾及年幼的儿子,为了他的安全,将他送回云南老家寄养。

多年后,新中国成立,施怀琳终于与父亲团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怀琳的成长过程中几乎缺少了父亲的身影,他的命运也截然不同。

在昆明求学期间,他受到了充分的教育,最终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为了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之一。

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到河南工作并定居郑州,与同为大学毕业生的夫人在河南组建了家庭,共同在河南省电力工业局工作。

然而,1969年,他因受父亲的牵连整个家庭被下放到农村,在河南驻马店小郭庄村头的牛棚中安家。

这段艰苦的生活没有打垮施怀琳,他依旧然爱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农村,他不仅改造了牛棚,使之变成适宜的居住空间,还发挥自己多才多艺的特长,为全村人理发、裁缝、甚至电气化村庄,使得小郭庄成为了附近第一个通电的村庄。

1972年,他被调到了工业局工作。

1977年高考恢复后,施怀琳辅导多名家庭成员考入大学,其中包括他的儿子施一公,后者更是考入了清华大学,实现了家族的又一次辉煌。

然而,施怀琳的生命在1987年9月21日戛然而止。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将他送进了医院,本可以得救的他因为没有及时筹集到治疗的押金而未能得到治疗。

施怀琳在医院中逝世,留给家人无尽的痛楚。

这件事深深地影响了施一公,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经历了重大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0年,施一公获得了全额奖学金前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生物物理学博士。离开中国时,施一公心中充满了决绝,他想在美国寻找新的人生,再也不回头了。

施一公归国培养人才

施一公刚开始在美国的生活也并不顺利。初到美国的前两年,面对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和文化环境,他的学业表现并不理想,甚至有几门课程挂科,这让他的奖学金岌岌可危。

这一打击令施一公深刻反思,觉悟后开始了几乎疯狂的学习和研究。他投入到实验室的工作中,日以继夜,常常废寝忘食。

这段时间的努力效果显著,他的学术表现迅速提升,最终在2003年因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研究抑制细胞凋亡抑制因子的蛋白SMAC——而被授予了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裔科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施一公在年仅36岁时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正教授,四年后更是获得了该校最高级别的教授职位——终身讲席教授。他的职业生涯看似已达到顶峰,可在美国体面的生活背后,施一公心中始终牵挂着祖国。

尤其当他目睹在美国的华人经常面临的不公平待遇时,施一公内心的爱国之情被彻底点燃。他痛心疾首,特别是看到同为留美学者的华人往往比他们的美国老板更有才华,但却要为他人打工谋生。

所以当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在2006年向他发出邀请时,施一公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他还是决定回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7年,施一公回到中国,加入清华大学。在他的带领下,清华的生命科学领域经历了质的飞跃,2009年前后几年时间内,清华大学在《科学》和《自然》等顶尖科学期刊上发表了超过70篇文章,他还培养出了诸如颜宁、柴继杰、方蕊雪等优秀人才。

尽管如此,施一公对国内的学术环境仍有诸多不满,他直言不讳地批评许多学术论文质量不高,甚至称之为“垃圾”。他忧虑于中国最优秀的学生流失到金融等领域,忘记了更高的追求和责任。

这种深切的责任感促使他投身于西湖大学的建设,希望创建一个不同于传统的高等学府,一个能够集中世界级科学家,提供独立、自由研究氛围的学术圣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

施家三代人,历经沧桑,跨越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始终传递着一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家族精神。

他们的故事,正如一曲时代的赞歌,他们的生活证明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面临何种困难,坚定的信念和前行的精神都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