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被誉为“世界屋脊”、“南极北极之外的地球第三极”,又被称为“万水之源”、“中国最后一块净土”、“离天堂最近的地方”。这里有日光倾城布达拉宫、天堂湖泊纳木错、心灵净土大昭寺、朝圣之路八廊街、天然氧吧鲁朗林海、湖光山色羊卓雍措、三岩三湖巴松措、神灵之山冈仁波齐、冰雪神山南迦巴瓦、藏式园林罗布林卡、浓厚宗教扎什伦布寺、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等等。

这里还孕育了雪域高原纯净的食材,有昌都营养价值极高的牦牛肉、那曲冬季进补的佳品高原羊肉、山南色泽灰黑,口感香甜的黑糌粑、阿里口感醇厚的奶制品、日喀则亚东脆滑爽口的黑木耳、拉萨街头各个藏餐馆里几度沸腾后咸香醇浓的酥油茶、林芝地区称为舌尖上的奢侈品万菌之王的“野生松茸”、以及让人垂涎欲滴的藏式特色面等等。是一个蕴含历史底蕴、神秘而充满异域风情的土地,总是令人向往。下边我们一起走进西藏的饮食文化,探索一下西藏的十大名面。打卡西藏,不容错过的美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面,藏式面条,与酥油茶、风干肉、糌粑被誉为“西藏四宝”,是西藏自治区的主要特色面。其口感独特,与平原地区的面条略有所不同。初次品尝可能需要适应其特有的口感,一旦吃习惯,便会深深爱上这种独特的藏式美味。

制作藏面的面条,要提前压制好,再煮熟晾干待用。等要吃的时候,下到牦牛肉汤锅中,再次烫热即可出锅搭配汤料和牛肉粒一起享用。

藏面既可以当正餐填饱肚子,也可以是小吃品其风味。说是正餐,藏面的量不算多,一般饭量大的人吃一碗不太容易饱腹。说是小吃,但也属于面类,在茶馆、面馆都有售卖。

藏面的精髓,在于其汤。可以说吃藏面最大的享受是喝汤,清清淡淡的牦牛肉肉汤,加上少量的盐和野葱花,仅仅如此,便是一碗难得的美味。喝进嘴里,又热又香,汤鲜美面筋道,令人回味无穷。所以很多吃藏面的人往往都是冲着藏面的汤去的。熬汤不需要任何添加剂,就是单纯的用牦牛肉、牦牛骨熬制的肉汤。同时吃藏面的时候,配一碟西藏酸萝卜,味道绝对霸气,也是很多藏民喜欢的搭配。吃完藏面后,来一壶香醇可口的甜茶,中和一下藏面的辣味和萝卜的酸味。这款藏式套餐真是美味可口,妙不可言!

事实上藏面的妙处并不只是美味可口,做法也并不是那么简单,颇具讲究。烹制藏面,面条必须是产自高原的青稞粉、藏小麦粉加碱粉一起揉制而成,配上高原特有的牦牛肉熬制而成的浓香老汤,加上肥瘦相宜的熟牦牛肉。高原青稞粉和藏小麦面粉加碱,既中和了肉汤和面粉的酸性,又增加了面条绵糯柔滑的口感,并且更易入味、更易消化,缓解肠胃负担。

有一种说话,据说藏面其实不但但只叫藏面,也叫碱面,因在和面时会放一些食用碱面而得名。人们之所以将藏面称为碱面,还因为食用碱在藏语中叫“补多”,面条叫为“突”,故而将碱面又称为“补突”,而“藏”在藏语中读作“蕃”,与食用碱的发音很相近,说的多了难免就将“补”和“蕃”混为一谈,故而将碱面称为藏面了,又因为这种带有藏小麦和青稞面粉的碱面是西藏特有,称为藏面更能清晰的体现它的地域特征和独特的藏式风味,久而久之,人们便将错就错取其谐音,逐渐就将“碱面”叫成“藏面”了。

藏面作为藏族人民的主食之一,承载着深厚的藏族饮食文化。现如今的藏面主要以高原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这种小麦面粉需要在海拔3000米内的地区种植,因为这样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能够给予小麦最佳的生长环境,虽然成长周期长,但面粉的质量更加上乘。藏面在藏族的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饮食地位,不仅是人们填饱肚子的主食,更是节庆、喜庆场合的必备美食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达藏面,藏面的一种,起源于林芝市察隅,察瓦龙片区。察瓦龙人管这种藏面叫“巴达”,通常是在吉庆节日或款待贵客时食用。是当地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面食之一。其制作技艺被列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一碗简单的察瓦龙巴达藏面,其主要材料是小麦面粉、青稞面或荞麦面、鸡蛋和肉汤等。将面粉、青稞面或荞麦面和鸡蛋混合,和面后压制成粗细均匀的面条,下锅煮熟后捞出,淋上肉汤,配上辣椒油和香葱即可。

这巴达藏面的“浇头”肉汤,有牦牛肉的,有藏香猪的,还有自家现杀的鸡做的,还有农家鸡和藏香猪混炖一起的,浇在面上极其诱人。其面条劲道有弹性,肉汤浓郁鲜美,辣椒油的香辣味道和香葱的清香味相得益彰。口感丰富,别有风味。美丽察瓦龙,“巴达”迎远客,值得你来尝一碗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加面,又叫一口面,顾名思义就是朝碗里“不停地加面”,直到食客吃饱为止。是昌都芒康县盐井镇的一大特色美食。

芒康位于西藏的东南端,与云南相隔不远,这里因有千年古盐田而闻名于世,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这里有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且和谐相处的地方。这里的盐井加加面极具特色,被誉为世界饮食文化遗产,据说拥有上千年的历史,曾上过央视的《美食主张》、《舌尖上的中国》等美食节目。

加加面的配方独特,味道可口,多采用藏小麦、青稞面或荞麦做面,藏香猪肉做臊子,配以葱花等佐料。鲜美好吃,但碗小面少,一碗只有五六根,仅能遮住碗底,基本上一口就能吃完。因此有很多人说,加加面就是“一口面”。在面馆每吃一碗,就从餐桌上装满小石子的篮子里拿一颗出来用作计数,等临走的时候按照石子的数量来结账。这一传统据说已经保持了将近几百年。因为每一碗的量很少,普通人一般都能吃20碗至30碗,曾有人创下一次性吃完147碗的纪录。

吃加加面的时候,还配有几碟子小菜,都是腌制的白菜、萝卜等泡菜,精致爽口,脆爽开胃。很多人就为了挑战此面不远千里到此品尝。

据说,一口面是以四川的面、云南的肉,加上芒康的多种配料,精心烹煮而成,相传在800多年前,创建八思巴文的藏传佛教第五代祖师,八思巴接受元朝封赠之后返回拉萨,在途经盐井地区时,当地便是以加加面来敬献供奉活佛的。盐井当地老百姓为了尊重活佛,调和上师食欲,厨师以小碗面敬奉。八思巴一下连续吃了好几碗,并大赞其鲜美。从此以后,盐井“一口面”以小碗“加加”的方式流传了下来,经过历代不断创新和发展,现已成为当地特色饮食品牌,其盛名享誉滇藏、西南、乃至全国,故而有“来盐井,不吃盐井一口面而遗憾终生”的说法。

加加面的传说并不单一,当地还流传着好几种说法。另一种说法是,由于格萨尔王和后来的贵族常年征战食量很大,为了避免一次吃很多东西,他们就每餐多次且频繁添加,来控制进食量。故而“加加面"就由此而来。

加加面的口感特点,“筋、韧、鲜、嫩”是食客对加加面最直接的感受。面食劲道,入口醇香,咸香中弥漫清甜。和其他的藏面相比,加加面的做法几乎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是在和面的时候需要多费一些工夫,要揉和、按压许多次,出来的面如拇指般粗细,长十来厘米,筋道有味。

加加面的配料也极其讲究,是用当地的藏香猪肉做成肉末,吃的时候再加在面条中,面条同肉末充分搅匀混合在一起。如今的“盐井加加面”是当地人过年、祝寿必吃的食物,已成为当地的旅游特色食品,已久深受藏人的喜欢,也深深吸引了各地大量游客。如果是你,你能吃多少碗加加面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多面片,是尕面片的变种。西藏、青海、甘肃、四川西北部藏族聚居地区的特色面食。“安多”在藏语中是“末端、后端”的意思,也是西藏的一个地名。安多面片一般是将面抻长绕在手腕上,用手指揪成片,下到羊肉汤或者牛肉汤中,煮熟之后食用的农家面食。相比尕面片,安多面片会较薄一些,口感更绵软一点,具有独特的藏族风味。

此面的主要做法是,将普通的面粉加温水揉成一团,但略比擀面条的面揉得软一点,然后用刀将面切成块,摆整齐,表面涂上少许食油,再将干净的湿布盖上待用。

煮面片的汤也颇有讲究,藏地羊肉切成约两厘米的小方块,加上葱末倒入锅内爆炒,再加适量的盐,最后加水,烧成肉汤。将备好的面取一条在案板上压成扁长形,扯一下,然后慢慢地、长长地绕在左手腕上,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掐住一端,用右手一小块一小块地揪断,往肉汤锅里丢,一会儿热腾腾香喷喷的安多面片就可以起锅了,爱吃辣的放点辣椒,爱吃醋的放点香醋,尤其是冬天吃它,又暖和又可口,又方便又好吃,藏民特别喜欢这一类的面食,甚为食者称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酸菜面块,藏语称“麻哈”,这是一种特色很浓的藏族传统晚餐,藏区家常面食之一。

制作此面的主要原料就是藏区人民自家腌制的酸菜,酸菜的制作方法其实很简单,把鲜嫩翠绿的菜叶煮到快熟时,取出控水冷却,然后装入酸菜坛子或木桶里,密封好,放在阴凉处,一星期左右就可以食用了。

制作酸菜面块中的面块,将面粉过筛后,用冷水或温水调和,在面盘内用双手反复揉搓成光滑的面团。用擀面杖擀成薄片,撒上扑面裹成数层,用刀切成约二寸长、五分宽的长条块。

制作面汤时首先加酸菜,其次加本地阴干的腊肉、风干肉或新鲜牦牛肉,再加进去土豆,面块和盐、葱花等配料一起煮熟,香喷喷的酸菜面块便可以盛出食用了。到藏胞家做客,主人一般都会请你吃酸菜面块。

酸菜面块,烹调方式朴素本真,最大程度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酸、辣、鲜、香四种层次在口中碰撞,对于初到藏地做客的旅行者,绝对是一次美妙的舌尖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式面疙瘩,藏式疙瘩面,风干牛肉面疙瘩,在西藏家喻户晓的农家面食,冬季最受欢迎的面食之一。说起面疙瘩,顾名思义,就是面做成的,形似颗粒状的食物,当地称作“吧图”、“帕图”,直接翻译好像就是“面疙瘩”的意思。

制作面疙瘩的过程并不繁杂,它的主要原料就是面粉,牛肉或羊肉,白萝卜,水,盐巴,野葱。

面疙瘩的主要制作是,先把风干牛肉或鲜肉切成一小块,然后将切好的牛肉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盐,用高压锅压30分钟以上,其间把萝卜洗干净,切成丝上面撒点盐巴搁置一旁腌制,去味待用。

做面疙瘩,取适量的面粉加温水或凉水和面,面团稍稍硬一点最好,这样做起来的面疙瘩就不易粘连,和好了面就着手做面疙瘩,面疙瘩的形状根据个人喜好来做,如猫耳朵、小面块、小面坨、小圆子、指甲片等均可。待高压锅的肉压好了,将萝卜冲洗干净倒入锅中,等水再次烧开了,再把面疙瘩倒进去盖住锅盖,再压10分钟,放汽开盖,一锅香喷喷、热气腾腾的藏式面疙瘩就做好了。做好了面疙瘩不着急吃,还可以在上面撒少许野葱花、细奶渣,这样味道就更纯正、更具西藏风味了。

在藏地,这种面食小吃一般是当作晚餐,尤其是寒冷的冬天享用,不妨您也来试试。冬季来西藏旅游,无论你留宿至哪家藏族农家乐、牧家乐,还是游牧民家中,您都可以咨询一下主人,是否有这道特色面食,毕竟到西藏,体验地道美食,也是旅行的目的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突,藏历腊月29日那天夜里才会吃的一种藏式面疙瘩,“古突”中的“古”,藏语意为“9”寓意29日,“突”藏语意为“面食、面”,故又称“藏式九面”。“古突”那天藏族中全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品尝寓意十足的“古突”。

“古突”面是一个饮食与娱乐并重的仪式感美食,是藏族人民独具特色的民俗传统。因为“古突”的面团中一般会藏有9种不同寓意的代表物,褒贬、好坏各占一半。全家人一边吃古突,一边讨论自己碗中“面团”内所藏的代表物,相互分析过去一年中的所作所为,趣味性的评价谁善谁恶、谁好谁坏,非常热闹。

古突中所藏的9种代表物,1.麦秆,代表持法永恒之柱,寓意吉祥。2.人参果,代表有口福,特别有福相之意。3.牛粪,代表取之不尽,用之不尽。代表丰盛。4.羊毛,代表性格温柔善良,是个热心肠。5.瓷片,代表游手好闲。6.盐巴,代表懒惰,大懒虫。7.木炭粒,代表心地不善,狠心,心黑。8.辣椒,代表说话尖酸刻薄,刀子嘴,豆腐心。9.黑豆,代表吝啬。这九种寓意都是通过谐音、内涵、形象来暗含的一种意思,如今随着生活和社会的翻天变化,“古突”中代表寓意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发生了许多变化。

如今许多人对“古突”产生误会,以为“古突”就是平日里的“帕图”,二者也都称面疙瘩。“‘古突’面中包括羊头、垛青稞、人参果、干果、萝卜等,羊头有一种陈旧的味道,而其他的配料掺杂着各种滋味,这样的古突,才可以让人回味自己过去一年的酸甜苦辣。现在古突也不单单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吃。不过它和汉族过年吃饺子是近乎相同的寓意。

论氛围的话,藏历二十九那天,大家会欢聚一堂,吃着古突,笑声此起彼伏,古突里面包的馅料也是五花八门,而且不同的馅料还有不同的寓意。一家人吃古突时,如果谁吃到了馅,就要第一时间吐出来告诉大家。大大增添了节日欢乐的气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现在为了安全着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古突里面放瓷片、木炭等这些不好的东西已经很少再见了,转变为放水果糖、人参果或者是麻辣肉干之类的东西,各家放各家的,各家有各家的“主见”,没有太多硬性规定必须要包什么馅料,甚至还有直接包小纸条,里面写上什么东西全由自己。

古突不是一定要全部吃光的,要剩一些,剩下的古突会被一起倒在破盆中,然后放到路边给鬼吃,用藏人的话说,这样来年,日子就会过得平平安安,怎么样?这样的古突,你想体验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油拌面,也被称为牦牛酥油炒面,油拌面是西藏日额则地区的特色小吃之一,源于当地牧民的日常食品。也是日额则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在日喀则当地,油拌面常被用作节日和宴席的主食,也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重要食品之一。

油拌面的主要材料包括白面、红糖、奶渣和酥油。其做法是将面和好,做成大小均匀的小疙瘩或者猫耳朵,放入水中煮熟捞出。接着奶渣中放进一点微咸的冷开水浸泡,把红糖捣碎成颗粒状。起锅加微火,把酥油融化成液态,然后把煮好的面疙瘩、奶渣、红糖同时加入溶化酥油中进行搅拌。在微火上煨至面块呈微红时,出锅装盘即可。

油拌面味道香甜,口感柔软,且有浓郁的酥油香味。红糖和奶渣的加入让其口感更加丰富,而酥油的融入则让其更加香醇,这样一份甜味的藏式面,你喜欢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式砂锅面,山南扎囊县的特色美食,其独特之处在于那口特制的砂锅,原料采用优质的陶土烧制而成,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在砂锅中炖煮的面汤,香味更加浓郁,口感更加醇厚。

其中面条是藏式砂锅面的灵魂,藏式面条口感劲道,再搭配上新鲜的蔬菜和肉类,经过长时间的炖煮充分吸收汤汁的精华,使得每一口都充满了浓郁的鲜香味。

无论何时,一碗热腾腾的藏式砂锅面最能暖人脾胃,疗愈人心,缓解一天的疲惫。饭点时刻,藏式砂锅面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再配一杯香气四溢的酥油茶,真是一个美哉!

藏式砂锅面算是藏餐中最常见的藏式美食,说它是主食也好,小吃也好,深受藏民喜爱,大小藏餐馆、藏茶馆中都有它的身影。砂锅炖煮的面汤总是比普通藏面香味更浓厚一些,而传统藏面口感劲道的特点,也在这份砂锅面中保留了下来,饱腹感强的同时热量不高,这样的藏式砂锅又有几人不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炒面,又称藏式炒面,藏民家中常吃的一款农家炒面。如果你有机会到西藏打卡,饥饿时刻就来一盘热量满满的藏炒面来填饱肚子吧!

藏炒面的面条采用优质藏面条制作,呈现出淡黄色的诱人色泽,口感劲道有弹性,搭配应季蔬菜,加入各种调料,翻炒均匀,让人口水直流。藏炒面不同于藏族传统的青稞炒面,而是与内地的炒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藏炒面的配菜丰富多彩,包括红辣椒、青辣椒、包菜、蒜苗等新鲜蔬菜,以及香咸适中的牛肉条。这些食材不仅丰富了藏炒面口感,更为藏炒面增添了独特的藏族风味,一尝难忘,吃着劲道入味,特别实在的一碗面。

以上十款西藏名面大家觉得怎么样?你心目中的西藏十大名面又是哪些?西藏的独特魅力和饮食还有很多,在你打卡大美西藏时,别忘了品尝那独居风味的藏地美食。欢迎大家关注留言讨论,点赞关注不迷路,这里还有更多不一样的美味,不要错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