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图 何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4日在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拍摄的闪电。新华社发

最近,全国各地发生了不少雷击事件。6月13日晚,辽宁锦州北站火车站的广场上,一打伞男子被雷电击中,瞬间倒地,所幸无生命危险;6月24日,广西防城港旺州岭,一旅行团6人在登山过程中遇天气突变,遭受雷击,好在6人均以轻伤为主;6月29日,河北张家口蔚县的麻田岭,两位驴友在徒步高山草甸时遭遇雷击,1人不幸身亡。
  夏季是雷电高发季节,如何科学避雷?这份“防雷手册”请收下。

雷电分布有特点 四川8市州雷电多

  雷和闪电,是一种天气现象的两种表现形式。云放电时出现的电火花是闪电,发出的声音则是雷声。
  雷电活动发生要有雷雨云,雷雨云由积雨云转化而来,其转化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剧烈的对流活动,使积雨云块产生相互间凝聚、碰撞、分裂等激烈运动;二是运动中发生摩擦,根据摩擦起电原理,积雨云块裂变成带不同电荷的雷雨云。
  作为一种强对流天气,雷电似乎总是“随机”出没,但其实,它的时空分布也是有特点的。
  从雷电发生的月份来看,四川省雷电活动基本覆盖1-12月。其中,1-4月和11-12月发生雷电次数较少,雷电活动主要发生在5-10月,占全年雷电总数的97.6%;7-9月是雷电高发时段,占全年雷电总数的75.8%。
  从时段来看,我省雷电活动主要集中在0:00至6:00、15:00至24: 00,其中3:00雷电活动最为频繁。
  我省雷电分布和地势有很大的关系。盆地地区雷电密度值较高,高原地区雷电密度值较低,而盆地到高原的过渡区域、盆地内的丘陵地区,则是雷电密度最高的区域。
  四川雷电日数较多的区域主要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广元市、达州市、广安市、资阳市、宜宾市、泸州市。

这些“可见可感”的变化别忽视

  与触电一样,当人被雷击中,心脏、肺部和神经系统会产生“短路”,导致心脏骤停、癫痫发作、脑损伤、脊髓损伤、失忆等症状。此外,雷电还可能导致火灾、干扰和中断电信系统正常运行等情况。
  在我国,雷电灾害是危害程度仅次于暴雨洪涝、气象地质灾害的第三大气象灾害。那么,我们如何判断雷电灾害的来临?
  除了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雷电灾害预警信息外,也应注意那些“可见可感”的变化。
  当有浓密的乌云开始迅速堆积、变大变黑时,就有可能发生雷电。而雷电活动发生时,从雷声与看见闪电的时间间隔,可以判断雷电是否逼近——时间间隔较长,说明雷电离你还有一段距离;当时间间隔越来越短,则说明雷电正向你靠近。如果感觉到头发竖起,皮肤颤动如蚂蚁爬行,此时就有可能被雷击。
  雷电喜欢在尖端放电。农田、开阔地、水域,往往地势平坦,人体位置相对而言较高,因此发生雷击灾害的比例高。
  当人在这些地方遇到雷电天气,记得远离树木、电线杆、铁塔等高耸、孤立的物体;不要在山洞口、大石下或悬岩下躲避;也不要在滴水、潮湿的山洞内躲避。
  此时还应关闭手机,取下身上的金属物品,让它们与你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你正打着顶部和伞柄为金属材质的伞,请尽快扔掉。
  此时如果你走在旷野里,要穿上塑料等不浸水材质的雨衣,步子小一点。当感觉到头发竖起、皮肤颤动,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暴露面。
  记住,不要一群人挤在一起避雷,人与人之间应该拉开几米的距离。

知道多一点
竟然有人专门“抓雷电”?

  雷电因灾害风险高而令人生畏,但它并不全都是害处。
  雷电启发了远古人类认识和利用火,让人类开始吃熟食;它也使人类发现了电的作用。雷电合成了大量的天然肥料,为植物提供了肥料,加强了农作物的新陈代谢。雷电还可以净化空气。
  当我们对雷电避之不及时,科学家们却在探索“人工引雷”——在雷电环境下利用一定的装置和设施,在人为指定的位置触发闪电,就像被人“抓住”一样。
  目前为止,人工引雷最主要还是为了更科学地认识雷电。但雷电的价值,远不止于此——数据显示,一次闪电的功率可达100亿千瓦,是我国葛洲坝水电站发电功率的几千倍。每年全世界的雷电约放出250亿度的能量。
  如果能通过人工引雷将“抓住”的雷电储存起来加以利用,以减缓能源危机,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价值。不过,雷电的瞬时功率非常强,目前还没有合适的能量储存器能经得起雷击的考验。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雷电数据由四川省气象局提供 综合科普时报、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