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我们提到,仆固怀恩与四大降将田承嗣、李怀仙、李宝臣、薛嵩有过一次密谈,那次会面后,四人成功上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本来不算什么新闻,安史之乱八年,朝廷赦免的降将、叛臣不计其数,况且他们为剿灭史朝义确实立了大功。让人惊骇的是,他们竟然还能统领自己的旧部,只是从叛军的身份换成了朝廷的节度使:

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统领魏、博、德、沧、瀛等五州;

李怀仙为幽州卢龙节度使,统领幽、营、平、蓟、妫、檀、莫等七州;

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统领恒、赵、深、定、易、冀等六州;

薛嵩为相卫节度使,统领相、卫、洺、邢、贝等五州。

四大降将包圆了整个河北,前三者还被后人称为“河朔三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古武将造反,虽有归降,但大多都会被解除兵权,转行为文官,甚至被闲置。即便依然有武职,最多也是个打酱油的角色。

总之,身上有污点的武将,是断然不能让他碰兵权的。而唐代宗却换汤不换药,不光给了他们兵权,还让他们在叛军的老巢扎根。

这个决策毫不意外地引发了河朔三镇的割据局面,进而它像毒瘤一样恶化、繁衍,最终导致大唐天下尽是藩镇割据。

大唐的命,就是被藩镇军阀给干掉的。

问题是,唐代宗为何要这么做?仆固怀恩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仆固怀恩,随着叛乱的平定,一个词出现在他的脑海中: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现在我是天下兵马副元帅,可没了安史叛军,我这个副元帅还有意义吗?不被烹了就算万幸了。

朝廷对武将的决绝仆固怀恩都看在了眼里,郭子仪、李光弼哪个不是功勋卓著,哪个不都是被闲置了?遑论冤死的来瑱。

所以,仆固怀恩脑抽筋,居然想跟田承嗣、李怀仙、李宝臣、薛嵩结成同盟,今天我给你们富贵,明天你们要给我做爪牙。

唐代宗也窝囊,好容易才平定叛乱,万一惹翻这几个大爷,他们再举起反旗,安史叛乱又进入第五阶段,啥时候是个头?天大地大,结束战乱最大,哄着点,让着点,顺毛撸着点,只要不打仗怎么都行。

于是这个昏庸之君不顾后患,竟然答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北这片土壤比较特殊,隋末时期,窦建德曾经在这里建立大夏,并且与王世充、李渊进行了多年的拉锯战,最后兵败虎牢关,被李世民俘虏,遭遇杀害。

窦建德统治时期,深得河北士庶的拥戴,因此他死后,以刘黑闼为首的部下就拉开复仇的旗帜,两次掀起战乱。李世民在平叛期间对河北采取了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又加重了河北人民对李唐王朝的仇恨。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最担心的就是河北作乱,于是第一时间派河北人魏徵前去安抚,您可见那地方一直就是李世民心中的一块伤疤。

在评定《士族志》时,李世民对清河崔氏位列第一表示了不满,要求重新评定,标准修改为以当朝官员的品级为主要考核标准,而不是以家世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朝官员中很少有河北籍的高官,这个举措等于公然打压河北士族集团。因此,有唐一代,河北士族集团与李唐皇族的关系都很糟糕,他们甚至拒绝与皇家通婚。

武则天时期,由于契丹的入侵,无数河北士族被迫降于契丹,而武则天则对他们采取了残酷的镇压,再一次加重了朝廷与河北集团的仇恨。

八年的安史之乱,河北长期处于伪燕政权的领导下,河北士族早就已经与他们形成了深深的利益交换关系,对李唐王朝的向心力再一次被削弱。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河北的文化信仰曾经遭受侵蚀,当年狄仁杰就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曾经下令捣毁“淫祠”。安史之乱后,河北居然给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建起“四圣祠”,随处可见供奉的老百姓。

这种土壤,播种上安史降将的种子,能长出什么样的苗呢?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