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问我上海的魔力:以人为本是真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第80届解放日报文化讲坛与第27期SEA-Hi!论坛上,路威酩轩集团(LVMH)大中华区总裁、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吴越与大家分享他对城市的观察。他说:“我是‘上海的儿子’。要问我上海的魔力:以人为本是真谛。”以下是他的演讲实录:

关心人文,要“请问尊姓大名”

第一,建筑可以阅读,但离不开人文。

如今,大家都在拥抱“新国潮”,所谓国潮,是中国人加持世界时尚之“潮”,而上海,就开创了百年“国潮”之先河,我们来看看历史:

1917年金鸿翔在这里开设他的时装公司;1917年至1935年之间华商老板们在南京路开张了载入史册的“大马路四大百货公司”,他们示范了集聚化的中国高端零售;1934年华人集资、陶馥记营造厂筑起“远东第一摩天高楼”国际饭店;1935年张宝存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开出第一家华人咖啡馆“德胜”,后来成为魔都“咖啡大王”,“德胜”即“上海咖啡厂”前身;1937年李康年开创“中国国货公司”、推出“414”优质毛巾,414的谐音,是他那“试一试”的奋发图强精神……当今的“新国潮”,是站在前人肩膀之上的再接再厉,我们是在发扬光大、积累蕴藏的“集体基因”。

请注意:我们羡慕尊敬的大多数欧洲品牌的名字,其实也源自创始人的真名实姓。哪里有什么一蹴而就的伟大?有的,都是持久耕耘的成功。是靠人“活”出品牌、“活”出城市。

人们很熟悉上海的锦江饭店,但对其创始人的故事未必熟知——那位生活了近百岁的世纪传奇女子董竹君,是超时代的女性正能量,她一生的经历和故事可鼓舞千秋万代的女性,更可让我们走进锦江系的建筑时感到温暖。

无论是老建筑还是老字号,我的建议是,不必卖“老”,不妨学习国际经验,建立历史观,以人为尊,那样才可以唤醒建筑背后的人文灵魂,也焕发品牌的青春。

2023年夏天,我欣喜地看见虹口胜利电影院修缮后重生。这并非简单修建了历史保护建筑,而是集合并承载起“金三角”曾扎堆影院的百年历史——鲁迅先生人生最后9年,正是在这一带海量观看电影。

无论何时,我们别忘了“人”的故事。

我们也应该记住历史上在这座城市建造地标的华人营造厂厂主们。王家卫的《繁花》,今年再度“炒”热了百年建筑和平饭店。饭店背后的真人真事,是它由何绍庭创办的“新仁记营造厂”所建设,这是宁波帮商人的骄傲。

两年半前,我曾撰文悼念仙逝的父亲,还把他和母亲的出生时段对上了1928年元旦,那天,外滩海关大钟首次亮相报时。我的母亲、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毕春芳生于1927年,我想象着那时的母亲初到人世,睡在外婆的怀抱,那一刻,还未出生的父亲醒在祖母的胎中;我想象着现今父母在天之灵,他们的身影融入钟楼、教诲化为钟声。正如同《繁花》电视剧大热所告诉我们的——只有人文,才能赋情感于街道和建筑。

关心人流,想“约到哪里去”

第二,都市充满活力,但离不开人流。

新中国成立近75年,上海常住居民从500多万增加到了近2500万。告别计划经济后,人口大流动,今天处处见到的是“新上海人”;上海真正成了“中国的上海”“世界的上海”,每年几亿人次的访客,早就不(单)依靠本地居民发展消费。于是,三十年一瞬间的城市零售更新迭代:曾经的北京路外滩“友谊商店”、西藏路“精品商厦”、淮海路“华亭伊势丹”、徐家汇“太平洋”、常熟路“美美”……都已谢幕。居住地的集中或分散,出行工具的改变和车水马龙的拥堵,工作地和上班时间的异化和分化,从业和休闲的界限模糊,网购和闪送的便利发达,大众24小时已“活”在手机上、微信里……一切都在持续深度地影响线下零售生态。

从百年前起步的“外滩”南京东路商业街,到无中生有的“前滩”太古里综合体,零售布局的逻辑还是没有变:需求供给的“吻合”、寻找“对口”的人群。我们要关心满足温饱后的人选物、物选人。不能是一厢情愿的规划,而是要以接受消费者挑剔为常态。

关心人际,呼唤“马儿啊,你慢些走”

第三,城市扩大布局,但离不开人际。

借国际高端品牌行业的视角,我们来简单看看上海目前的几大主要零售点:“一马当先”的南京西路恒隆广场区域,包括锦沧文华、中信泰富和即将进入改造的梅龙镇广场,必须扬长补短,不进则退;万人瞩目的张园项目,还在继续建设期间,会链接升级进化的兴业太古汇,还将牵涉附近王家沙区域、南京西路沿线的重整旗鼓,有待大做文章让人气升温;建成14周年的浦东国金中心,已形成优势、建立地位,但仍有改善调整空间;起起伏伏的徐家汇,迎来送往了好几个大百货公司,还将接受商圈版图扩张的挑战,面临供大于求的风险;初露头角的前滩太古里,呈现崭新的聚人之道,也还要加油努力……

同时,我们也看到新项目仍然层出不穷,比如苏河湾的新建,“西岸金融城”的未来宏图,北外滩、老虹口的大兴土木……地产投资主导的零售布局,恐怕超越了人际关系,要防止执意由建设项目来做增量。招租者觉得品牌商容易带来人流,而品牌商需要项目本身自带人气;为开张新店分流现有客群,只会提高经营成本、降低效率。尤其是高端零售,不是为居民、社区服务,而是非常依赖充足的外来访客交流。当市场总量缺乏增长时,对于开店扩张,负责任的品牌商也不应该盲目跟随或顺从。

近日,我路过2007年就完工的上海一家创意园,门庭冷落、商业凋零。可见,模仿海外的优秀案例之外形容易,学会可持续的精致营运之内涵很难,再次提示“人”体温度的关键性,请引以为戒。与新兴城市不同,上海的优势来自有机成长和厚实生态——我们不能急功近利。求良性发展,还需认真研究如何避免同质化的新零售项目,民众不会有兴趣看到更多的雷同之处。

关于人情,拥抱“阳光灿烂的日子”

第四,时代升华需求,但离不开人情。

《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姜文执导的经典电影,描述经济贫乏时代的青春和人的热血沸腾。我们常说,以人为本,必须特别关注年轻人的感情、感动和感受,他们才是城市商业发展的最大新推力。

改革开放超过40年了,“80后”已步入中年,“90后”已三十而立,前者对生活多了担忧和焦虑,后者开始表现反卷姿态。如今,“00后”已进入职场,前辈评论他们躺平,但其实年轻人更加见多识广,更显自信从容。

如今,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城市,City Walk成为流行;我们已意识到许多老建筑无法维持原始的功能,于是时兴repurpose(重新调整功能)的思路,那就是设计新功能、活出新花样、展现新生命。而所谓“活化”,重在年轻人的入局。

比如,探索了多年的西藏路“大世界”,终于成为青春娱乐之场所,值得恭贺:今年5月31日,《智族GQ》“创意大赏”红毯盛宴刚在大世界举办,历史保护建筑与时尚产生共情共鸣。年轻人,是一群最充满对未来的阳光乐观姿态和最具备改善世界雄心的群体的加入。

据媒体报道,上海这座城市是留学“海归”的首选之地。这5年回国工作创业的落户人员超过30万,接近全国总数的1/4。让我们寄望上海坚持海纳百川,不断吸引五湖四海的青年后生。

“人”永远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