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服穿了三十年,围着红绿灯转了三十年,在道路交通一线上奋战了三十年。”黝黑、朴实,并不算健谈的高建安用这样一句话道出了他三十年的从警生涯。
高建安是谁?他是“身边的榜样”典型选树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的吕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机动大队负责人;是历年来多次被公安部评为全国“成绩突出交警”,被山西省公安厅评为“先进工作者”,被吕梁市公安局多次评为“优秀政法干警”“全市优秀民警”“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个人”的一颗“螺丝钉”。
1994年,他从吕梁师专政史专业毕业后,身边的人都觉得他应该当一名老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却成为一名道路交通警察,自此穿上了警服。“老师和交警都是服务基层的行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踏实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高建安说。刚入职时,他主要工作是在道路一线站岗执勤,而后在离石吴城中队工作了5年,后来去交口中队,兜兜转转又回到城区的三中队。今年是他从警的第三十个年头,三十年的时间,10000多个日日夜夜,高建安几乎走遍了离石区的每个角落,他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钉在第一线、干在最前沿,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到交通管理岗位上。
“骑电动车要走非机动车道,按规定把头盔戴好,下次注意。”早上七点,离石城区内的早高峰就已经开始,在滨河北西路永宁桥岗,52岁的高建安与其他年轻交警一起在车辆川流不息的十字路口执勤时,显得格外不同。
“上路执勤是交警的本职工作,也是我三十年来形成的习惯。每天不去路上看一看,心里总是不放心。别看我年纪大了些,遇上突发情况有时候可比年轻同志也跑得快!”高建安打趣地说道。
这些年来,他一直以道路交通秩序安全畅通为目标,狠抓隐患排查,严抓机动车辆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在执法过程中,他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人性化执法模式,推动和谐警民关系创建。他还结合新形势下日益复杂的交通形势,“琢磨”出了一套应对学校周边上下学高峰时期疏堵保畅的好办法。
“以前一到放学时间,学校门口就堵死了,前后动弹不得,特别烦躁,现在很有序,大家各走各的,方便多了。”市区龙凤小学门口接孩子的市民张女士说。高建安调任离石交警大队城区三中队工作期间,吕梁市区车辆数量急剧增加,上下学高峰时间段校门口交通压力大,成为城市交通拥堵症结。为了疏堵保畅,他只要一有时间就琢磨这事儿,潜心钻研,想出个办法就见缝插针地和同事们商讨,凭着这一股琢磨劲儿还真让他“闹成了”。
“疏堵保畅最关键的就是要规范车辆的停放,大家停放有序,就不会出现动弹不了的情况。”高建安介绍,以龙凤小学为例,接送学生的车辆禁止在主街道停放,将这部分机动车安排在支线久安路,非机动车按要求停放在非机动车道内,各走其道,各停其位,就很大程度上能解决上下学高峰期间的拥堵问题。这种转变思路的工作模式不仅保障了学生的安全,还大大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后来,这一模式经过与城区各学校的对接与宣传,完善成了警、家、校共同联动的新模式,在城区各学校路段被广泛推广。
“每解决完一处交通拥堵难题的时候,成就感油然而生,能更好地服务群众,让大家出行通畅,就是我幸福感的主要来源。”当了三十年交警,高建安已经把这一职业融入生命当中。他全力推动改变当前交通管理中警务勤务模式的僵硬化,调动全体民辅警工作积极性,切实做到现有警力的资源最佳整合,切实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及时发现处置、有效打击震慑路面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实现快速出警、应急处突、机动巡查、助力护学、重大活动保障、服务群众、开展专项整治等多功能职能警种有效组合,达到岗台管理与巡逻管理浑然一体。成立了30人的骑警巡逻分队,能更好地服务群众,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为市民创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在朝阳晨曦里,烈日寒风下,川流不息的车流和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循着哨音的方向经常能看到高建安的身影,他黝黑的脸庞与平凡的坚守让人格外安心。“哪里有需要,哪里最重要,哪里就应该有我们的身影。”高建安坚定地说道。(记者 高茜)
来源:吕梁日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