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几个孩子在沙地上玩耍。其中一个孩子注意到江面上漂着什么东西,观众跟随者他的视线走近,看到一具穿着女生校服的尸体漂了过来。在风声、水声和鸟鸣声中,画面上方出现片名《诗》。朴赞郁曾感叹用“诗”作为电影的片名实在是一件大胆的事,而《诗》这部影片也正源于李沧东对美的理解。“很多人找到了美,或者正在寻找美。我寻寻觅觅了一辈子,最后还是回答不上来。”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艺术家选择用素材来表达。诗人与诗,则是李沧东寻找到的关于美的媒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诗:原创剧本》一书,是为纪念电影上映十周年而出版的著作,作为首本引进内地的李沧东剧本,在装帧与版面设计上可谓是相当用心,采用了和原本一比一复刻原版,护封选用米色复古大地纸,内页选用细腻厚实的白色胶版纸,既方便反复翻阅,又能较好呈现插图剧照丰富的色彩层次,值得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我们能够透过故事大纲、完整剧本、导演手稿等多种形式,观察李沧东在剧本阶段对电影的构思过程。书中另收录的两篇访谈与一篇影评,则极大补全、丰富了观众与电影的联结中那些隐秘而不易被察觉的罅隙。

书中还收录了李沧东导演在拍摄初期构思的手记与速写,他亲手画的美子人物造型与人物小传,罗杰·伊伯特眼中“电影史上最为沉重的羽毛球戏”的分镜头详解,包括他在思考剧本时自我内心的不断辩论,这些电影之外的珍贵资料,都被一一放入书中。而看着韩国影后尹静姬与李沧东等人在拍摄时的高清剧照,那些已经离世的尹静姬在片场时而沉浸在人物之中,时而又同剧组谈笑的样子,不由让人感慨时间的残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及导演为简体中文版专门撰写的“致中国读者”序言,在文中李沧东写道:电影代替观众的眼睛展现世界,但我们创作的电影是以何种视角向观众展现世界的呢?

韩国影评人李东振长达五小时的专访中,李沧东提到《诗》的创作缘起。2004年,韩国密阳市一个男高中生通过在线聊天软件诱骗蔚山市的女初中生,对其进行性暴力侵害。而参与侵害的人数多达40余人。这起骇人听闻的犯罪事件震动了李沧东,彼时正在筹备《密阳》的他被案件背后的道德性所困扰,并促使开始思考他的另一部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如何用电影的方式来诠释?他提及到美国小说家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家门口就有这么多的水》,小说中的几个男人在河边钓鱼,却意外发现具尸体在河面上漂浮,由此引发出一系列攸关道德的人性问题。李沧东在构思影片的开头时,明显有受到卡佛小说所描绘场景的影响——即平静氛围中突然闯入的残酷谋杀。同时,他曾偶然在日本京都一家酒店看到电视上播放的自然景观与冥想音乐,“诗”这个片名出现在他的心里。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独自抚养着外孙,她正试图学会写一首诗,同时被告知外孙成为了罪犯。故事从这里开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独树一帜的情节剧

《诗》是韩国电影史第一部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的作品。对于李沧东来说,剧本写作本身就是一个极度煎熬的过程,将文字落实为影像之前,他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构思,经过反复地思考之后再动笔,并在成稿之后就几乎不再进行修改。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在排版方面,也尽显专业性。剧本中的101场戏基本是按照每一页一分钟的方式分页,既方便读者对比着电影进行阅读、拉片分析,也能够沉浸式理解电影剧本的格式。

《诗》的剧本结构属于相对传统的情节剧架构,主线故事中由尹静姬扮演的老太太美子尝试学习诗歌,并抵抗着阿尔茨海默病对她的逐步侵蚀。副线则是美子的外孙宗旭涉及一起恶性犯罪事件,她承受着良心的折磨。是否要将外孙送进大牢?这里正是剧作中经典的道德抉择问题。与其他情节剧的古典叙事的不同之处在于,《诗》的两条线几乎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相辅相成,如同生命中过去与未来的因果两端,A导致了B,B也早已预兆了A。同时,相较于三幕剧开端、发展、高潮的结构,《诗》的一切情节的发展几乎都是静谧的,对于观众与读者来说,都有更高的进入要求。在美子与宗旭打羽毛球的段落,在结构上可被视作第二幕结束时的情绪高点,李沧东却用最沉静的方式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国文学评论家申亨澈认为,李沧东的前作《密阳》与《诗》是连续的,一部站在受害者的立场 ,一部站在加害者的立场。一部通过宗教,一部通过艺术。一部是宽恕的问题,一部是赎罪的问题。李沧东在意象的使用上相较于《密阳》可谓又进一步。在诗歌研讨班上,诗人曾用一张白纸表明“一张白纸是有无限可能性的空间”。于是,美子在曾漂浮着尸体的江边尝试写诗时,一场雨先将白纸打湿,填满。仿佛暗示着天意在她的面前完成了一首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讽刺的艺术

2022年韩国全州电影节上,放映了一部法国导演阿莱茵·马扎斯拍摄的李沧东纪录片《讽刺的艺术》。这一片名初看与李电影的风格相差颇远,如此悲悯讲述苦难的作者,何来讽刺?但从《诗》的故事里,我们能够找到一条讽刺性的情节路径。

首先,在《诗》剧本的第二场戏中,美子在医院长廊看到电视中正在播放巴以战争中巴勒斯坦母亲哭泣的模样,紧接着,医生注意到美子可能罹患阿尔茨海默病。这种闲笔,将看似毫不相关的事件进行联结,以一种苦涩的方式预示着人物接下来的命运。其后,美子报名参加了一个诗歌写作班,她一边抵抗着逐步侵蚀记忆的疾病,一边试图写出生命中的第一首诗。这种充满悖论的人物轨迹为整部影片带来强烈的张力。有一场戏尤为明显,在犯罪学生的家长们坐在一起协商、讨论赔偿私了的会议上,美子得知自己的外孙所犯下的罪孽后,独自离开餐厅,走到室外研究起路边的花。在这里花即是诗意与美的象征,面对屋内的罪恶同盟,美子下意识地逃进她心中美的地带。而在尾声,美子让外孙宗旭面对法律的审判,自己在承受巨大的痛苦之后,终于发现自己能够写出诗来,即那首《阿格尼丝之歌》:我祝福你——在渡过黑色的江水前,用尽我灵魂的最后一口呼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李沧东让我们意识到,写诗/寻找美,并不是一头扎进平静与幸福之中,而是要面对生命的重力,将自己融入诗之中。于是可以看到,当美子越是选择逃避现实,诗歌就变得愈发遥远,当她以生命作为代价时,诗终于显形。在书中《电影的命运与剧本》一章,李沧东提到尹静姬在拍摄影片时可能就已经显现出了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这是尹静姬女士可怕的命运,也是《诗》这部电影的命运”。

在上述层层叠叠的情节设置与现实中的残酷预兆里,李沧东的作品确实将人的命运看作一种具有讽刺性的悲剧,一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人为了摆脱命运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只会将自己推向早已写就的命运本身,从中我们同样能看到李沧东自己对于美的追寻。李沧东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出身贫苦的他用读书抵抗孤单的少年时光,从《基督山伯爵》《三国志》到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后来他从庆北大学韩语教育系毕业,一边从事高中教职一边完成多部小说的写作。进入电影业也只是一次偶然,而他甚至还在卢武铉当政时期做过文化部部长。回顾李沧东的六部长片作品,从个人的存在主义危机到人世间苦难叙述,从信仰的探讨到当代年轻人对世界神秘性的认知,唯有《诗》是切切实实将美与道德作为联系而拍摄的。李沧东始终在用一道深邃的目光观察世界,从人的境遇中寻找美,无休无止。而这本《诗:原创剧本》也成为这段历程中最重要的注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