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和县积极探索非遗传承新路径新方法,进一步了增强广大群众对非遗项目的认知和认同,营造了全社会关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非遗+保护,抓好传承。创新探索政校企共建庐剧特长班政策,为国家级非遗庐剧发展提供扎实人才保障,有效避免地方戏曲传承机制断裂问题。积极开展非遗传承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申报工作,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传承保护体系;出台《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奖励及考核管理(暂行)办法》,每年为县级传承人发放传承补助1000元,提高传承积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和县庐剧团在学习排练。秦祖泉供图

非遗+节日,营造氛围。每逢节假日,全县各公共文化场馆、旅游景区利用电子屏幕、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开展节日宣传,渲染营造浓厚的传统节日氛围。精心策划举办各类节日主题活动,融入非遗元素,让群众在节日活动中感受非遗文化魅力。今年端午节期间,以“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举办9场节日场馆活动,参与群众达1500余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端午节龙舟大赛获奖合影。和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非遗+展演,锻炼人才。通过自主创作、“老戏接新枝”等方式,编排大型传统庐剧《狸猫换太子》《玉兰花开》以及现代庐剧小戏《承诺的力量》《红叶颂》等众多剧目,并推向社会。其中《红叶颂》参加市级巡演,《玉兰花开》赴泰州成功商演。今年5月,省级非遗项目莲湘舞“和县打莲湘”参加2024“柿树杯”长三角莲湘舞邀请赛,与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的9支参赛队伍同台竞艺,表演节目《乡土乡音乡情》荣获最佳表演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参加长三角莲湘舞邀请赛。和县文化馆供图

非遗+活动,打造品牌。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活动,让学生、群众在活动中了解非遗、喜欢非遗。发挥抖音直播、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优势,“玩活”非遗。举办全国“四季村晚”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设置“探文化魅力,赏地方非遗”——非遗民俗展示区,省级非遗“和县剪纸”登台展示,线上直播观看近100万人次。赴南京举行和县文旅推介会,“霸王酥”“炸牛肉”等非遗美食成为“推介官”,进一步提升和县非遗知名度。(尹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