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与周恩来特殊联系的特工。

他赴美国潜伏在钱学森身边,秘密进行统战工作。

他的公开身份是一名科学家。

钱学森回国,投入到我党的麾下,他功不可没。

他的名字叫罗霈霖。

01

罗霈霖出生在天津名门望族。

他的父亲罗朝汉在天津家喻户晓,他不仅是名画家,还是电讯学家。

罗朝汉是中国最早的电信界元老,他做过天津电报局的局长,北京电话局的局长。

除此之外,罗朝汉还与罗霈霖的舅舅孙洪伊在天津设立了天津电报学堂,这在当时属于最早培养电讯人才的学校。

罗朝汉也是一个人才,正业不仅做得风生水起,搞副业也搞得有名有堂,他爱好画画,他画的兰竹当时在绘画界也小有名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罗朝汉的画作

罗霈霖的舅舅也是一个人物,他是天津最早的同盟会成员,因为在同盟会表现突出,被孙中山发现委任为大元帅府内务总长。

孙中山与李大钊的第一次会面,就是在罗霈霖的舅舅孙洪伊的上海住所里进行的。

作为罗家少爷的罗霈霖,从小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在父亲与舅舅的耳濡目染下,他从小就对电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远见,虽然罗家生活富裕,但罗霈霖并没有发展成纨绔子弟,这一点要归功于罗父。

罗父并不注重在物质上无休止的满足孩子,而是非常重视罗霈霖的教育,从小让他上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

罗霈霖高中毕业后,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所名牌学校都向他抛来了橄榄枝。

而罗霈霖却选择了交通大学,理由是交通大学里的电讯专业比较过硬。

1933年,20岁的罗霈霖从天津来到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电机系。

在电机系,罗霈霖也结识了一拨志同道合的同学,包括钱学森。

他跟钱学森的相识也颇具传奇色彩。

一天,罗霈霖去一个朋友郑世芬的宿舍里串门,此时的郑世芬已是电机系二年级的学生,而罗霈霖是电机系一年级的小学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罗霈霖

同宿舍的学长们对罗霈霖这位小学弟格外的照顾,加上罗霈霖性格外向,大家在他面前也无拘无束的聊起来。

钱学森还向罗霈霖说起自己参加了学校的铜管乐队,说起音乐,罗霈霖一下子就来了兴致,因为他也喜欢音乐,还经常跑到北京路旧货店买旧唱片。

因为这次聊的投机,俩人的关系一下子就变得熟络起来。

每到了课余时间,两个音乐发烧友还相约一起到音乐厅听音乐会,发现了什么新流行音乐,俩人就相约一起欣赏。

02

相比于钱学森的门门功课都优秀,罗霈霖就是一个严重偏科的学生。

他对于不喜欢的课程提不起兴趣,连课堂笔记都懒得记。而对于自己喜欢的电讯,就会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去读相关方面的书籍,无时无刻不在钻研。

罗霈霖常羡慕勤奋的钱学森,门门功课名列前茅。

钱学森也羡慕罗霈霖不为应付考试,真正发自内心喜欢的学习一门课程。

在同学们的心目中,罗霈霖就是一个偏才。

在上海交通大学这个学霸集中地,大家的梦想几乎是一致的,就是在学术领域继续攀爬。

我们做基础的工种,学历确实不是太重要,知识也不用学得太深。但是当老师,搞科研,学历还是挺重要的。

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学霸们大都选择了继续深造,他们纷纷联系国外的学校,为留学做准备。而罗霈霖却选择了奔赴延安这块革命圣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在奔赴延安之前,罗霈霖的人生中还有一段小插曲,这正是这段小插曲促使他待遇条件好的城市,去往艰苦的延安。

1935年,从上海交通大学刚毕业后,罗霈霖在亲人的引荐下,进入了国民党广西第四集团军无线电厂担任电子工程师,他每月有高达120块大洋的收入。那时候的120块大洋可不是个小数目。

若是他能够做到随遇而安,他完全可以过上安逸的生活。

但是,当他看到国民党军队的腐化,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却每天打牌、跳舞、玩女人。

这让罗霈霖非常痛心,他每天上班的心情就跟上坟一样。

后来在同学孙以德和周建南的影响下,他终于做了一个决定,奔赴延安。

于是,罗霈霖来到了西安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当时负责接待他的正是林伯渠。

林伯渠跟罗霈霖说,延安太缺像他这样的电讯专家了。

在林伯渠的安排下,罗霈霖很快来到了延安 。

来到延安后,罗霈霖惊呆了。当时延安只有一部电台,还是从国民党军队缴获来的。

由于没有懂技术的人员,电台的发射机坏了没人知道,更没有人修理。只有半部接收机来监听敌人情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艰苦条件并没有将罗霈霖吓退,反而让罗霈霖看到了希望。虽然大家生活工作条件都不如国民党那边,但是大家都齐心协力,热血贲张,克服千难万险,为开辟新中国而努力。

罗霈霖拿起机子,三下五除二就给修理好了,情报工作的效率一下子提高了。

因为罗霈霖的到来,使得延安的情报工作都有了很大改善。

罗霈霖发挥自己的专长,以及利用父亲是电报局长的身份,弄到原部件,带着延安的同志,历时七个月时间,生产出了60多部电台,大大改善了当时延安的通讯困难的局面。

为了留住罗霈霖,延安方面给罗霈霖的津贴是20块大洋。而当时作为八路军总司令的朱德,也仅有5块大洋。

03

见于罗霈霖有这样的专长,在白色恐怖时期,他由周恩来直接领导,在重庆从事地下工作。

在这期间,罗霈霖要求入党,但是为了工作便于开展,另一方面也出于对罗霈霖的保护,周恩来没有让罗霈霖入党,而是让他做党外的布尔什维克。

虽然罗霈霖的身份不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但组织上是按照中国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他的。

重庆谈判时,毛主席还接见了罗霈霖。

1947年,正在从事地下工作的罗霈霖被通知前往美国学习,组织上出费用。

罗霈霖当时还特别纳闷,怎么工作做的好好的,突然派他前往美国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在这个时候,中共方面已经知道,全国解放指日可待,但是新中国的建设需要科学家,技术骨干的支持。

于是他们就派罗霈霖到美国,主要是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和教授中开始统战工作,争取他们回国。

要开展统战工作,光拨费用是不够的,罗霈霖还需要一个合理的身份,最好的身份就是让他成为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中的一员。

当然,组织上也是查看了罗霈霖身边的关系网,觉得他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这年,恰巧钱学森回国探亲,得知他到北京后,罗霈霖找到了他,让他帮忙办前往美国的手续。

钱学森对朋友也非常仗义,他立即写了一封推荐信,信中说:罗霈霖有超越常人的创造力。

真是朝里有人好办事,有了钱学森的介绍,罗霈霖不仅进入了加州理工学院,而且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罗霈霖没有想到自己能直接读博,他本来想自己先读个硕士研究生之类的,再考虑读博的事。没想到经钱学森介绍,他直接读了博。

此时他是不自信的,因为钱学森现在已经成为了美国知名科学家,而他在奔赴延安从事革命活动后,就没有精力再翻看书本,很多知识点都生疏了。

也许是心里没底,他不敢像在上海交通大学时那样,学习态度不认真了。他精神高度集中的投入到学习中,对每门功课都很上心,因此他用23个月的时间,拿下了博士学位。

这个身份,也方便了罗霈霖在留美的中国学生以及教授中开展统战工作。

罗霈霖潜伏在钱学森的身边,将钱学森作为主要的统战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罗霈霖与钱学森

为什么他会选择钱学森?

因为钱学森的岳父是蒋百里,蒋百里是国民党的人。另外,国民党要员叶企孙等人在1947年钱学森回国探亲期间,劝他加入国民党的阵营。罗霈霖害怕钱学森即便是回了国,也会站在国民党那边。

另外,钱学森在美国已经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火箭专家。他还被他们“火箭俱乐部”的成员丹·金贝尔开办的公司,聘为了技术顾问。而这家公司后来成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火箭与推进剂制造企业——通用航空喷气公司。

钱学森因为在美国担任重要的工作,所以他虽然没有计划一直留在美国,但是也没有打算立即回国,他只是想将自己身体不好的父亲接到香港,自己再到美国工作。

后来在罗霈霖的统战下,华罗庚发了一封《告留美同学的公开信》,在信中他呼吁留美国学生,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华罗庚的这封信,一下子唤起了在海外留学的游子的爱国热情,许多留美学生纷纷回国。而罗霈霖也推波助澜,呼吁大家回国。钱学森此时也下了回国的决心。

当然钱学森后来回国受到阻挠,也来自于他的好朋友丹·金贝尔。因为他给美国移民局打电话,说什么也不能放他回国。

真是应了那句,能够伤到你的并不是陌生人,而是你最要好的朋友。

不过,五年后,在周恩来的周旋下,钱学森回了国,并为国家的火箭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还被毛泽东称为“火箭王”。

而周霈霖回国后,一直致力于电讯工程的建设,成为了电机业的奠基人,被誉为“红色科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后,钱学森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我为什么要写下这篇文章呢?

新中国建设离不开我们的科学家,尤其是我们在一些科技领域是一张白纸的时候,苏联跟我们决裂,撤走了相关专家的时候,我们的科学家舍家弃子,在荒无人烟的大漠,铸造着大国之盾。

是他们为我们挺起了民族脊梁,原Z弹与核弹的爆发,火箭的腾空,氢D的诞生,让我国成为了西方列强不敢觊觎之地。

而这背后,除了我们的科学家以外,还有那些没有名分,默默无闻的工作者,他们是无名英雄,却不为人所知。

谨以这篇文章,向我们那些长期潜伏在地下,默默奉献着青春和生命,却不无人所知的地下人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