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互鉴而繁荣。今天上午,首届“南浔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南浔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南浔与近代中国”主题,打响“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近代第一镇”宣传品牌,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南浔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历程与深远影响。

近代以来,伴随着上海开埠,以“四象八牛”为代表的南浔先辈将十里洋场作为舞台,紧跟时代,放眼全球,在振兴实业、辛亥鼎革、赓续文化等方面缔造了辉煌业绩,也让南浔这个江南重镇与中国近代的成长、嬗变、转型紧密相连,并直观反映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

“南浔是中国近代第一镇。”研讨会现场,中央文史馆馆员、复旦大学资深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南浔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葛剑雄掷地有声,近代以来,浔商凭借“一根湖丝”“一条运河”,在上海滩走出了一条开拓之路,积极兴办各类民族工商企业,让南浔在中国近代民族工商发展史上留下生动注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首届“南浔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现场。沈勇强 摄(下同)

为了深入挖掘和传承这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南浔立足全区文化发展现状,系统挖掘、研究、传承和活化南浔人文资源,讲好人文故事,成立“南浔文化研究会”。以“海派”文化为纽带,续写浔沪百年情缘;聚焦“四象八牛”等名门望族,讲述南浔名人与建筑的当代故事;挖掘南浔非遗与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南浔味道、技艺与故事;同时,依托大运河文化带,推动南浔农旅深度融合发展,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复旦大学史地所南浔古镇研究基地揭牌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南浔古镇和大运河南浔段一同被打包列入,南浔古镇更成为唯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镇。活动现场,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从大运河与南浔古镇的角度出发,以南浔古建筑、文化、名人、民风民俗等方面为切入点,交流了打造“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近代第一镇”的意见与建议,为南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历史的长河中悠然流淌了700多年的南浔古镇,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踏上了一条现代化发展的蝶变之旅。从产业升级到城乡建设,从文化传承到旅游发展,南浔以实干争先的精神,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电梯、电机等传统产业焕发新生,光电通信、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乡风貌焕然一新。

南浔,正全力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家战略机遇,书写着属于这座古镇的新篇章。

新民晚报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高杨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