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事情的态度,本来就只属于你自己,你无需满足他人的期待。
作家席慕蓉有一段话,我特别喜欢:
“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的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是为了周遭的人都对我满意而已。为了要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中途,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我们每个人,也许都在人生的某段路途中,过于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认可。
从竞争和比较中,一次次确认自己的定位。然后在追逐的过程中,逐渐被焦虑统摄,最终失去了自我。
所以,如果我们也有这种情况,那就要挖掘到这份“对比和焦虑”背后的原因,深深地改变自己后面的人生。
为什么你会焦虑
心理学界有个常见的对比实验:实验者来到房间,先要环顾四周,然后把房间的红色事物指出,实验者十分痛快地指出红色物体。接着心理学家让实验者闭上眼睛,然后让实验者说出房间内绿色物体,结果无论实验者怎么想,都想不起来。
心理学家指出,当一个人注意力全都在红色的事物上,越是注意红色就越容易忽略绿色。红色寓意别人的优点;而绿色寓意自己的优点。
在关注别人的优点时,我们往往容易忽略自己的优点,而当你专注于自己的绿色时,也就不那么注意别人的红色了。
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焦虑,不过是太过在意别人期望的优点,而忽略了我们自身的优点罢了。
在这之后,我不再过度关注别人的优点,可以学习借鉴这种优点,但是没有必要为此忽略自己的优点,并因此贬低自己。
对事情的态度,你是可以选的
一个人可以被剥夺任何东西,除了这个人最后的自由。即在既定的环境下,选择自己抱持什么态度的自由。
做任何事,可以想想:这是我想要的吗、我喜欢吗、我能从中得到快乐和成长吗?
如果答案为“是”,我可以比任何人都卷。
如果答案为“否”,即便我的选择被他人视为非主流、躺平、不够积极,我也无所谓。
对事情的态度,本来就只属于你自己,你无需满足他人的期待。
因为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如何有效应对焦虑
走出焦虑的关键,是完全接受它,保持原状。
首先,你先接受焦虑。每当它出现,不要第一时间抗拒,而是同意、欢迎它。
接着,我们可以监视焦虑。将自己和焦虑这个体验分离开来,客观地审视它。
比如从0到100给它打分,看它是如何起伏的。带着自我观察来看它,观察焦虑的顶峰和低谷。观察自己的想法、情感和行动。
其次,尝试带着焦虑行动。像根本不焦虑那样行动,正常工作,必要时放慢速度,但一定要继续工作、吃饭、玩乐。
最后,请你保持期待。只要我们活着,就必定会存在不同阶段的烦恼和焦虑。
没有人是全能的、无坚不摧的。因此,大可以期待未来会出现什么样的焦虑,当它再次出现的时候,接受并摧毁它。
来源:南方都市报
(声明:“法治中原”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
喜欢本文,请点这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