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日系作品——这里主要以各种卖“标新立异”设定的青年漫为主——大部分成功的、不以搞颜色为主的正常向作品(比如《怪怪守护神》这种搞颜色的正常向作品例外),

其故事的本质内核仍然是遵循社会的公序良俗的,无论其过程有多离谱、内容有多血腥——其结果大多都是指向一个积极向上的结局,最次也是一个朴素的正义结局。这一点对大部分作品都成立。

所以你会看到,纵使沙村广明的《血偿金》如何在设定上宣传“坏女孩主角”,但最终主角们还是以惩恶扬善为主;纵使大西巷一的《少女战争》(同类风格的还有《狼之口》)将战争场景刻画的如何血腥暴力,其最终演绎也并没有超脱历史,并歌颂了勇于反抗的人民和反派中人性尚存的角色;

纵使《怨恨屋本铺》的主角收钱为了达成委托再不择手段,其不择手段的对象也大多是社会的阴暗面、法律无法制裁的角色。

纵使《噬亡村》的内容如何突破下限,其主旨依然是在控诉旧社会悲惨的人身依附的悲剧(后藤银和宫司的悲剧)同时歌颂在现实中勇于伸张正义的的主角;纵使《我推的孩子》前半段将神木光塑造的如何令人咬牙切齿,最终男主复仇的手段也绝非两败俱伤的杀人,而是先诛心再取得主动权——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在这无尽的轮回中,电次再次被推向了与支配恶魔的交锋。不是第一次的较量,但每一次都如同初尝般惊心动魄。上次是玛奇玛套餐,那份独特的味道在舌尖上久久不散;如今,又换作了那由多套餐,新的滋味即将在味蕾上绽放。
提及那由多,可千万别被她的外表所迷惑。她并非普通的人类小学生,而是一位在魔界里历练已久的成年恶魔。她的学识,就如同《葬送的芙莉莲》中的魔人,与人类的世界观截然不同,更像是逆戟鲸与大白鲨的对比——虽外形相似,但内在的本质截然不同。

如同在无职转生的世界里,年轻的艾莉娜丽洁,她的外表或许稚嫩,但她的经历与智慧,远非我们所能想象。
对于那由多的命运,我早有预感。在那危险的一集后,电次被卷入了一场“美好回忆的噩梦”,那是阿树惯用的手法,预示着接下来的风雨飘摇。

然而,我未曾想到的是,那由多会以如此震撼的方式再次与电次相遇。我曾以为,最惨烈的场面或许会是美树串串香的悲剧,但阿树却选择了更为城市化的方式,让这一切变得更为现实与残酷。
然而,那由多的离世,并非出乎我的意料。在阿树的笔下,她的离去只是他精心策划的众多“热点”剧情之一。

从咕咕鸡的悲歌,到三鹰朝/夜与发小的恩怨纠葛,再到电次那捡烟头的独特形象,无一不是他为这部作品热度持续升温的精心布局。

三船文子电影院的摸电次、KTV包厢的摇滚狂潮、电锯人教会的神秘力量,以及最近电次与三鹰朝的深情一吻,都是他巧妙编织的故事线索,引领着观众一步步走向他设定的情感高潮。
阿树的手法独特而精妙,他善于利用话题度、冲击力与现代化元素,将剧情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潮。这就是他第二季的特点,也是他赋予这部作品独特魅力的地方。

在关于《电锯人》第二部剧情的争议中,许多人质疑其“破碎而不连贯”的叙述方式。然而,这样的观感背后,实则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成因。

前作的热潮如狂潮般席卷而来,读者们渴望故事的延续,出版方为了迎合这股热情,将漫画的更新频率从月更提升至周更。然而,这样的频率与作者阿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创作习性却显得格格不入。
周更的节奏如同急促的鼓点,要求作者在每14-17页的篇幅内,既要承接前情,又要铺设未来,这无疑增加了阅读的碎片化和断断续续之感。

相较之下,月更作品如《天国大魔境》、《虚构推理》或已完的《彻夜之歌》,每月的30-48页内容如同饕餮盛宴,足以展现一段完整的故事或战斗。

周更虽能更精细地刻画“小单元”故事,对战斗节奏的要求也更为紧凑,但阿树擅长的,却是那如电影般的长镜头叙述,以及角色间的娓娓道来。
因此,当我们回顾《电锯人》第二季时,不难发现文戏的比重明显增多,而战斗场景则相对稀缺。

试想,若是一段激烈的打斗在每周短短的14-16页中被迫中断,再等待一周后才能继续,这无疑是对读者耐心的极大考验。而每当剧情陷入低谷,藤本树总能巧妙地抛出新的热点,如同烟花般点亮整个故事。
这一策略的形成,既源于藤本树作为画家的个性,也受制于周更的严格要求和网络时代对热点流量的追求。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两位我所喜爱的游戏主播/UP主。

如果说市面上的成功漫画家多如老E般,以观众为主导,主打陪聊式直播风格,那么藤本树则更像是纯黑,其风格与气质都显得更为直接、不加掩饰,如同他作品中的每一个笔触,都真实地反映着他的内心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