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一辈子只能发财一次,凭运气获得一次成功没什么值得高兴的。

早在1968年,搞艺术的安迪·沃霍尔就曾预言:“未来,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

就像写自媒体,偶然爆一篇文章,有个几百块流量收入,这没啥。

能深入且透彻地研究爆款背后的逻辑要点,并且能简单地持续复制这些成功经验,才算掌握了一板斧。

手里有了工具,混迹江湖才不慌张。

我见过一些做生意的长辈,前半生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红利,在实体经济里挣得盆满钵满。

“一铺养三代”,不是说假的。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互联网经济崛起,实体衰退,再加上他们这些年其实商业能力并无提升,又因为挣过钱了之后不愿意继续放低姿态学习,所以把前半生靠运气挣的钱,在后半生又靠实力亏完了。

死于乱投资。

看到他们的故事,我学到了一些经验。

我时刻告诉自己,挣钱这回事,永远只是顺带的,它是你在掌握了各种商业技能,达到了各种商业指标之后的一种综合结果体现。

简单来说就是,你在一个生意中踩对了几个重要的核心要点,所以才挣到了钱。

而如果这几个要点你都是因为时代红利或者运气好不小心踩到一次,你本身又没有能力抓住这种核心要点,并且能把这些经验内化成自己的能力,不能在做新生意的时候把它们复刻出来,那就只能接受一辈子只富有一次了。

而且最好还得做好心理准备,就是自己的人生在踩完一次时代红利之后,往后的人生就要开始走下坡路了。

所以,不能急,不能飘,成功一次,开心5分钟就可以了,奖励自己一顿好酒,一夜过后,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打到房间里,意味着咱要清零了,今天,是新的开始,过往的荣耀就让它躺在功劳簿里,咱得从功劳簿里爬起来了。接着往前走,努力,踏实地做事,脚步不能停下,步履不停。

时代大浪淘沙,没有人能永远处于胜利的铁王座,时代巨变,总有年轻人在奋进,他们更敏锐,更努力,更会搞流量,老一辈迟早被拉下马,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商业英雄,这个英雄榜单永远在不断轮替,不会静止。

所以,享受奋斗,享受做事,自律有时候也是一种乐趣,和时代保持同频,参与时代,享受一种和时代共沉沦的荣耀。

我们身处一个最好的商业时代,而且我们在中国,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制造业基础,理论上只要我们愿意,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和世界任何国家平起平坐的商业基础。

就拿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我们在造车这个最复杂的行业,已经毫无疑问领跑全球了。

所以,感谢时代吧。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

作为个体,我们应该永远追求更直达商业本质的认知,不停花时间去拆解商业案例的成功经验,不断验证自己思考之后的思路,并且管好兜里的钱。

这是打商业战争的粮草,顾好自己的身体,别沉溺于唾手可得的娱乐,少熬夜,多锻炼。维系好人际关系,保护自己的口碑,利他,让自己活成他人的靠山。

让别人一提到你,想到的就是硬核,是靠谱,是和你合作永远不会亏。

不当无名之辈。

至于如何保持不平庸?很简单,拒绝使自己平庸的行为就可以了。

比如我现在在创业,涉及餐饮,电商,自媒体三个板块,那么我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就是为了积累成功案例,让这些成功案例代表我。

就像歌手,导演一样,他们出专辑,拍电影,都是在积累自己的成功案例。创业者的案例就是自己好的生意模型代表作。

为了打磨好自己的作品案例,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和行为都必须为了这个目标而服务,比如学习相关技能,学习如何高效培训员工,学习更多相关的行业知识和一线业务知识,每天都可以是忙得不得了的状态。

至于手机,无效社交,上班,哪有时间去干这些事?

我干过两年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每天的工作就是接待顾客,打邀约电话,带客户试驾,我每天都巨痛苦,因为所有的动作都只是为了指向一个结果:万把块钱的月薪。

这和我想要的人生背道而驰,所以打工就是攒钱,攒够了就毅然决然创业,管他三七二十一。

想要不平庸的人生,先问问每天为了不陷入平庸自己都做了什么动作。

修炼自己,精进自己,如果一辈子有机会踩一次风口,发财一次,就拼命抓住这次机会,然后保持冷静,提炼成功经验,做一个有能力把握风口的人。

只有快速挣到的,才算第一桶金。

对于白手起家的普通人来说,搞钱比登天还难,不掉半条命至少也扒层皮。

寻找搞钱路子的时候就像进入财富迷宫,走到哪都是碰壁,稍不留神的还有可能被坑害,落下一身负债,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去偿还。

对出身底层的人来说,他兜里本就不多的那点银子往往是所有人都在惦记的,因为人性皆慕强,虽然创造财富很难,但是转移财富非常简单,只要做好局,向下收割,就能挣得盆满钵满。

这就是社会竞争的真相,富人联合起来做局做庄,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穷人都是参与其中的入局者,等时机一到,鸣金收网,最后地主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穷鬼的钱三七分成。

“庞氏骗局”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穷人第一波快钱,是等来的

浮躁,追求一夜暴富,这些都是大部分现代人的心病。

不怪他们,毕竟现在大部分人都身在局中,每个人的三观塑造都来自于大数据和算法,大数据精准地把握着你的情绪,知道你所有的喜好。比如知道你想搞钱,就疯狂给你推怎么快速致富的秘诀,比如知道你半夜刷抖音肚子很饿,就马上给你推送美食视频。

我们的精神每时每刻都在被算法所投喂,所影响。

所以很大程度上,我们从互联网上看到的知识,基本都是算法为了服务你的情绪而催生的产物,并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

适当关掉网上铺天盖地的信息,停止算法入侵我们的思想和生活,关注真实的自己和现实世界,反而容易看清生活的本质。

没有了算法的影响,人自然就能保持平和,不会再轻易为了创业导师嘴里所谓的敛财风口而激情澎湃,更能把情绪慢下来,去真正学习挣钱相关的技能,日拱一卒。

很多时候,财不入急门,一个人越年轻气盛,越着急搞钱,钱往往就躲得远远的,任你无论怎么折腾都揪不到它的小尾巴。

真正的大财,都是等来的,没到你爆发的时候,就静静蛰伏,认真生活,护好自己兜里的钱,比什么都重要。

第一桶金只属于准备好的人

大部分底层人极度渴望发财,但反观他们每天的生活,离不开打游戏刷视频,离不开家长里短日常琐事,几乎一天下来没有任何事情是值得反思和复盘的。

这样的人,就算再过十年二十年,搞钱也和他们无关。

背后的逻辑再简单不过了,我们假设自己的现状是A,希望在一两年后自己的财务状况达到B,这之间的路,如果没有匹配上相应的行动和准备,那么这种期待就是纯纯幻想。还是买彩票吧,至少还存在一定的中奖概率。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打工和上班会占用我们大部分时间,但是不管再忙,我们一天下来还是有剩余的空闲时间的,如果说能把这段时间用来读书思考,或者做点副业加以实践,日日重复,日日努力,那么极有可能生命里就慢慢生发出新的机会和可能性。

你去看那些数十年做同一件事,练习同一种赚钱技能的小老板,他们是我们所有底层之人可以学习的对象,同样是白手起家,有些人在三十五岁之后喜提裁员通知,有人三十五岁之后在县城里开了好几家烧烤店。

这就是区别,是幻想和实践两条路的巨大分化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都是等待被命运选择的小人物

人真是复杂的生物,明明自己有很好的大脑,却从来不愿意尝试用自己的能力去思考社会的真相,总是相信那些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内容。

这个世界的风向是永远在变的,每个行业都有可能乘着时代的东风重新焕发升级,比如2020年兴起的直播带货。

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爆火的直播带货,难道跟十多年前在电视频道上重复播放的购物节目有多大区别吗?

无非就是互联网技术进步了,交互体验做得更好了,物流变得更快了,但内核还是一点没变的,天底下无新鲜事。

但是很多想搞快钱的人看到直播火了,就蠢蠢欲动想要马上杀进来搞搞动作,但事实上,在杭州或者广州这些城市,做直播带货亏的倾家荡产的多如牛毛,顶楼的天台都站不下了。

再举个例子,23年爆火的短剧赛道,又撩动了多少浮躁之人的心弦?那些撩拨人的媒体标题“付费短剧3天入账1个亿”,让多少人陷入疯狂,砸锅卖铁也要投资一部短剧,赶一赶时代的风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结局往往是一地鸡毛,盲目投资短剧的怨种们,不懂拍摄过程如何控制预算,不懂提前沟通好租赁场地,拍完之后毫无章法地砸钱推广,等到最后一算账才知道,全剧组都挣钱了,就老板亏钱了。

风口不是说不存在半点门槛的,你看到那些因为风口而挣到大钱的人,往往都是在这个行业深耕多年,或者本身就拥有很强的相关技能积累,才能在风口到来的时候吃下这波红利的。

比如20年罗永浩入驻抖音开始直播带货,他本身就口才极佳,而且在创业圈人脉很广,包括冯唐这些大咖都在背后给罗永浩出谋划策,再加上他本身就是超级大IP,自带堪比一个电视台一整年的流量,所以他做直播带货就跟玩似的,绝对的降维打击。

这些优势,你说对普通人来说,够得着半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