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陇南市西和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4个主题周及11+N项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六个新”为抓手,深入推进“陇东陇南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区”联创共建和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

政治铸魂,引领共同体意识新高度。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百场万人”大宣讲活动,配合省社会主义学院深入学校、宗教场所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讲活动。同时,把宣讲任务压实到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实现了宣讲活动全覆盖,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集中宣讲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润心,创新特色民俗新风采。将西和县伏羲文化、仰韶文化、仇池文化、三国文化、乞巧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融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全过程。今年五一期间,在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地开展“和美陇原同心筑梦,讲好民族团结好故事,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活动。持续推进乞巧传统文化进校园,开展乞巧教研、巧手实践体验、乞巧“一班一节目”等校园乞巧文化活动,乞巧文化在润物细无声中成为培养学生巧手的必修课。同时,把传统文化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深入推进晚霞湖、云华山景区、长道镇宁家村乡村旅游等为示范引领的文旅融合旅游景区建设,打造文旅品牌,带动经济增长,助推乡村振兴。

融合并进,构建发展共赢新格局。充分发挥“融”的作用,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县其他各项工作“双融互促”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长道镇宁家村以抓好组织建设、抓好产业发展、抓好特色文化、抓好生态文明、抓好乡村治理为发力点,让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双融互促”;兴隆镇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网络建设相融合,实现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线上调度;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建中把扫二维码了解传统文化设置在宣传牌上,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相融合,让各族人民随时随地就能感受民族文化特色,感受民族团结进步氛围。

民生为本,共绘幸福美好新画卷。西和县始终坚持把关注民生、解决民困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一个切入点。县委、县政府每年都确定10件民生实事,各乡镇也都确定了民生实事,并加强服务窗口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热情服务各族人民群众。

典型培育,激发示范引领新活力。充分融合传统优秀文化,集中提升了长道镇宁家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北辰小学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北关清真寺民族团结进宗教场所示范点、提升了晚霞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景区、西和县卢河镇陈山社区红石榴各族群众互嵌式示范社区;西和县工业集中区民族团结进步进企业示范点等一系列示范点的创建。对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单位、家庭及时表彰,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评选“好媳妇”、“好婆婆”活动,评选“五星级文明户”、“好乡贤”等活动,形成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持续深入开展的激励机制。

责任压实,确保创建工作新成效。西和县委召开会议,与统战成员单位及各乡镇签订责任书,靠实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县、乡、村“三方责任”,建立了责任网格体系,健全了由各级党组织负责任人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分管领导具体抓创建工作,各责任领导包片抓创建工作,县级领导包抓到县直机关及乡镇,乡镇领导包抓到村,村级领导全力配合抓落实的工作局面,确保了创建工作落实落细。

(来源:陇南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