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1951年7月10日,停战谈判在开城正式开始。但从开始那天起,谈判进行得就不顺利。双方在充满对立、敌意和猜忌的气氛中谈了16天,才勉强就议程问题达成一个协议。

这预示着进入实质性内容的谈判后,整个进程肯定会更加艰难。

1、朝鲜的战与和

这次谈判尽管以停战为目标,但谈判开始后,双方都没有停止战场上的行动。

地面战场上局部地区战斗持续不断,海空战场上的作战强度更丝毫未减。对于下一步作战的计划和准备,双方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国国防部战史编纂委员会编撰的《战争日志》,逐日记述了从停战谈判开始的第1日(7月10日),到双方就谈判议程达成协议的第17日(7月26日)发生的战斗行动:

7月10日:军事行动实际上停滞;空军因天候不良出动77架次,是4月28日以来最少的一天…
7月11日:各条战线发生纠察队之间的小战斗;空军于夜间轰炸平壤和4个敌人机场……
7月12日:韩军在中东部战线发起进攻,在金城东南前进5公里,敌人进行顽强抵抗;海军炮击元山、城津;战斗轰炸机编队轰炸大同江沿岸兼二浦附近的敌补给基地;空军反复轰炸顺安、黄州、新安州、平壤机场;美陆战队飞机攻击中东部战线的敌人和敌军事设施……
7月3日:全线到处发生小战斗;“联合国军”在金城东南击退敌人的猛烈反击;空军夜间轰炸顺安、黄州、新安州等敌人机场……
7月14日:韩军在杆城、杨口地区击退敌人的反击;美海军舰队炮击东海岸的敌4个指挥所;空军在不良天侯下出动,轰炸敌运输线……
7月15日:全线发生一些小战斗;“联合国军”舰队向东海岸的4个港口发射高效能炮弹;空军夜间轰炸黄州、沙里院、顺安等机场和新安州补给基地……
7月16日:韩军侦察队在东海岸地区前出6公里;美国空军第5航空队战斗机队集中攻击敌补给线路;轰炸机队组织开战以来最大的夜间轰炸,使用雷达向敌人机场、兵力集结地和补给中心投掷炸弹……
7月17日:全线发生一些小战斗;“联合国军”舰队继续炮击元山港;空军出动830架次(夜间出动118架次),轰炸黄州、沙里院、顺安、新慕等机场和敌军队……
7月18日:双方在全线采取慎重态势;双方侦察队发生小战斗;“联合国军”舰队在空军配合下轰击元山海岸炮阵地;空军夜间出动108架次,继续轰炸兼二浦补给中心和沙里院机场……
7月19日:双方侦察队在数个地域交战;空军出动470架次,轰炸敌补给中心和桥梁……
7月20日:韩军侦察队在杨口、麟蹄、杆城等地区同敌人进行长时间交战;因天候不良,空军活动受限,夜间轰炸沙里院、黄州机场;B-29飞机编队使用雷达轰炸高原铁路设施和咸兴补给中心……
7月21日:全线大体平静……
7月22日:各条战线只发生轻微战斗;东部战线击退敌人的侦察性进攻;B-29编队轰炸黄州、沙里院机场,投下炸弹2000吨……
7月23日:韩军攻占金城南部高地;敌在杆城地区猛烈抵抗;“联合国军”空军夜间轰炸黄州、永柔敌机场和安州、载宁等敌补给中心……
7月24日:在开城西南部展开激战;敌人在金城南部发动大规模试探性进攻;“联合国军”在中部、中东部战线粉碎敌人次试探性进攻;B-29飞机轰炸平壤周围敌补给中心和沙里院机场;北京宣称美军飞机8架侵入中国东北领空,其中7架被击落……
7月25日:敌人开始在全线抵抗;敌在杆城西南部仍然抵抗;韩军先遣队攻占高浪浦里北部目标;美、英军舰炮击元山港,美舰炮击城津湾敌交通线……
7月26日:在中东部战线到处发生交战;金城地区的敌人逐渐活跃起来;“联合国军”空军轰炸元山、平壤附近敌运输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从谈判开始之日起,就是一个边打边谈的局面,这一局面很快使成为朝鲜战场的新常态。

2、九月战役的构想

7月13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介绍停战谈判开始两天来的情况,同时指出:

“现我方对敌作战仍在加紧进行,并准备如谈判破裂,再打几个月,给以更大杀伤而促其变化。”

斯大林回电表示:你的意见是完全正确的。

彭德怀通过对停战谈判进展情况的观察,清醒地认识到“和谈不一定是顺利的,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甚至曲折过程,可能还需经过严重的军事斗争”。

他于7月16日,将这一看法电告正在开城参加谈判的李克农、邓华、解方并报毛泽东,电中强调:

“再有两三次较大的军事胜利,才能使敌人知难而退。”

7月24日,彭德怀向毛泽东汇报他关于组织战役反击以配合停战谈判的基本考虑,指出:

美国的企图是依赖其优势装备,利用朝鲜三面环海、地形狭长的地理条件,在朝鲜继续保持战争状态,为此,我方须“再有几次胜利战斗,打至三八线以南,然后再撤回三八线为界,进行和谈”,才有争取和平的可能。

为此,他提出:

我于八月中旬争取完成战役反击的准备,如敌不进攻,则至九月举行。最好是待敌进攻,我则依靠阵地出击为有利。

这个电报虽篇幅不长,但比较清晰地表达了彭德怀对于下一个战役的基本想法,要点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下一战役是以军事斗争配合政治斗争的重要行动,目的是促进谈判以结束战争。
(2)下一战役是为达成上述目的而准备实施的一系列战役中的首次战役,在这个战役之后,可能还要打两到三个类似的战役,才能取得预想结果。
(3)下一战役是进攻性战役,进攻深度要达到三八线以南,然后再撤回三八线。
(4)下一战役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发起,一是待敌进攻,然后依托阵地进行反击,即先防后攻或以攻对攻的方式;二是准备好了以后,对防御之敌主动发起进攻的方式。相比较而言,第一种方式更为有利,因为它可以逸待劳,并有阵地做依托,使部队得以在预设战场与敌交战。
(5)下一战役何时发起,可考虑两种情况:一是在敌不进攻的情况下,于8月中旬完成战役准备,9月发起进攻;二是如敌先进攻,则视当时情况决定战役发起时间,很可能是提前举行。

在此之前,彭德怀对毛泽东提出的“准备八月进行一次有把握的稳扎稳打的反攻”进行了研究和部署,并于7月1日向军委作了报告,主要内容是:

(1)作战地区,确定“在汉江、昭阳江以北及三十八度五线以南地段,进行反复拉锯战”;
(2)作战频度,设想“平均两个月进行一次较大反击战役”;
(3)使用的兵力,以21个军分三番,或以18个军分两番,实行轮番作战;
(4)当前部署和反击时机,以志愿军5个军(第20、第26、第42、第64、第47军,其中第20、第26军各用1个师)、人民军2个军团(第2、第5军团)担任防御;“如敌北犯甚急时,我阻击玉昌道里、剑不里、玉洞里、安峡、秀龙山线预定阵地,举行战役反击,争取迟滞至八月中旬时为有利。十九兵团、三兵团即刻大体准备完毕。

否则,即以三十八军、四十军、二十兵团两个军与现在担任防御的部队,进行中等性的战役;反击仍须尽可能争取至八月初旬举行为有利”。

将这个部署与7月24日电报提出的构想加以比较,不难看出,后者比前者进了一步,主要表现为战役的战略性、政治性更为鲜明,与停战谈判进程的关联度更为紧密,战役本身的轮廓也更为清晰。

3、“八月反攻”还是“九月战役”?

7月26日,毛泽东复出彭德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停战协定没有签订、战争没有真正停止以前,我军积极准备九月的攻势作战,是完全必要的。

截至7月,志愿军在朝部队总人数计892757人,有4个兵团(第3、第9、第19、第20兵团)、17个军。

其中,志司直属6个军(第38、第39、第40、第42、第47、第50军),第3兵团3个军(第12、第15、第60军),第9兵团3个军(第20、第26、第27军),第19兵团3个军(第63、第64、第65军),第20兵团2个军(第67、第68军)。

这17个中,参加过第五次战役及后期阻击阶段作战的部队减员较多,如第3、第9、第19兵团各军,除干部(按当时规定,干部包括正副班长在内)外,在编战斗人员(士兵)大多不足15000人,尤以第3、第19兵团各军班长、副班长以外的基层战斗人员数最少,第12军13015人,第15军12960人,第60军11194人,第63军12303人,第64军13066人,第65军11284人,与整补后的第38、第39、第40军等老部队相比,战斗人员少四成至五成,与新入朝的第47、第67、第68军相比,则少得更多。

因此,在准备下一战役过程中,需要在部署上作必要整。

对此,毛泽东亲自加以调度。他于8月1日致电彭德怀,对“9月战役的兵力部署和粮弹储备”作出指示:

(1)同意以第20兵团替换第9兵团1个军或2个军的部署,同时指示“九兵团的主力仍以作九月战役的第二线兵力(第二梯队)为宜,不要调远了”。
(2)提出应将目前配置在二线的第38、第39、第40军,“于八月上旬调至第一线积极准备九月战役”,另从第3、第19兵团抽出3~4个军接替东西海岸防务,准备应付美军侧后登陆。
(3)强调“在最前线修建多数粮弹储备,为九月战役储备充分的粮弹,使作战时能随缺随补”。对最后一项,毛泽东特别指出:“此点极为重要。闻你已在筹备,未知情形怎样。”

直到8月初,毛泽东、彭德怀和中央军委、志司的相关文电,都还没有将下一个战役正式命名为“第六次战役”,而是先后称之为“八月反攻”和“九月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个提法,最先均出自毛泽东之口。可以说,彭德怀和志愿军总部对于第六次战役的计划和部署,就是从毛泽东提出的“八月反攻”和“九月战役”演进而来的,它指的是同一件事情。

4、对空军的期待

出动空军入朝,配合志愿军地面部队作战,是中国领导人决定出兵朝鲜后采取超常措施加速空军建设的最直接动因。

但是,从第一次战役到第五次战役,空军配合地面部队作战始终不过是一个愿望,从来没有真正纳入到实际的战役作战计划和行动中去。

筹划和准备第五次战役时,中央军委本来考虑要在这次战役中使用空军,但到了实际部署战役行动时又电告志司:“空军在既无掩护又无机场的情况下,这次战役实无法出动。”

这样,出动空军直接支援配合地面部队作战,这个一线官兵期盼已久的行动,仍然可能在第五次战役中,实现第五次战役发起后,彭德怀向中央军委报告作战进展情况,特别指出空军不能参战是战役未能达成理想战果的一个原因,再次提出“为有效消灭敌人,减少伤亡,盼军委对空军加速准备,配合作战”。

当时,军委特派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和总后勤部部长、炮兵司令员、装甲兵司令员一起去朝鲜,到志愿军总部所在地空寺洞,当面向彭德怀报有关情况,但依然没有改变空军不能出动的现状。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党委给中共中央写报告反映部队思想问题,其中一条是:

“埋怨飞机不出动,技术兵种未配合”,“认为没有飞机、大炮、坦克配合,很难甚至不可能大量歼灭敌人”。

彭德怀提出第五次战役后必须抓紧做的五项工作,“争取一部分空军、坦克、炮兵作战”赫然列入其中。

可以说,空军不能入朝配合地面部队作战,是志愿军历次战役打得艰难重要原因之一。

下一个战役空军能不能出动,自然而然成为上上下下关注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初,毛泽东确定于8月间发起一次反攻战役后,空军党委召开扩大会议讨论入朝作战问题。

6月21日,刘亚楼向毛泽东报告空军使用的两个方案:

(1)下一战役就使用勉强能够参战的航空兵10个团;
(2)暂时不提出直接配合地面部队作战任务,而以安东为主要基地,朝鲜境内机场为机动基地,配合苏联空军在平壤以北作战。

刘亚楼的这两个方案,涉及空军入朝作战的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可以出动多大的兵力;二是这些空军兵力的作战任务是什么,重点放在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出动的兵力,按中央军委3月间确定的空军出动计划,4月可出动4个团(1个喷气机团、1个驱遂机团、1个轰炸机团、1个冲击机团);5月再出动6个团(3个喷气机团、2个轰炸机团、1个冲击机团)。

这样,到5月,空军共可出动10个团。

关于空军入朝作战的任务,按最初设想,主要是配合地面部队作战。

但是,这次上报的空军入朝作战方案,他表达的意见却是“暂时不提出直接配合地面部队作战任务”。

这个变动,不仅对空军,而且对今后朝鲜战场整个作战,都是有重要影响的。

具体分析,刘亚楼之所以建议暂时不提空军直接配合地面部队作战,主要是来自两大客观因素的制约:一是必不可少的机场保障;二是空军现有装备的性能。

5、空军出动与“九月战役”被取消

在朝鲜战场,由于美军狂轰滥炸,原有机场早已彻底被毁,新建机场极为艰难。为解决志愿军空军入朝和苏联空军的伴随掩护,中、朝两国曾商定在朝鲜境内突击建造6个可供喷气式飞机使用的新机场,补修8个被毁的旧机场。

这项工程于1951年3月启动,到5月底,大部完工或接近完工。

但是,当美方察觉中国空军有入朝作战的意图后,立即竭力加以破坏。每当机场接近完工,便出动大批轰炸机进行集中轰炸,继而不间断地实施袭击骚扰,使这些机场经常处于不能使用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保护机场,志愿军配置高炮部队担任防空,但因兵力有限,点多面广,防不胜防,修建中的和修建好的机场屡屡遭到破坏。

就这样,尽管中朝方面为修建机场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包括动用志愿军数个军的兵力担负施工任务,仍始终不能保证机场的安全使用,从而无法使志愿军空军在朝鲜境内获得立足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2日,毛泽东约谈刘亚楼,当面指示:

朝鲜战争可能出现停战谈判,空军要抓紧时间参战,以求得到战斗锻炼;新兵种初次参战不可能等到准备工作完全充分;初次打仗不要设想一鸣惊人,一鸣则已,不必惊人。

毛泽东于24日批示:

“我同意你们这个计划。望你们按此计划进行切实的准备工作,以便九月实行作战,是为至要。”

此时,朝鲜停战谈判即将启动,毛泽东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空军紧紧抓住停战谈判达成协议前这段时间锻炼部队。按当时判断,这段时间可能不会很长,若不抓紧,空军就会失去难得的实战机会。

然而,最为关键的机场问题依然未能得到解决。6月28日,聂荣臻建议周恩来致电金日成,请朝鲜政府在平壤以南增修3个喷气式机场。

金日成表示同意。7月23日,顺川机场竣工,至此,中方负责修建的平壤以北4个机场,除一些收尾工程外,均已基本完成。

9月6日,周恩来致函毛泽东、刘少奇、陈云,报告经过会商得出的综合意见:

现在的中心问题是完成朝鲜境内机场的修筑,以及飞机用的油料、弹药的准备,在这之后,中、朝、苏三方飞机才进入朝鲜空军基地,分别担任作战和防护任务;为此,必须在离我方安东空军基地较近、离敌方空军基地较远的安州附近州修3个机场,保证我方有7个空军师可同时进入机场,使我方入朝空军和在安东的空军“连成一气,相互配合策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这样,才“不但可保证本身的安全,同时才有可能掩护平壤以南空军机场不再遭受无休止轰炸,并能完全修好”,“才能使我空军有进入朝鲜并逐步前进的可能”,从而形成敌我空军实力相对均衡的态势,以便配合前线地面部队作战。

根据以上考虑,“我空军出动和作战必须推迟到十一月才实现”。

对于这个意见,毛泽东、刘少奇、陈云均表示同意。

这是对空军部队入朝行动的又一次叫停。原定空军参加“9月战役”即第六次战役的计划,与第五次战役时一样,又没有能够实现。

后来,第六次战役被推迟以至被取消,从某种程度上讲,与空军不能参战是有一定关系的。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