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这是世人对才子苏轼的刻板印象。只这一句,苏轼一生的凄惨基调便已刻入了世人脑海。

然而,真实的苏轼当真如此“凄凄惨惨戚戚”吗?答案是否定的!循着苏轼的一生履历,将能轻易发现:他实际是世间最幸运的人,他被爱得很好。

具体,苏轼被爱得有多好?这点,我们从他的父母、兄弟、妻子、子女的种种,便可解开答案。

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山,他是名门之后,祖上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他的父亲苏洵是个有名的才子,母亲亦才华横溢。

苏轼最早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程氏,完成启蒙后,苏洵接管了苏轼兄弟的学业。苏洵幼年时对读书不上心,但却对两个儿子的学习极其上心。

苏洵自己早年不读书,为何疯狂鸡着两个娃娃读书?这听起来匪夷所思,实际却非常好理解。苏洵虽早年不读书,一心游山玩水,但27岁以后突然明白了读书的重要,于是开始发奋,结果一直未考上进士。他总结来总结去,明白:他落榜,绝不是因为不够发奋,而是因为没有童子功。

后来,苏洵干脆放弃科考,一心闭门读书,学成后,他的文章越发出众,成了远近闻名的才子。

靠读书累积了名气后,苏洵越发觉得读书之重要。于是,便转而从一个早年不读书的人,变成了一个“鸡娃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洵与苏轼、苏辙在读书

为了鸡娃,他每天一大早就将两个儿子叫起来读书,一日不间断。他还亲自给他们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亲自督促他们完成,且每日批阅。

拥有一个如此鸡娃的爹,对苏轼而言,当然是幸福的事。他小小年纪,就领先同龄人太多,同龄人刚刚突破识字量,他和弟弟就已经开始作诗写文了。

赢在起跑线的苏轼,从来没有觉得学习难过,关键,他还有一个连皇帝都不敢想的“天才级”伴读,也就是他的弟弟苏辙。

苏辙比苏轼小两岁,所以苏辙的启蒙是在苏轼辅助下完成的。苏轼很快发现:这个弟弟非比寻常,他举一反三能力非常强,对诗文的理解能力也相当惊人,关键,他还极其刻苦。

很快,苏轼就感受到了危机:他随时有被弟弟超越的可能。于是,他也格外用功了,生怕自己无法继续充当弟弟的“小老师”。

古代皇帝还拼命找伴读,可苏轼的父母却直接给他生了个伴读,这样的结果,着实让人羡慕不已。

父亲教授学问,弟弟陪读,他们仨,等于直接就组成了一个小型私塾,且这个私塾的读书氛围还比普通的私塾好上几倍。如此苏轼,能不幸福吗?

后来苏轼无论怎样被贬,他的弟弟苏辙也总是和他站在一起,且上演了几十年的“疯狂捞哥哥”戏码。

关键,普通的兄弟情义,最怕的不是“共患难”,而是“同处一个屋檐下”,尤其是婚后的“同处一个屋檐下”。

苏轼和苏辙婚后,无数次主动创造同一个屋檐下共处的机会。有一次,苏轼还带着妻子、子女直接跑到已经有十几个孩子的苏辙的家里去“蹭住”,当时的苏辙家又破又小,家里人还贼多。苏轼一住却是老长时间,苏辙分毫不嫌弃,只觉得“与哥哥在一起,就是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轼与苏辙

苏轼去弟弟家蹭住时期,还写了一篇名叫《戏子由》的诗歌去骂苏辙的住所太破了,他说:

“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

这话的意思是:我在低头读书的时候累了,伸手打了哈欠,居然碰到了屋顶。可想而知,苏辙住的房子有多么的破小。

苏轼在弟弟的房子里吃住,却还要嘲笑弟弟房子太破,这样的哥哥,普通人肯定无法忍受。但苏辙不仅乐呵呵地欣赏他讽刺自己房子破小的诗作,还继续开心地照顾着哥哥一家。换做任何人,都会羡慕有这样一个“真爱弟弟”。

从小到大,苏轼和苏辙干什么都一起,俨然双胞胎一样。就连一起考秀才、进士,他们也是手拉手一起进行。

隔着千百年光阴,我们能想象他们考完之后“对答案”的场景。这场景,要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关键,他们还一同考中了进士。

苏轼和苏辙同考中进士这年,送他们考试的父亲苏洵还因为文章而名动京城。苏洵和苏辙,都为苏轼的才名添了一把大火,三苏也从此时起闻名天下。欧阳修看了他的文章后,大赞说:“此人文章,日后将独步天下。”

苏辙给苏轼带来的幸运远不止这些,这苏辙好像是命里“旺”苏轼一样,他很多千古奇篇,竟都是因为极度思念弟弟而写。总之,他一想念弟弟,就会有大作出来。

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苏轼想弟弟想得不行的时候写的,这首诗里的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比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等。

如《满江红·怀子由作》里的:“恨此生,长向别离中,生华发。”“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等等。

这也就算了,关键,他后来还因为写给弟弟的一首诗,而救了自己一命。

原来,1079年,42岁的苏轼遭遇了乌台诗案,政敌利用他诗文中的字句做文章,给他扣了很多诸如“讽刺政府”,“对皇帝不忠”等大帽子,他因此被贬下狱。

下狱后没多久,苏轼因误以为自己要被处死了,加上又极思念弟弟苏辙,他就含泪给弟弟写了两首诀别诗,其中一首一首《狱中寄弟子由》中写道:“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意思是:我就要死了,我最舍不得的就是你,怎么办,只能约定来生接着做兄弟了。

苏辙看到这首诗后,泪如雨下,为了救哥哥,他拼死上书皇帝,并表示愿意以自己的官职和性命换哥哥性命。苏辙奋不顾身救兄的毅力感动了无数人,就连政敌王安石也因深受感动为他求情。

最终在苏辙等人齐力营救下,苏轼不仅免了死罪,还在坐了103天牢后,重获了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轼

某种程度上,苏轼这次被救,纯粹是想弟弟想的。这么说起来,苏辙对苏轼而言,当真有点“无敌幸运星”的味道。想想。你遇到大难题,只要想想他,问题立马就解决了,这不是幸运星,是什么?

拥有完美父母、无敌幸运星弟弟的苏轼,在娶妻这件事上,也很幸运。苏轼一共有两妻一妾,分别是王弗、王闰之、王朝云(妾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弗是四川进士王方的女儿,她十六岁时嫁给了苏轼。王弗自幼博览群书,嫁给苏轼后,她常陪着苏轼读书,苏轼要找书,她总是能第一时间准确在架子上拿到,并递给他;苏轼来了灵感要写诗文,她也总是第一时间替他铺纸研墨……

王弗是苏轼的“红袖添香”,她的温柔体贴,伴苏轼度过了失去母亲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