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英国大选于7月5日结束,斯塔默爵士(Sir Keir Starmer)领导的工党在大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成为英国新首相。连续执政14年的保守党黯然下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党在下议院全部650席一举赢得412席(根据剩余的计票结果,可能会有微小变化,以下同),成为第一大党,而且离434席的绝对多数相去不远,只要联络几个小党或者独立候选人,就能完全掌控英国政坛。

保守党则遭到惨败,仅获121席,意味着过去的施政内容被选民严厉否定,失去了广大民意的支持。

第三大党自民党在本次选举中收获不小,议席从11席猛增至71席。不过,自民党一直是一个代表中产阶级利益的小众政党,这一次的成功未必是执政理念得到了多少拥护,更大的可能性是一些原本投给保守党的中间选民不再投给保守党,但又不甘心投给工党,于是涌向了自民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色为工党获胜地区,蓝色为保守党,橙色为自民党

互联网上,新近流行一个概念:历史的垃圾时间。

大意是指“在历史的进程中,总会有那么一些阶段,社会不再有强烈的进取心,也不再相信希望,而是充斥着失望、争议、怀疑与担忧”。

瞪眼望去,英国似乎已经进入了这样的“历史的垃圾时间”。

过去十四年,在保守党的执政时间里,几件英国命运攸关的大事一一发生。

王室来说,在位七十年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驾崩,这位英国最具国际号召力的人物撒手而去。不要小看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作用,尽管她仅仅是君主立宪制下的君主,并不直接干预政治,但她在世界各国尤其是英联邦国家具有极高的声望。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英联邦国家的共和化运动此起彼伏,英联邦之所以还没有分崩离析,和女王在各国民众心中的良好形象有很大关系,她事实上勉强维系着这些国家对英国已经微不足道的向心力。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去世之后,早已名声扫地的“花花公子”查尔斯登基,对王室的国际形象不但没有帮助,还有负面作用。更何况,王室又连续爆出哈里王子破门而出、凯特太子妃生死不明等事件,声誉一再受损。可以想见,英国王室作为上一个时代英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存在,已经夕阳西下,大有告别历史舞台之势。英联邦作为大英帝国历史的遗迹,也终将告别历史舞台。

而英国政坛,过去这些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脱欧”。想当初,在重重困境下,英国民意希望通过“脱欧”来重建帝国声威,摆脱欧陆大国的羁绊。然而事与愿违,“脱欧”之后,英国依然沿着历史固有的轨迹滑行,江河如下。更何况,由于要安抚北爱尔兰那些不愿脱欧的选民,北爱尔兰和大不列颠之间筑起关税篱笆,却可以和留在欧盟的爱尔兰通关。长此以往的后果,我们可以预见,或许英国国名中就只剩下“大不列颠”了。

调查数据显示,今日英国依然支持“脱欧”人口比例已经低至24%,而约40%的人为当初“脱欧”的决定感到后悔。只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脱欧”是英国最后的自救举措,虽然现在看来并不奏效,再度加入欧盟既不现实也无意义。

“脱欧”也是当时的首相约翰·卡梅伦下台的决定性因素,而卡梅伦下台之后,英国四度易枢,却是一蟹不如一蟹。特蕾莎·梅只能算低配版撒切尔夫人,徒有“铁娘子”之名而无“铁娘子”之实;鲍里斯·约翰逊是个搞笑版川普;在位四十几天的特拉斯就是笑话本身,比光绪皇帝搞变法的续航能力还差。

接力棒最后传到了苏纳克手中,这位发型油光可鉴的印度裔看上去应该是一位好管家,但生错了时代,他的首相生涯可以用“面面俱到,一事无成”来形容。比起“大清裱糊匠”李鸿章,他的优势似乎仅仅是“以一种更为优雅的姿态目送帝国远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英国民众眼里,前景未必惨淡,但缺少激动人心的吸引力。2023年,离开英国的“高净值人口”达到3200人,超过战乱中的俄罗斯。一般来说,他们比普通民众更为敏感,也更逐利而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下的英国并不至于萧条,也没有陷入战乱的近期风险,但很可能进入一段死气沉沉的无聊时间。大选结束之后,斯塔默爵士的工党取得了绝对领导权,但他恐怕也祭不出什么法宝来改变英国的现状。

大概,这就是“历史的垃圾时间”的样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