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杀》默默地从影院“杀”了出来,四天2亿票房,率先燃爆了暑期电影市场。

导演是柯汶利,马来西亚人,因执导《误杀》狂揽11亿元票房而闻名,据称本片正是《误杀》的续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严重剧透,介意慎入。

默杀》电影讲了一个血腥残忍的故事:林在福的女儿惠君被四个女生霸凌致死,警方、学校校长、慈善会的领导方老师等人沆瀣一气,掩盖了事实,惠君被认定自杀结案。

林在福为了报仇,将四个女生悉数杀死,他还计划报复当时的包庇者、沉默者,但似乎是没有机会了,被捕后跳楼自杀而亡。

事后开始反转,林在福只是个执行者,真正的幕后策划者是14岁的小彤,她是一个哑巴,能听但不会说话。

所以电影叫“默杀”。

当年,林在福的女儿惠君被霸凌者逼到玻璃天窗上时,小彤拿着剪刀要去救惠君,却被母亲强行拉走了。因为霸凌者都是有权有势的孩子,为首者正是校长的女儿。

李涵不愿意让女儿搅和到里面是有原因的,即便女儿后来被那个四个女生霸凌,她也只是忍气吞声。后面再讲原因。

结果,天窗玻璃破碎,惠君掉下去摔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长买通了警方以及学校的大量目击者,警方认定为自杀。

林在福当然不信,可他的恩师方老师也劝他人已经没了,想开些积极面向新生活。方老师曾将他从海啸中救出来,如今又让他承受不白之冤。

后来,林在福拿到了四个女生逼死惠君的视频,他愤而开始了报复。

四个女孩子先后死亡后,小彤也失踪了。

李涵明白,林在福是最大嫌疑,因为当年女儿没有帮助惠君,林在福一定是恨死了女儿。

她开始疯狂地寻找女儿,在与林在福的较量中,两败俱伤,最终双双被赶来的警察擒拿。

这就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当地警方被导演讽刺得体无完肤,他们能抓住罪犯,实在是因为运气好。

接着,电影揭开了藏在李涵身上的惊天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所谓在广州做生意的第二任丈夫,其实在五年前就死了,因为他是个禽兽,不仅疯狂家暴李涵,还强暴了年仅9岁的小彤。

李涵忍无可忍,从外面拿了一把砍榴莲的刀回到家中,却亲眼看见小彤将一把锋利的剪刀捅进了继父的脖子里。

男人一命呜呼。

李涵将丈夫的尸体埋在了楼顶的金桔地里。金桔长出来后十分鲜艳,她把它做成了金桔茶,校长喝过、总是想要吃女儿豆腐的小卖铺老板喝过,吝啬冷漠的包租婆也喝过。

这就是李涵不愿意女儿卷入任何麻烦事的真正原因,因为任何一次调查都有可能将她们母女的秘密掀开。

但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尘封多年的命案终于被警长破了,不是警察多神勇,而是他那个偷窥癖的傻儿子拍下了李涵的埋尸镜头。

在李涵跪地的苦苦哀求下,警长同意了她的请求,将丈夫的死算在了她的头上。

而小彤坐上车,离开了那个混乱、腐败、黑暗的世界。

故事就此结束。

但真的结束了吗?远远没有。

电影的英文名字叫 A palace called silence,直译是:一个叫做沉默的宫殿或者王室,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一个沉默的世界”。

“默杀”一语双关,既是指哑巴小彤策划了杀人案,也表示对沉默者的杀戮。

电影《默杀》的主题是,在一个缺乏秩序、法律和道德约束的地方,就不必讲究法律与道德,以暴制暴就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里面的台词多次都表达了这个意思,林在福说过两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坏了就是坏了,修不好了。”“人可以像石头一样顽强,但是真理就像榔头可以砸碎顽石。”

那么问题来了,看到电影最后,你可能突然发现:林在福杀错人了!

第一,他残忍屠戮那四个14岁左右的女生,并不是一种勇敢的表现,也没让人觉得多么痛快,毕竟她们还只是孩子,坐牢、监禁、被羞辱甚至受伤都可以,但残忍杀死她们,有点过。即便她们“坏了修不好”,也不应该必须死。

第二,霸凌的根源不是霸凌者,而是霸凌的土壤、霸凌的包庇以及整个社会的沉默。

林在福要杀的人应该是校长、方老师、蔡明饰演的包租婆、上一任警察局长、霸凌者的母亲以及学校的那个黑人保安,甚至包括李涵。

然而,这些人一个都没有死。除了将方老师用铁链拴起来,把蔡明绑起来,林在福并没有对其他人采取措施。

尤其是代表权贵集团的校长、代表政府机关的原警长。

林在福是真的杀错了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一个大老爷们,杀几个未成年女生算什么本事?要知道,只有铲除了霸凌者所依靠的力量和土壤才算真正的复仇。

所以,他最该杀的是校长大人,但他似乎根本就没有这个计划。

第三,这是导演或者电影本身的漏洞吗?

我看未必。或许导演是有意为之,在一个正义与法律“沉默”的世界,弱者唯一能做的就是对弱者下手,他们无力对抗强大的权贵,对政府的腐败也无能为力。

他推翻不了整个已经腐朽的社会,只能默默地杀几个人泄愤。这很现实,也很有讽刺意义。

小彤是逃走了,可是又能逃到哪里去?作为特殊儿童,她所受到的伤害、所背负的罪恶,会成为她一生的枷锁。她逃得出来吗?

这就是弱小者举旗反抗后所必须面对的困境。

看似林在福、李涵、小彤都胜利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赢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挺沉重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世界性难题:面对霸凌,被霸凌者究竟该怎么办?他们所遭受的创伤该如何修复?谁来修复?他们被折断的青春该如何弥补?谁能弥补?

几乎是没有答案的。

校园霸凌在全世界都非常普遍,日本一项调查显示,超过85%的女生和80%的男生在校园被霸凌过,而10-15%的学生曾经霸凌过其他人。

2018年,日本校园欺凌事件超过54万起,而且常年居高不下。

曾经有多残酷,如今就有多残忍。小彤的所作所为印证了这条道理。

据美国特勤局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校园枪击案的凶手,多数都曾遭受过校园霸凌,这个数据是惊人的71%。

他们与林在福、小彤一样,无法推翻制造霸凌的环境、机构和土壤,便把枪口对准了欺凌者本身,甚至与其毫不相关的其他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他们是学生,是弱势群体,他们能轻易杀死他们,从而实现报复的计划,从中得到快感。

HBO出品的《大象》曾斩获戛纳电影节最高奖金棕榈奖以及最佳导演奖,讲述的便是两个曾经遭受过无数次校园霸凌的男孩,在成年后,带着大量枪支弹药,回到母校,开始了疯狂的杀戮。当年霸凌他们的学生早已不知所踪,但霸凌发生的场所还在,他们便选择在这里报复其他人。

那么,面对霸凌,到底该怎么办?难道只有杀戮这一条解决路径吗?问题是杀了人,就真的解决了吗?

《默杀》拍得并不完美,甚至有点乱,不少镜头或者细节没有交代清楚,关键它所要表达的内容必然带来争议,也值得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