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经常去寺院,你会发现一个现象,不同的寺院有不同的规矩。就拿吃饭来说,就不太一样。在寺院,吃饭是一堂佛事,叫“过堂”,有一套仪轨,不能马虎。但各寺院的仪轨略有区别,总的来说,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吃饭后结斋,一种是先结斋后吃饭。有的寺院两种都用,有时先吃饭,有时先结斋。有的小寺院人少,甚至连过堂仪式都没有,大伙一起吃圆桌,其乐融融。

今天主要来探讨正规寺院的过堂仪轨,到底是“先吃饭后结斋”如法,还是“先结斋后吃饭”合理。

首先介绍一下这两种做法。

一、先吃饭后结斋,仪轨如下:

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早斋) 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

(午斋) 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

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这个时候,大众开始吃饭,时间不等,大约十几分钟到半小时,由僧值控制。大众吃得差不多了,就开始结斋。

结斋: 萨哆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喃.怛侄他.唵.折隶主隶准提娑婆诃。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大众一起念完结斋偈颂后,排队出堂。有的还要去大殿回向才算圆满结束。

二、先结斋后吃饭,仪轨如下:

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早斋) 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

(午斋) 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

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以上同前,念完供养偈之后,稍微停顿一会儿(约十几秒),大众作食存五观。紧接着,维那起腔,大众接着念结斋咒偈:

结斋: 萨哆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喃.怛侄他.唵.折隶主隶准提娑婆诃。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供佛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至此,大众开始吃饭,吃完饭后,大众自行离座洗钵散去。

要厘清这个问题,让我们回到佛陀的时代,在佛世时,比丘都是如何吃饭的。

我们知道,出家人离开了世俗家庭,不从事生产,没有经济来源,住在山林树下,专心修道,那吃饭如何解决呢?根据经典,出家人吃饭主要有这几种形式。

第一种是乞食。

这是佛陀规定的比丘最如法的获得食物的方式。没有特殊情况,一般而言,比丘都要常乞食而活命。

比如受戒时,都会问,你来出家,能不能做到常乞食。

《昙无德律部杂羯磨》〈比丘羯磨.2 受戒法〉:

「依乞食,是比丘出家人法。是中尽形寿,能持不?(答言「能」。)若得长利:若僧差食、檀越送食、月八日食、十五日食、月初日食、众僧常食、檀越请食,得受。」(CBETA 2024.R1, T22, no. 1432, p. 1043a19-22)

那么,乞食时,吃饭的仪轨是怎样的呢?

我们来看《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卷15〈第三分.1 受戒法〉:

「佛说偈已,起到欝鞞罗斯那聚落,入村乞食;次到斯那婆罗门舍,于门外默然立。彼女须闍陀,见佛威相殊妙,前取佛鉢盛满美食,以奉世尊。佛受食已,语言:『汝可归依佛,归依法!』即受二自归,是为女人中须闍陀最初受二自归为优婆夷。佛食已,复还菩提树下,结跏趺坐,三昧七日,受解脱乐。」(CBETA 2024.R1, T22, no. 1421, p. 103b22-28)

佛陀入村乞食,乞到食物后,先为施主说法,然后再吃饭。但是本经中并没有说佛陀在哪里吃饭。根据戒律,没有施主邀请,不可能在施主家里吃,也不可能在人来人往的聚落吃,那样不威仪,不合律仪。

我们再看《佛本行集经》卷33〈37 转妙法轮品〉:

「尔时,世尊依三摩耶依摩伽陀斋欲到,时从西门入波罗㮈城,次第乞食。于波罗㮈乞食得已,从城东门安庠而出。既出城外,在一水边,端坐而食。食讫澡洗,北面而行,安庠渐至向鹿苑林。」(CBETA 2024.R1, T03, no. 190, p. 809a20-24)

佛陀乞食后,端着食物,来到城外水边或者空静处吃。吃饭的地方一般要在僻静处,无人打扰的地方。吃完饭以后,再收拾衣钵,洗漱清净,再去静修。

《佛本行集经》卷24〈29 精进苦行品〉:

「尔时,菩萨从善生女乞得食已,于空静处,如法而食。」(CBETA 2024.R1, T03, no. 190, p. 765b)

再看《大宝积经》卷114〈44 宝梁聚会.5 阿兰若比丘品〉:

「迦叶!阿兰若比丘乞食,得受食已,持至阿兰若处净洗手足,净沙门仪式具一切净法,如法取草已结加趺坐,坐已而食。」(CBETA 2024.R1, T11, no. 310, p. 645a)

在阿兰若住的比丘乞食后,拿着食物回到住处再吃。

再看《人仙经》:

「尔时,世尊过夜分已,至于来晨食时,着衣执持应器,入那提迦城,次行乞食。得品馔已,还于本处,收衣洗足,敷座而食。饭食讫已,而暂经行,复还本座。」(CBETA 2024.R1, T01, no. 9, p. 214b9-12)

佛陀乞食后,拿着食物回到住处再吃。

综合以上几处可以看出,乞食时获得食物,当面为施主咒愿后,托钵至水边山林等僻静处再吃。吃完后自己收拾衣钵,洗浴清净再去修行。在这几处,并没有提及吃完饭后还要再次咒愿回向。因为当时施主布施的时候,已经当面为其咒愿了。也没有提及吃完饭后还要说法,因为这时已经离开了施主家,施主不在场,没有饭后说法的必要。

第二种是受请食。

就是檀越邀请僧众到自己家里吃饭。这里又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如果檀越经济条件较好,有能力普请众僧(一般指一个僧团),那最好。

第二,如果没有能力普请众僧,那么可以僧次请僧团中的一人或几人(施主不指定请某僧,由僧团依次派遣比丘去应供)。

第三,别请,施主指定请某位比丘或某几位比丘。

这个时候,应该遵循怎样的仪轨呢?

在《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中专门有一篇讲到这个问题,那就是“讣请设则篇”。这一篇讲到,比丘应施主的邀请到其家应供,应该注意哪些规矩。道宣律师根据律藏,总结为十条法则:

一、受请法,二、往讣法,三、至请家法,四、就座命客法,五、观食净污,六、行香呪愿,七、受食方法,八、食竟收敛,九、哒嚫布施,十、出请家法。(具体内容详见《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第三十八,讣请设则篇第二十三)

佛陀为什么对受请食规定得这么详细呢?那是因为,施主专门设斋请僧,发心比较殷重。僧众不能马虎对待,不可随便应付了事,否则会伤害施主的善心,导致在家人对僧众退失信心,还有可能招致讥嫌毁谤。

这里主要有两点要注意,一是食前咒愿,一是食后哒嚫(即食后说法)。至于咒愿和说法的内容则可随机应变,以对机为要。但这两个步骤不可或缺。既然在家人做了财布施,那么出家人同样要以法布施作为回报。

如果是众僧应供,众僧要统一步调,一起去施主家,一起吃饭,最后一起出来,没有特殊情况,不可擅自离开。最后说法时,在有缘的情况下,开许留下上座八人为施主说法,其他人可以提前离开。

第三种是众僧食。

众僧食就是在僧寺中设立净厨,净人做食分与僧众吃。其实这种受食方式佛陀是不太提倡的。

《佛说十二头陀经》云:

「二者、欲入聚落乞食之时,当制六根令不着色声香味触法,又不分别男女等相,得与不得其心平等,若好若恶不生增减。不得食时应作是念:『释迦如来舍转轮王位出家成道,入里乞食犹有不得,况我无福薄德之人,而有得耶?』是为乞食法行者。若受请食、若众僧食,起诸漏因缘。所以者何?受请食者若得食,便作是念:『我是福德好人故得。』若不得食则嫌恨请者:『彼无所别识,不应请者请,应请者不请。』或自鄙薄懊恼自责而生忧苦,是贪爱法则能遮道。僧食者,入众中当随众法,断事摈人,料理僧事,处分作使,心则散乱妨废行道。有如是等恼乱事故,应受常乞食法。」(CBETA 2024.R1, T17, no. 783, pp. 720c22-721a6)

因为,乞食有许多益处,而受请食和众僧食则容易生起有漏因缘。比如,经常受请食则容易滋长我慢,认为自己很有修行,自认为了不起。如果没有得到施主的邀请,则会生起嫌恨嫉妒之心,或者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而在寺院吃僧食,也有诸多过患。寺院要专门结净地,设立厨房,分配大寮的工作人员,哪些人烧火、洗菜、切菜、炒菜,哪些人行堂,哪些人做卫生,等等,非常繁琐。僧众在里面干活,心容易散乱,耽误修道。因此,佛陀规定比丘应当常乞食。

当然,毕竟僧团当中有不同根机的比丘,有根机好的比丘,可以常乞食。根机次一些的,可以接受请食,根机再次一些的或身体有病不堪乞食的,佛陀也慈悲开许食僧食。

《四部律并论要用抄》卷1〈8 四部律及论明衣法〉:

「二依乞法(上品人息慢除贪。伏身乞食。趣得支身。资命修道。中品人听受僧次及送供养。下品人听受僧常食及别请供养也)」(CBETA 2024.R1, T85, no. 2795, p. 699c11-12)

《四分律》卷43〈第三分.4 药揵度〉:

「尔时有吐下比丘,使舍卫城中人煮粥。时有因缘,城门晚开,未及得粥便死。诸比丘白佛,佛言:「听在僧伽蓝内结净地。」(CBETA 2024.R1, T22, no. 1428, p. 874c8-10)

既然佛陀也开许在寺院食僧食,那么食僧食的仪轨是怎样的呢?是不是和受请食一样,要经历十个步骤?

查阅律文,笔者没有见到相关的仪轨。仅在《祇洹图经》中,发现有简单的描述。

《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卷2云:

「老病比丘不堪乞食,方入此厨。佛为法王,常入城乞食,返住常所示受饭食,诸余侍从何得安坐?故诸老病每日食时,从大寺院东门雁行而出,北至厨院北巷西门,北入解脱衣院,脱大上衣置此院中。又着故衣,从东门出,入林食讫,在浴室院,脱故衣入浴室。洗讫,入衣院中着,入寺礼,从南门出,西巷南入大寺。明日来时,脱着还尔。」(CBETA 2024.R1, T45, no. 1899, p. 895b15-22)

具体来说,老病比丘由于身体不便,无法像其他比丘一样外出乞食,因此他们被允许在寺院内的厨房直接取食。然而,为了维护寺院的庄严和秩序,老病比丘在用斋时需要遵循一套特定的流程和路径。

首先,在用斋时间,老病比丘们会排队从寺院的大东门出发,向北走到厨房所在的北巷,然后从西门进入“解脱衣院”。在这个院子里,他们会脱下身上的大上衣,将其放置在这里,然后换上旧衣服,再从东门出去,到树林中用餐。用餐完毕后,他们会回到浴室所在的院子,脱下旧衣服,进入浴室洗浴。洗完澡后,他们会穿上新的衣服,进入“衣院”中整理衣物,然后回到寺院,通过南门进入,沿着西巷回到大寺院中。

注意,在上文中,没有提到食前咒愿、饭后说法,只是强调要换旧衣吃饭,吃完后要沐浴更衣,然后再回到寺院礼佛。

有人会说,经文上没提并不代表一定没有。笔者以为,食前咒愿兴许会有,但食后说法肯定没有。因为在僧院,没有施主在场,没有说法的对象。在僧院食前没有咒愿也说得通,因为当初施主在布施寺院食材的时候,僧众已经为其咒愿过了。

当然,还有一些受食的方式。比如檀越送食,就是在家人自己在家里煮好食物送到寺里去供养众僧。还有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在家人作大布施,如办千僧斋,出家人可以去应供。这些情况比较少见,律中也没有提到详细的受食仪轨。因为这两种都有施主在场,可以参考第二种“受请食”的仪轨。

然而,佛法传入中国后,由于国情不同,比丘的受食方式不得不做出一些调整。比如,在印度普遍流行的乞食方式在中国很难实行,自古以来,也从来没有大范围地实行过。反而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自耕自食模式广泛地流传了下来。

因此,中国汉地的比丘,一直是以食僧食为主。而在律典中,很少见到僧食的相关仪轨。这也好理解,佛世的时候,本来就是以乞食为主,在寺院食僧食是一种特殊的开缘,是照顾老病比丘而设立的。而在中国,特殊的开缘反而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这让中国的祖师不得不考虑制定相关的仪轨,以规范僧众吃饭的问题。

最早制定过堂仪轨的应该是东晋的道安法师,道安法师根据《辩意长者子经》,规定僧众在吃饭前应该先行呪愿,为施主祈福,然后再吃。

《辩意长者子经》云:

「明日世尊与诸大众,往到其家就坐俨然。时辩意长者子父母眷属,前礼佛足,各自供侍。辩意起行澡水,敬意奉食。下食未讫,有一乞儿前历座乞,佛未呪愿,无敢与者,遍无所得,瞋恚而出,便生恶念:「此诸沙门放逸愚惑,有何道哉?贫者从乞,无心见与。长者迷惑,用为饭此无慈愍意。吾为王者,以铁辋车轹断其头!」言已便去。

佛达嚫讫,有一乞儿来入乞匃,座中众人各各与之,大得饭食,欢喜而去,即生念言:「此诸沙门皆有慈心,怜吾贫寒,施食充饱,得济数日。善哉!长者乃能供事此等大士,其福无量。吾为王者,当供养佛及众弟子,乃至七日之中,当报今日饥渴之恩。」言已便去。佛食已讫说法,即还精舍之中。佛告阿难:「从今以后嚫讫下食以此为常。」」(CBETA 2024.R1, T14, no. 544, p. 839b16-c2)

其实《辩意长者子经》中讲的还是受请食法的仪轨,道安大师把此处受请食的仪轨援引到了众僧食中。

先咒愿再吃饭,在其他经典中也有提到。《佛说盂兰盆经》云:

「时佛勅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呪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初受盆时,先安在佛塔前,众僧呪愿竟,便自受食。」(CBETA 2024.R1, T16, no. 685, p. 779b24-27)

至于吃完饭以后,道安法师还有没有规定,比如要不要统一念偈颂回向,因为相关资料的欠缺,现已无法下定论。但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很大可能是没有了,因为道安法师赞成“嚫讫下食”,如果吃完饭还要念偈颂,那就是“食讫又嚫”。那就等同前面“讣请篇”的仪轨了。道宣律师也没有必要去区分道安大师的仪轨与他所拟定的仪轨的差别了。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3:

「《四分》中:食竟,方为呪愿说法。而此土盛行,并在食前;道安法师布置此法,依而用之,于理无失。」(CBETA 2024.R1, T40, no. 1804, p. 136b14-16)

元照律师也认为,不管食前咒愿还是食后咒愿,都有经典依据,都可以。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3:

「初定前后。既并有出,随用无在。《辩意经》者,即安师所据;彼云:佛告阿难,从今已后,嚫讫下食,以此为常。(嚫即呪愿说法。)」(CBETA 2024.R1, T40, no. 1805, p. 402c14-16)

因此,我们大体可以得知,从东晋一直到南北朝,寺院过堂仪轨都是通行道安大师制定的轨范,也就是先咒愿再用斋。

大约到了唐朝,这个仪轨又发生了一些变化。唐朝道宣律师所撰的行事钞极为流行,而在行事钞中,宣祖根据律藏总结了“受请食”的仪轨,并没有归纳在寺院食僧食的仪轨。但宣祖在《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二时食法第八中,则详细写了在寺院食僧食的仪轨,对比“受请食”的仪轨可以发现,宣祖几乎平移了“受请食”的仪轨到僧食中。

里面说到,食前要唱偈颂,食后也要唱偈颂,然后大众一起列队出堂。

后来的《百丈清规》也基本沿用了这一仪轨。《百丈清规证义记》卷8〈节腊章第八〉云:

「众僧受食

上供竟。...开午梆。鸣大钟三下。住持搭衣持鉢。先至斋堂坐。大众搭衣持鉢进堂。坐齐。...行堂盛菜饭已。大众举鉢念供养呪。...大众受食。(大众食毕)...结斋已。僧值云。(大众所食供果及自恣物。各自藏鉢或置袖内)众齐起立捧鉢。各回本处。」(CBETA 2024.R1, X63, no. 1244, p. 504b10-c2 // Z 2:16, p. 420b17-c15 // R111, pp. 839b17-840a15)

文中说到,食前要念供养呪,然后吃饭,吃完以后,大众再统一念结斋偈颂,再一起列队出堂。当今寺院的过堂仪轨就是沿用了《百丈清规》。

元代省悟法师编述的《律苑事规》中的过堂仪轨也相类似。

《律苑事规》卷8〈官 日用清规〉:

「収鉢,以指按定,次第而入袱了,合掌念(饭食已讫偈如后,其“饭食已讫色力充”偈,乃教家所诵)食毕,不许先起,鸣槌了,住持下地,次第挂鉢,不得脚踏床缘下地出堂。」(CBETA 2024.R1, X60, no. 1113, p. 126c18-21 // Z 2:11, p. 35b12-15 // R106, p. 69b12-15)

其中强调大众要步调一致,尽管先吃完了,也不可以先出堂,必须等大众一起结斋后再出斋堂。

明朝的莲池大师也沿用了此仪轨。

《云栖法汇(选录)》卷2:

「食毕结斋偈: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CBETA 2024.R1, J32, no. B277, p. 581c)

清朝的见月律师也沿用此仪轨。见月律师编辑的《沙弥尼律仪要略》〈下篇.威仪门〉云:

「食未毕,不得先起,须俟结斋,同众而起。」(CBETA 2024.R1, X60, no. 1122, p. 444b9 // Z 2:11, p. 352c3 // R106, p. 704a3)

见月律师特别强调了在斋堂吃饭,大众必须一起结斋,然后再一起出堂。

好了,看到此处,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历代祖师大多赞同先吃饭后结斋,强调大众步调一致,统一结斋,一起出堂。

而如今有很多寺院是奉行先结斋后吃饭的,念完供养咒后,接着念结斋偈颂。然后大众用斋,如果自己吃完了,可以自行离开,不必等大众都用完斋后再统一结斋出堂。这样安排,的确十分方便。和统一结斋相比,这样做有诸多优点:

首先,每个人的报体不同,食量不一样,吃饭的速度也不一样,有的一日多餐,有的日中一食,等等。这些差异都导致大众的用餐时间各不相同,难以统一。吃得快的,只要3分钟,吃得慢的可能要30多分钟甚至更久,前后相差半小时之久。如果强行统一用餐时间,吃得快的只能坐在那干等,无所事事,百般无聊。吃得慢的为了赶时间,则狼吞虎咽,火急火燎,非常狼狈,长此以往,可能影响身体健康。如果先结斋再吃饭,每个人都可以从容不迫地用餐,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保证吃得安稳。

再者,吃完饭还要洗钵,这是一道必要的程序,不可马虎。如果统一结斋出堂,势必造成洗钵处资源紧张,无法满足众人同时洗钵的需要。有的寺院在斋堂里行水洗钵,以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在斋堂行的一点水,根本无法把钵洗干净。而根据律制,如果钵中还残留哪怕一丁点食物,也是犯戒的。因此,食后洗钵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不可马虎了事。如果先结斋,那么先吃完的师父可以先去洗钵,后吃完的后去洗钵,正好错开了时间,洗钵也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既然先结斋有这么多好处,问题是,这样做,如法吗?似乎与《百丈清规》等祖制不合吧?

查阅律藏,其实统一结斋出堂的来源还是出自“受请食”法中。

《四分律》卷49〈第三分.15 法揵度〉:

「时有比丘食已,默然而去。彼檀越不知食好不好,食为足不足。诸居士皆讥嫌:「诸外道人皆称叹布施赞美檀越,而沙门释子食已默然而去,令我等不知食好不好,足不足。」诸比丘白佛,佛言:「不应食已默然而去,应为檀越说达嚫,乃至为说一偈。

「若为利故施,此利必当得; 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快乐。」」(CBETA 2024.R1, T22, no. 1428, p. 935c7-14)

《摩诃僧祇律》卷34〈比丘僧戒法.9 威仪法〉:

「僧上座应知前人为何等施?当为应时呪愿。若檀越行食时,多与上座者,上座应问:『一切僧尽得尔许不?』答言:『止上座得耳。』应语言:『一切平等与。』若言:『尽得者应受。』若须,少取少下者,应语:『多与。』若奶酪、饼肉、酥如是比好食,尽应语:『平等与。』僧上座法不得随下便食,应待行遍唱等供已然后得食。上座法当徐徐食,不得快餐竟住看,令年少狼狈食不饱。应相望看,不得食竟便在前出去,应待行净水,随顺呪愿已然后乃出。」(CBETA 2024.R1, T22, no. 1425, p. 500b3-12)

注意,律中说要等大众吃完了,再一起咒愿出堂,这是在施主的家里应供,施主全程在场。因此比丘僧作为一个整体,必须统一行动,不可各自为政,擅自离开。否则会坏了施主的善心,招致施主的讥嫌毁谤。

而在寺院食僧食,情况与“受请食”不一样。律中并未规定食僧食的具体仪轨,目前所流行的过堂仪轨是古德借鉴律中“受请食”的仪轨而制定的。

第一,地点不同,一在施主家里,一在寺院。律中有很多戒条是区分场合的,有的行为在白衣家里不可以做,在寺院则没有问题。地点不同,相关的要求也不一样。场景不同,机械地照搬相关仪轨,有时就不是很合适。

第二,施主有没有在场也不一样。比丘在寺院食僧食,绝大多数情况是没有施主在场的。既然施主没在场,相应的仪轨也就不同了。比如,在施主家里,饭后要为施主说法,咒愿一番之后再离开。这也符合俗世的人情道理。而在寺院,施主不在场,饭后说法自然也没有必要了,吃完后先行离开,也不会引起施主的讥嫌。

第三,根据《辩意长者子经》《佛说盂兰盆经》,以及道安大师的观点,先咒愿再食,完全没有问题。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在寺院里食僧食,先结斋后吃饭,还是先吃饭后结斋,这两者没有谁是谁非的问题。因为律中没有明文规定在寺院吃僧食的具体仪轨,现在所流行的过堂仪轨都是中国的祖师根据律中的“受请食法”仪轨而模仿制定的。如果从实际的体验情况看,先结斋后吃饭,这种方式更方便、更人性化些。所谓身安则道隆,首先要让出家人吃好,吃得舒心,心里不焦虑了,从从容容,这样吃饭自然对身体健康有利些,身体照顾好了,心情愉悦,才能更好地修道。

因此,笔者觉得,先结斋后吃饭的方式值得推广,希望诸山方丈从人性化管理的角度出发,予以慎重考虑,这真不是一个小问题。

又,有的寺院规定,在统一结斋后,不管有没有吃完,大众必须一起站起来,列队去大殿回向。这是很不如法的。首先,戒律中有明确规定,比丘没有吃完饭是不可以离座的,哪怕有上座长老站在他面前也不可以站起来。第二,刚刚吃完饭,口、手都不干净,如果是夏天则汗流浃背,身体垢腻不堪,这时候去大殿礼佛不是很妥当。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2〈17 知时而礼〉:

「十七知时而礼

夫礼敬之法须合其仪,若不顺教则平地颠蹶。故佛言:「有二种污触,不应受礼亦不礼他。」若违教者,拜拜皆招恶作之罪。何谓二污?一是饮食污,谓若食噉一切诸物,下至吞嚼一片之药,若不漱口洗手已来,并不合受礼礼他。若饮浆或水,乃至茶蜜等汤及酥糖之类,若未漱口洗手,礼同前犯。二是不净污,谓大小行来身未洗净,及未洗手漱口;或身或衣被便利不净洟唾等污,未净已来;若旦起未嚼齿木,礼同前犯。又于大众聚集斋会之次,合掌即是致敬,故亦不劳全礼,礼便违教。或迮闹处、或不净地、或途路中,礼亦同犯。斯等诸事并有律文,但为日久相承、地居寒国,欲求顺教事亦难为,莫不引同多以自慰,讵肯留心于小罪耳!」(CBETA 2024.R1, T54, no. 2125, p. 218a9-24)

经典上处处有说,比丘用斋之后,都要洗漱、澡浴清凈,然后再去经行礼佛。

因此,比丘从斋堂出来之后,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去洗钵,然后自己洗漱清凈。接下来才可以去殿堂诵经礼佛。这才符合戒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