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达曾这样评价宇文泰:“明略过人,一世之杰。”确实如这句话所评价的那样,从当初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及潼关之战,就可以发现这宇文泰所具备的才华。不管是面对复杂多变的政坛还是刀光剑影的战场,他都有着过人的谋略,并达到了自己想要达成的目的,实在是一位难得的文武全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慢慢拥有自己的势力之后,宇文泰就开始谋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他本来就是一位不愿寄人篱下的枭雄,既然已经得到与其他割据势力相对抗的势力,又怎么可能轻言放弃呢?但宇文泰也不是鲁莽之人,他清楚的明白自己现在还不能与那些强大的势力相抗衡,因此果断决定暂时依附孝武帝元修,派人与之交好。

就这样,他得到皇帝的承认,所有一切的进行的朝着合理化的一面发展,不用背负天下人的骂名。既然选择这条路,那就预示着他就必须与高欢交恶。好在凭借着正确的指挥与相当军队数量的支持,他在潼关之战中重创高欢,获得初步的胜利。在宇文泰成功收服贺拔岳的军队之后,就立马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军队进行重新部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他让军队全面警戒,准备对侯莫陈悦势力发起攻击,扩大统治范围。其次派遣使臣前去上奏皇帝,表达自己的忠心。最后他还与其他那些保皇派势力联合起来,共同约定誓死维护皇室阶级的利益。他的这些举措都极得孝武帝的支持,因此他直接下诏任命宇文泰为大都督,全权统领贺拔岳所属部队的全部人马。

在得到孝武帝的同意之后,宇文泰开始带领军队对侯莫陈悦发起了攻击,并取得了胜利。不久之后,宇文泰趁着士兵士气高涨对曹泥发动进攻,再次获得胜利,使得灵州就此平定下来。为防止后患,宇文泰还将当地的地主豪强全部迁徙到了咸阳,加强对他们的控制,在他的努力下,宇文泰占领秦陇地区,实力再次增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帝喜悦,将其任命为大将军,仅居于高欢之下。随着宇文泰实力的不断增长,他的敌对对象高欢自然也在加快着自己吞没皇室的步伐,北魏孝武帝不愿再让,想要带兵讨伐高欢,奈何事情中途走漏,使得高欢早就有所戒备。在手下的建议之下,孝武帝决定前往关中地区投奔宇文泰,再依靠他的力量与高欢相抗衡。

恰好在这个时候,宇文泰也接受夏州长史的劝谏,让其迁徙到关中地区,从而效仿当初曹操挟天子以令众侯的方式,使自己的一切行径合理化。宇文泰将高欢私下给他写的书信全部递交给皇帝,从而表示对皇帝的忠贞。就这样,孝武帝开始慢慢将自己的军队全部调往洛阳,等到他下定决心之时,询问百官意见,几乎没有人敢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五百三十四年,孝武帝实在不敌高欢的强权统治,因此从洛阳地区率领一队士兵进入关中,正式的迁都长安,而这宇文泰被升任为大将军。高欢自然不愿意对宇文泰方面的发展坐以待毙,因此重新拥护一位皇帝,将都城迁徙到邺城,继续把控着国家朝政。而自从孝武帝迁徙到长安之后,国家全部事物仍然由宇文泰所处理。

这使得孝武帝想要实现皇权至上的愿望再次落空,心中不满,与宇文泰产生嫌隙。但这个时候宇文泰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皇帝就算不满也不能赖之如何,因此宇文泰干脆毒杀孝武帝,重新拥护一位皇帝,建立西魏政权。而这宇文泰自然就是西魏政权的实际掌控者,担任丞相一职,管理国家大小事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东魏与西魏对峙前期,东魏方面绝对占据优势地位,高欢也有收复关中地区的想法。大统元年,高欢率领军队建造浮桥,在永济准备强渡黄河,这也正式拉开东西魏之间的第一次战斗。东魏多位将领率领军队攻打潼关,而宇文泰则带领军队驻守在灞上,并派遣一支部队前往抵御东魏方面的入侵。

高欢方面首战不利,被宇文泰所打败,为避免陷入腹背受敌的境界,高欢于是向南梁请求帮助。与此同时,他还趁着关中地区发生灾荒的时候,兵分三路对西魏政权发起大举进攻。眼看着情况如此危急,宇文泰自然也感到担忧,因此率领着六千奇兵回到长安,向文武百官询问现在应该如何抵御敌人的入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家的一致建议之下,宇文泰也意识到了局势的发展,认为如果先攻打高欢,那恐怕就会陷入后背受敌的情况。如果先让一小队精锐骑兵力量从小关出发,对其主力部队发起攻击,那高欢肯定要畏惧,也会担心我派出更多的队伍,因此不能及时的施以援助之手。这样一来,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发起攻击,然后必定能够取得胜利。

宇文泰就按照自己的这个想法对军队进行了部署,并对外宣扬放弃关中,退守到陇右地区,从而来迷惑东魏军队。为了壮大士气,他还悄悄从长安带领军队到达小关地区。这一切都在不声不响之中进行,在敌军主将突然得知西魏军队已经到达的消息之后,自然是惊慌失措的,因此急急忙忙的带领军队前往追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宇文泰派出麾下一位副将前往袭击,最终将其彻底击溃,其主将被迫自杀,剩余的将领都被俘虏。高欢面对惨败,实在无可奈何,因此连忙向后撤退。这潼关之战宇文泰本处于劣势之中,但他之所以能够获得胜利,都是由于他审时度势,发现东魏军队的弱点,从而集中精力一举获胜。

参考资料:

《北史·卷九·周本纪上第九》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