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是一种值得赞扬的行为,我们应该尊重和支持那些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并采取适当行动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1日,河南南阳,一男童溺水,在水中拼命挣扎,看上去十分揪心。

幸好岸上有一名黑衣男子,他注意到了这一幕,手里拿着抄网朝着男孩的方向走去,准备实施营救。

男童已经命悬一线,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黑衣男子并没有立刻跳入水中,而是用手中的抄网尝试了一下,够不到。

此时,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着急的不得了,不停的呼喊着帮帮忙救人,看的出来,失足滑入水中的男孩应该和这位抱着孩子的妇女有关系。

即便是有人不停的催促,黑衣男子依然是不慌不忙,慢慢的放下手中的网兜,然后将身上的衣物脱的只有短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黑衣大哥一直盯着水面上的孩子,看的出来,黑衣大哥应该是胸有成竹。

然后,看准时机,慢慢的游了过去,及时的将小男孩托住。一切显得如此的漫不经心,又是如此的有条不紊。给人的感觉不是急迫,而是很安全。

当小男孩被成功救上岸后,孩子的母亲对救援者的行为产生了误解。

她错误地认为男子在救援过程中有意脱掉裤子,导致救援行动显得“慢吞吞”。因此,她将男子的行为误解为有意为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成功将小男孩救上岸之后,男子并没有留意孩子母亲的反应。浑身湿透的他直接离开了现场。这一幕被路过的群众捕捉到,并将视频上传到了互联网上。这段救援视频很快在网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该视频发网上后,这可把网上的朋友们急坏了,大哥被网友骂惨,一个个都说他救人太拖拉,说救人要争分夺秒!

更有的网友却表示:溺水这种是早一秒离水就多一份安全,毕竟溺水只要几分钟人就没了,有些感染了缺氧了造成后遗症,我不懂你们说的时机是什么,是要等人不动了然后再去救吗?”

可您知道吗?从袁先生开始行动到把孩子成功救上岸,其实也就不到 1 分钟的时间!

幸好,更多的网友选择了支持。

有网友说:我救过一个落水者,她用手勒住我脖子,差点把我俩都淹死,吓得我以后都不敢救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说:一个女落水者把救援大哥的头往水里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说:总有一些喷子喷做好事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说:男子的操作规范,冷静,专业,等落水者无力挣扎下沉的时候再施救是最佳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网友的质疑,7月6日,救人男子袁先生也通过媒体做出了回应,希望网友理性看待:“不是不想不顾一切冲进去救人,而要等待一个最合适的时机,不然我也会成为被救者。”

首先袁先生说自己是一名父亲,也是一位退役的军人,所以在有人落水时,他会义无反顾的去救助,但之所以自己表现的“十分淡定”,甚至有些“不慌不忙”,是因为在救助落水的人时,需要找准时机,贸然下水只会拖累自己,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这种情况只有保证自己的安全时,才能有机会去救助落水者。

还好,结果是袁先生最终成功救起了男孩并安全送回岸上,这说明他的救援方法是有效的。

虽然外界可能因为视频中的表现而误解他的初衷,但实际结果证明了他的处理方式是有道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救者却被网友苛责,救人太慢?

在这件事中,对于这些不同的声音,我们不妨冷静下来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紧急情况下,每个人的反应都不尽相同。有些人可能会因为紧张而慌乱,而有些人则能保持冷静,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我们不能轻易地否定黑衣大哥的救援方式。

其次,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黑衣大哥在救援前确实观察了一下落水者的状态。这说明他具备一定的救援知识和经验,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下手才是最有效的。他的这种冷静和专业,或许正是他能够成功救起落水者的关键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批评的声音。毕竟,在紧急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如果能够更快地采取行动,或许能够更好地保障落水者的安全。因此,我们也应该反思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更好地发挥团队协作的作用,让救援行动更加迅速、高效。

网民们在评价类似事件时,可以多了解一下现场情况和专业知识,不要断章取义,随意指责,别让好人这么难当。在弘扬社会正气,激励助人勇气的同时,尊重生命价值,强调科学理性,提倡好心人们先学会保护自己,才能更好地救助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我们要认识到,每一次救援事件都是一次警钟长鸣。我们应该加强水上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救和互救能力。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水域的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为公众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

总之,河南南阳救人事件虽然引发了争议,但它也让我们看到了冷静与专业的力量。在面对紧急情况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专业,同时也要学会团队协作,共同为拯救生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