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大学美术学院“三下乡”文化艺术服务团来到重庆市城口县,在修齐镇、咸宜镇开展为老兵和战友画像、为留守儿童画全家福、主题墙绘等系列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落实“美育浸润中国行”。

笔尖下的画像:跨越时空传递温暖

60多年前的黑白照片画成彩色是什么样子?在城口县修齐镇东河村,来自西南大学美术学院“三下乡”文化艺术服务团的学生志愿者正在为村里的多位抗战老兵画像,根据当年的单人照片,以彩色手绘的形式让老人与昔日的战友同框,通过画像实现跨越时空的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为老兵创作“战友合照”。西南大学供图

“这本相册一直被李乾录爷爷珍藏着,里面最早的是1961年拍摄的,很多照片都已经褪了色”,在抗战老兵李乾录老人家里,一本已经发黄且破损的照片集让学生志愿者杭天宇触动很深,“我们就想着用手绘的形式帮他复原,也弥补他和战友没有合照的遗憾”。“画得太像了,画得好!最左边这个是我,右边是当年一起在黑龙江的战友,看到照片就像看到真人一样”,抗战老兵李乾录老人激动地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创作的“战友合照”。西南大学供图

手绘画像能够跨越时间的局限,同样可以跨越空间。在东河村,主要劳动人口外出务工现象突出,留守儿童比例较高。服务团成员聚焦这一群体,为其手绘与远方父母的合照,创作了一幅幅温馨的全家福。“很多小孩儿一年只能见上父母一两次,就连一张合照都没有”,学生志愿者孙乐这样说道,我们选择用画像的形式定格温暖,让爱和思念变得更加有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为孩子创作的“全家福”。西南大学供图

据了解,为民众造像是西南大学美术学院传承多年的学术传统,已持续开展多年。除了为抗战老兵和留守儿童画像,西南大学美术学院“三下乡”文化艺术服务团还在城口县开展了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完成百余平红色文化主题墙绘、开展乡村公共美育课堂、举办“城口印象”美术作品展、创作红色文化文旅宣传册,以艺术实践赋能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

画笔点亮诗意乡土,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

近日,城口县修齐镇第一中心小学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曾经单调的校舍墙画摇身一变成为了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的生动教材。这是西南大学美术学院“三下乡”文化艺术服务团创作的百余平地域文化主题墙绘,除了革命根据地城等代表性地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农耕场景也通过童趣可爱的图案生动地呈现在了墙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化主题墙绘。西南大学供图

“我们团队十多个人,花了将近4天的时间,总共完成了6面墙,粗略估计有130多平米”,学生志愿者吕泽伊告诉记者,“设计稿也是在不断打磨和完善,我们希望墙绘不仅仅是美化校园环境,更多的是激活乡村文化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艺术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化主题墙绘。西南大学供图

为挖掘和推广特色乡土文化,文化艺术服务团发挥专业优势,创作了“城口印象”文化宣传册,制定特色文旅路线,以手绘漫画的形式呈现城口县的地标性景点和代表性特产,并衍生出明信片、团扇等文创产品,以丰富的形式载体让地域文化更接地气,为深厚的城口文化增添了年轻味儿。

创意赋能“美育+”,让乡村课堂“燃”起来

在PVC薄膜上涂鸦创作、在扇面上手绘自然风光,用丙烯颜料绘制原创雨伞……西南大学美术学院“三下乡”文化艺术服务团为城口县修齐镇东河村、咸宜镇李坪村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美育课。

课堂上,风筝、扇面、风车、伞面等等都成了表达美术创意的载体。“看,我画了好大一个彩虹”!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展开创作,接力完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创意满满的长卷。修齐镇东河村四年级的小朋友告诉记者,“以前的美术课都是在纸上画画,今天第一次见到还有这么多种涂鸦的材料,画完了还可以拿着玩儿,我觉得好有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带领儿童在PVC薄膜上涂鸦创作。西南大学供图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的志愿者将美育课堂从教室搬到户外,打造浸润式、体验式的乡村美育活动,就是希望能够带领乡村儿童发现大自然的美、捕捉生活的美,提升艺术感知力,引导他们理解美与生活的关联,给他们的童年增添更多色彩和创意”。

据悉,公共美育课堂是西南大学美术学院落实“美育浸润中国行”计划的重要举措,已在全国多地开展。接下来,学院将持续组织学生深入乡村、社区,创新开展审美赋能、创意实践、人文升华等实践活动。(袁杰、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