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叫王大龙,这是我和哥哥王建国的故事。我们俩是山东乐陵县的农村娃,从小就憧憬当兵、建功立业,用血肉之躯筑起祖国的钢铁长城。

那一年,我十八,哥哥二十,正是对人生、对未来充满美好幻想的年纪。秋收时节,一张鲜红的征兵海报贴在村委会的大门上,我和哥哥远远望见,心中像燃起了一团火。回家路上,我俩你一言我一语地规划着:当兵,从一个普通战士做起,凭过硬的军事技术和优异的工作表现,一步步成长为排长、连长,为祖国、为人民立功劳……

我俩滔滔不绝地说了一路,把远大的理想抛向蔚蓝的天空。到家后,我俩却异口同声地对爹娘说:"俺要参军!"爹愣了一下,随即双手叉腰大声说:"好!你们兄弟俩要是都能参军,俺做梦都能笑醒!"

娘却皱起了眉头,嘟囔着"俺舍不得你们离开,可是……参军是好事。国家需要好儿郎,俺不能拦着你们……"话音未落,娘眼圈就红了。

很快,乐陵县武装部的首长来我家做思想工作。首长语重心长地对爹娘说:"王大爷、王大娘,咱家两个小伙子非常优秀,政治合格,身体素质过硬,俺部队正缺人才哩!你们就让孩子们去实现人生理想吧。部队是个大熔炉,男儿到此一游,必能收硕果、香飘四方啊!"

在首长和俺的一番苦口婆心之下,爹娘终于松口答应了。我和哥哥兴奋地跳了起来,抱在一起笑得合不拢嘴。

就这样,在家人和乡亲的祝福声中,我和哥哥告别了生我养我的黄河故乡,怀揣着保家卫国的梦想,踏上了通往军营的征程。谁知,从这一刻开始,我们兄弟俩的命运轨迹,渐渐拉开了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新兵连三个月的刻苦训练,我和哥哥终于分别走向各自的岗位。哥哥凭借出众的军事素养,被分配到师属炮兵旅,成为一名神炮手。而我,却有些"命途多舛"——由于身体素质相对较弱,我被分到后勤部当了一名炊事员。

说实话,刚得知分配结果时,我心里难免有些失落。但当我看到连队战友对伙食的"吐槽"时,我暗暗下定决心:既然选择了炊事兵这条路,就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来!

于是,我开始利用一切空余时间研究炊事手艺。从选料到切配,从爆炒到文火慢炖……渐渐地,我掌握了不少技巧,饭菜的味道也日渐提升。

战士们吃饭时的满足表情,成了我最大的动力。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保障官兵的伙食供应,责任重大。为了让战士们吃上新鲜菜,我常常披星戴月去几公里外的菜市场采购。夏天,我顶着烈日,扛着西瓜,浑身汗透;冬天,我冒着寒风,抱着白菜,双手冻得通红……

就这样,我用勤恳和汗水,赢得了首长和战友们的信任与肯定。我被评为炊事技术标兵,成为连队的业务骨干。

与此同时,哥哥在炮兵连也崭露头角。他不仅射击成绩出众,理论水平也十分过硬。火炮射击、战术演练、军事比武,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仅一年时间,哥哥就荣立三等功,被提拔为班长。

虽然我们兄弟俩所在的连队相距甚远,但每逢重大节日,我们都会想方设法见上一面,畅聊理想和未来。哥哥常对我说:"老弟,咱俩的理想是一样的。你在后勤战线,我在一线战位,都在为祖国,为人民奉献青春和力量。只要肯吃苦,哪里都能出彩!"

在哥哥鼓励的目光中,我越干越有劲。不到两年时间,我就成为营里数一数二的炊事能手。首长甚至鼓励我参加全军炊事比赛,为连队争光。

转眼,在绿色军营里奋斗了三年。我和哥哥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不俗的成绩。临近退伍之际,我盼望着和哥哥一起荣归故里,用智慧和汗水建设家乡。然而,命运再次和我开了个玩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年的军旅生涯,我几乎天天泡在厨房里。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用老式柴火灶烧上一大锅开水,再和战友们一起择菜洗菜。等到食材处理得七七八八了,再点火开炒。一个上午下来,厨房里油烟滚滚,衣服上沾满了菜叶碎末儿,但当看到连队两百多号战友吃得津津有味、笑逐颜开时,我的疲惫一扫而空。

说起来,后勤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我们炊事班不仅要搞好伙食保障,还要考虑营养搭配、新老口味、不同季节的荤素吃食……这可没有现成的菜谱,全凭我们自己琢磨。记得有一年新兵下连,小战士们吃不惯北方口味。我就专门做了一桌他们家乡的特色菜。红烧鱼、干锅花菜、酸辣土豆丝……虽然不算地道,但小伙子们吃着吃着眼泪都下来了,直夸我"山东大厨"了不起。

除了做饭,我们还得兼顾食材采购。记得有一年,连队驻扎在偏僻山区,物资紧缺,蔬菜奇货可居。为了给战士们改善伙食,我主动请缨,利用休息时间,顶着烈日,走十几里山路,背回满满一筐西红柿和黄瓜。回到营地,战友们早已口水直流,等不及就抢着洗菜做饭。那顿饭,一百多口人,竟然多吃了两锅米饭。那一刻,我由衷地感到,再苦再累也值得。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哥哥所在连队开赴演习场进行实弹射击。我得知消息后,连夜赶去看望他,顺便给战友们送去慰问品。当时正值隆冬,几十里山路,漫山遍野都是皑皑白雪。我扛着木箱,手脚并用,一步一个脚印,在没膝深的雪地里跋涉了一个通宵。一进演习场,我就看到哥哥正指挥战士装填炮弹。他看到我惊喜万分,紧紧拥抱在一起。我打开木箱,掏出家乡特产羊肉串,递到他手里,然后又一一分发给战友们。他们围着火堆,一边烤串,一边聊家常,虽然天寒地冻,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那一晚,哥哥和我并肩而坐,谈理想、话未来。他的步枪放在膝头,军装上还沾着火药的焦味儿。他说自己想留在部队干一辈子,等混到营职,就向连队的女文书王小芳求婚。我半开玩笑地说:"可别让嫂子抢了你呀!"哥哥不好意思地笑笑,脸都红了。

东方泛白,哥哥所在的连队吹响了集合哨。他与战友们一一道别后,郑重地握住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老弟,等你退伍后,好好照顾爹娘。家里的农活也要多操持……"

我重重点头:"哥,您就在部队好好干!家里有我呢!"

目送哥哥的身影消失在晨雾中,我的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夺眶而出。就在此时,我突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要不,我也留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初春,我光荣退伍,班长亲自把我送到连队大门。回家的火车上,我久久凝视窗外,心潮起伏。三年的军旅生涯,对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塑造了我坚韧不拔的意志,磨砺了我吃苦耐劳的品格,更教会了我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它让我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为梦想拼搏一生。

火车经过半天颠簸,终于到了家乡车站。一下车,就看到爹娘早早等候在站台。我大步跨过去,紧紧抱住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爹拍着我的后背,红着眼眶说:"儿啊,当兵三年受苦了!从今以后在家好好孝顺爹娘,绝不让你再吃一点苦!"娘则端详着我黝黑的脸庞,喃喃自语:"养了几十年的儿,转眼就长成顶天立地的好男儿了……"

一家人拥抱了许久,爹突然问:"建国咋没回来?"

我支支吾吾地说:"哥哥他……还要在部队干一阵子。"

"干一阵子?他不退伍啦?"爹皱起眉头。

我如实相告,哥哥已经立下军令状,要把干部的路走到底,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爹听完,沉默了良久,然后重重点头:"好!有志气!不愧是咱王家的儿郎!"

娘却担忧地说:"当兵吃苦啊,别熬坏了身子骨……"

就这样,哥哥继续留队,成了家里的骄傲。而我,则回到久违的黄土地,开始了普通农民的生活。说实话,一开始我很不适应。部队里养成的雷厉风行、霸气十足的作风,常常让乡亲们嘀咕。慢慢地,在爹娘的开导下,我渐渐学会了融入集体、贴近群众。利用从军学到的农业技术,我带领乡亲们搞起了高产示范田,小麦亩产能达千斤。乡亲们亲切地称我"当兵娃"、"农民专家"。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又过了两年。这天,哥哥突然告假回家,精神抖擞地走进家门,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哥哥因表现突出,已被提拔为排长,成为全团的优秀干部。更让人惊喜的是,他向心仪多年的女文书王小芳求了婚,很快就要成家立业了!

我抱住哥哥,热泪盈眶:"好小子,你可以啊!这是要飞黄腾达的节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