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军的死结
谋士最大的困境是,拥有超高的认知,自己却打不了胜仗。
比如,张良追随刘邦的时候,能够“决胜千里之外”。但在此前,张良亲自带兵,来实现“复国”大业时,死活打不过秦国不知名的将军,只好在自己的家乡打游击。要知道,张良的家族曾“五世相韩”。所以,张良反秦时,拥有超强的号召力,和相当充足的资源。但他的表现,比其他义军领袖差多了。
诸葛亮在刘备寄人篱下之时,就能提出“三分天下”这种千古有名的战略决策。但诸葛亮亲自带兵时,表现得也不尽人意。诸葛亮北伐的最主要战略目标,就是夺取长安,控制关中。当时的关中,在历经汉末董卓之乱,以及后来马腾、韩遂、马超等人带来的战争破坏,早就残破不堪。并且,关中一直都不属于曹魏政权的核心统治区。但诸葛亮率领大军只能在群山中徘徊,白白消耗蜀国原本就比较虚弱的国力。诸葛亮累得吐血,也从未对关中地区造成过多么强大的威胁。
连张良、诸葛亮这种最顶级的谋士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不必说了。
叱咤战场,却难解人心的将军
相比之下,将军们则陷入了与此截然不同的困境。
很多将军都能在弱势条件下打出令人惊艳的致命一击,但却守不住胜利后的局面。要么是,将军攻占了敌人的重要城池,却因为后勤和粮食等问题,不得不主动撤出。要么是在胜利之后,无法做好利益分配,部下离心离德,整个队伍瞬间分崩离析。要么是打败了敌人但无法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治理框架,从而巩固和扩大战果。
当然,将军能解决这些问题,他也就不再是一名将军了。
历史上战力超群的将军很多,但他们往往败给了那些看起来远不如自己的人物。当将军们试图更进一步,取得更大成就时,他们面前总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而在迈过这条鸿沟时,有一步非常凶险,却又至关重要。那就是,将军该如何满足部下,而又不被危急情况下部下的过分要求所挟持。
而五代十国时代,提供了很多生动的案例,向人们看清了英勇善战的将军,在这一挑战面前的茫然无措和拙劣应对。
二,李从珂被部下迅速膨胀的欲望吞没
其实,我一直都非常讨厌五代十国的历史。因为这样的乱世,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整段历史中,只有接连不断的叛乱与出卖,看不到多少体现人性光辉的故事。这让人读起来,十分痛心。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种时期又打开了枷锁,放大了将军们的机会。几乎每个有能力的将军,都试图搏一把大的。用后晋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的话来说,皇帝“宁有种乎”,不过是“兵强马壮者为之”。
这种不断的尝试,也让将军们的缺点,比任何时代都曝光得更加充分。
下面以后唐李从珂为例,来详细谈谈将军在面临利益分配时的困扰。
之所以选择李从珂,有以下几个原因:
1,李从珂非常骁勇,早年屡立奇功。但在上位成为皇帝后,尽管绞尽脑汁,却处处表现的拙劣不堪。最终落得了一个身死国灭的命运,让人唏嘘不已。
2,李从珂是李嗣源的养子,原本没有资格继位为皇帝。但是在重大变故面前,他突然被人推上了皇帝宝座。所以,他的内核,还是一名将军。这种现实身份的矛盾性,让人更容易观察将军的困境,以及其转型的艰难程度。
3,李从珂的遭遇,被历史记载得特别清楚。
后唐
我截取以下历史片段,让大家看看李从珂为了满足部下的贪欲,如何逐渐陷入了抓狂的状态。
1,公元934年,后唐朝廷调兵遣将,征伐手握重兵的凤翔节度使李从珂。大军攻城,城中守军死伤惨重。
2,李从珂登上城墙,向城外军队哭诉自己从小追随先帝李嗣源,身经百战,浑身是伤。但如今朝廷听信谗言,导致他无罪也要被诛杀。
3,李从珂在城上放声大哭,城外军队知道他的冤屈,都感到很悲伤。于是,一部分军队开始倒戈。率先投降的杨思权,声称李从珂才是自己的主公。他请求李从珂将来封自己做节度使,不要只封一个节度使、团练使之类的“小官”。李从珂答应了,并且在纸上写下了承诺。
4,随着城外军队的不断倒戈,奉命攻城的主帅只能逃跑了。李从珂此时拿不出财物奖赏投降过来的军队,只能搜集全城官兵与百姓的财物来赏赐。连百姓家的铁锅,器皿都被估价用来赏赐。
5,在李从珂向洛阳进军的过程中,大量军队因为贪求荣华富贵与财物,加入进到了李从珂的队伍之中。
6,眼看情况不对,皇帝李从厚拿出府库财物犒劳军队。李从厚还承诺军队,拿下凤翔,打败李从珂之后,每人再赏赐200缗钱。但士兵们并不满足,他们背着赏赐出征的中央军,走在途中就扬言,到了凤翔再领一分钱。(言下之意是,走到凤翔就投降李从珂,再从李从珂那里领一份赏钱。)
7,李从珂这边,进军的过程中,军队的抢劫现象变得无法扼止。李从珂的军队,生擒了此前不愿意追随自己叛乱的王思同。李从珂认为王思同是一位忠贞之士,想留住他的性命,以免得败坏了自己的名声。可是他的军队贪图利益,擅自杀死了王思同,并且抢光了他家的资产和侍妾。
李从珂夺位
8,李从珂一路进军,朝中派出平叛的军队,全都望风而降。后唐闵帝出逃,在卫州遇害。李从珂进入洛阳,被拥立为新皇帝。
9,新皇帝李从珂,决定兑现对士兵的承诺,拿出国库中的积蓄来赏赐。但经核查,国库中的黄金、布帛总数只有两到三万。而赏赐军队所需要的总费用,达50万缗。
皇帝位置还没坐稳,这时军队领不到赏赐,后果很严重。李从珂感到愤怒又无奈,他只好在京城中,强征民间的财物。但花费了好几天的工夫,只得到了几万缗的钱财。
于是,有官员向李从珂建议挖掘新的收入来源,对全城人预借5个月房屋租金。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不管房屋是自己住的,还是租给别人住的,都一视同仁。
10,经过这种残酷的盘剥,总共得到了6万缗钱财,还是远远不够。李从珂大怒,把交不出钱财的人员,都关入监狱。监狱都住满了人,不少人上吊自杀。民众对此深恶痛绝,看到街上游荡的士兵,就痛骂他们:“你们立功,却让我们挨鞭,难道不愧对良心!”。
11,民间的财物搜尽之后,李从珂又从各个仓库翻出旧物,并让地方藩镇上供。连宫中太后、太妃使用的器皿、头饰都捐了出来。做到了这种程度,才凑出20万缗。
12,大臣李美直劝说道,总是赏赐士兵,即使有无穷的财物,也无法满足其贪欲。国家财力只有这么多,把现有的平分给大家就行了,何必一定要履行承诺。李从珂听从了。
13,得到赏赐的士兵,非常后悔,他们编了一首歌谣,到处传唱。歌词是,“除掉菩萨,扶立生铁。”意思是,赶走了好心肠的皇帝李从厚,没想到迎来了一个狠心肠的皇帝李从珂。
被称为“菩萨”的李从厚
(由此也可以看出,其实士兵们心中都明白,李从厚是个心肠很软的老好人。但当大家觉得,投靠李从珂能得到更多利益时,就毫不留情的抛弃了李从厚。最后,他们确实得到了更多的好处,只是这个好处没有自己想象的多,于是又把怨恨转移到了李从珂身上。)
事态发展到这一步,李从珂既把百姓得罪了,又把支持他的军人也给得罪了。他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14,两年后,李从珂在征讨石敬唐叛乱时,麾下将军们纷纷投降对手。他陷入绝望之中,只好登上高楼,自 焚而死。
可以说,李从珂的军事能力是很突出的,但是他遇到了军事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那就是,不管他怎么努力,也无法满足人们急剧膨胀的欲望。
在一开始,李从珂向军队许下很重的承诺,这是理解的。毕竟,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但他许下越来越多的承诺,那就意味着他拿出天下的财物,也不够用了。
人心变了,军队就会倒戈了。
而李从珂所处的这种困境,难以向士兵解释明白。因为士兵们看不见大局,难以理解他作为皇帝,拥有四海,怎么可能这点钱财都拿不出来。再说了,士兵们就算能明白,恐怕也不想去明白。
三,千古难解的人性难题。
也许有人觉得,是五代十国这种混乱时期,才有这种乱象。其实不是,即便是大唐王朝,这种向心力还很强的朝代,一样不乏类似现象。
比如:立下大功的泾原兵抢劫长安,逼得大唐天子被迫出逃。平定了安史之乱的头号功臣朔方军,多次叛乱和挑战中央权威。导致这种极端事件发生的导火线,都是军人的各种要求,未能满足。
大唐泾原兵抢劫长安,天子出逃
也许有人觉得,是不是李从珂和大唐天子太过软弱,才压不住骄纵的士兵。绝非如此,因为连西楚霸王项羽,也未能解开这个难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项羽最终灭亡的原因,就在于他未能满足部下的欲望,导致叛乱不断。项羽虽然不断取胜,却在连绵不绝的消耗之中,变得越来越虚弱。
项羽的情况是这样的:
公元前208年,项羽在巨鹿之战,正面击破秦国正规军。他在自己军营召见各诸侯国的将领,吓破胆的将领个个跪着爬进辕门,不敢抬头看项羽。自此,各诸侯国都依附于项羽,受其调遣。
接下来,项羽论功行赏,分封天下。这本来是一件人人开心的事情,但大多数英雄都深感不满,叛乱和战争很快就爆发了。
举其中几个例子:
1,项羽封在灭秦战争中立下大功的燕国将军臧荼为燕王。把原来的燕王韩广,改封为辽东王。韩广不肯离开,藏荼干脆杀了韩广,兼并了其土地。
2,他把参与灭秦的齐国将军田都封为齐王,把原来的齐王田市,封为胶东王。田荣起兵推翻田都,并与项羽不断大战。
3,项羽把南皮三个县分封给陈余,把赵王封为代王,把赵国分割出一部分,封给张耳做常山王。陈余恼怒,出军赶走张耳,接回赵王,恢复赵国全部土地。
各诸侯国开始乱战,天下又陷入了混乱之中。
楚霸王,同样困在了这种死局中
很多人认为项羽分封天下不公平,这是个误解。
因为不论是燕王、齐王等诸侯,其实都不是原来这些国家的君王。他们最多算义军领袖。他们都是趁着陈胜吴广起义后,分头抢占地盘,再自立为王的。别人在前面牺牲性命,与秦军拼命。他们却在后方抢占地盘,这种人的做法,当然是有争议的。这些诸侯的合法性,也是有问题的。
等项羽灭掉秦国后,准备封赏和自己一起入关的功臣时,却发现没地方可封了,因为地盘被提前称王的诸侯抢光了。这种时候,项羽希望重新分配土地,是很合理的。但鉴于现实问题,项羽也不得不采取妥办方案。
但由此带来了一个新问题,原来占据了土地的诸侯不肯把土地吐出来。而参与灭秦的义军领袖,能力更强,功劳更大,无法忍受这些在后方占便宜的人骑到自己头上。战争的爆发,变得难以避免。
说到底,还是因为资源有限,而人的欲望无限。项羽可以实事求是的评定大家的功劳,但无法抑制各个功臣内心的欲望。
平心而论,在分封天下的过程中,项羽是做出了巨大牺牲的。项羽部下的很多勇将,都没有分到土地。项羽把大部分土地,都分封给了别人。项羽的做法,远比后来打败他的刘邦,要厚道得多。
即便如此,项羽并没有得到人们的理解。哪怕是韩信、陈平这样的英雄,也对他心怀怨恨。
认为项羽是“妇人之仁”的韩信
韩信就嘲笑项羽是“妇人之仁”,看到有人生病,忍不住流泪。但要给人封爵位时,把官印刻好后,都摸秃了还舍不得给人家。
这个真不能怪项羽,因为项羽在事实上拥有天下的情况下,又把土地让了出去。他手里剩下的资源已经不多了,实在给不起啊。太多人都想要这些官位了,给谁都得罪人。
只可惜,一直处于困顿之中的韩信,完全理解不了这一点。至于其他的英雄,更加不可能体谅项羽。项羽仁慈的做法,招来的只有四面八方的怨恨。
这种怨恨最终吞噬了项羽。他在临死之前,百思不得其解。他自己总结的教训是,非战之罪,“天亡我”。
不是上天要亡项羽,而是他的军事才能,无法解决人性的贪欲。不管他战胜多少敌人都没用,对资源的渴望永远会促使不断有人站出来反对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项羽认为是天亡他,也没错。毕竟,人性,也是一种天道。
四,刘邦的制衡之术,抑制了人性的贪婪
相比起项羽,刘邦把天下大部分土地,都控制在了自己手里,或者封给了刘姓兄弟。也就是说,刘邦给出来的东西,远比项羽给出的要少得多。但是其效果,却比项羽好得多。
1,刘邦同样经历了这种困局。
深通人性的刘邦
刘邦夺得天下后,论功行赏,已经封赏了20多人。那些立过功劳的将军,都在激烈争论谁的功劳更大。这种争吵日夜不停,迟迟无法得出结论。于是,更多的封赏,也就暂时没法继续下去。
那段时间,刘邦住在洛阳南面的宫殿。他目光越过重重叠叠的宫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麾下的将军们,经常三三两两围坐在宫外的沙滩上,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于是,刘邦就问张良:“大家都在谈论什么事情呢?”
张良说:“陛下还不知道吗?他们在谋反啊!”
刘邦吃惊的说:“天下大体上已经安定了,他们干嘛还要谋反?”
张良说:“陛下成为天子后,封赏的都是自己喜欢的故人,诛杀的都是与你有仇怨的人。大家盘算了一下,即使把全天下都拿出来,也不够封赏。他们害怕封赏时,轮不到自己。同时,大家又害怕过去得罪过你,会被诛杀。所以,大家都想谋反。”
张良建议刘邦,紧急封赏自己生平最痛恨的、大家都知道他与刘邦有过节的雍齿。于是,群臣在听到封赏雍齿的消息后,很开心。大家相互庆贺道,连雍齿都被封侯了,我们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
有不少人拿这段历史,来证明刘邦气量恢宏。刘邦愿意把世代相传的荣华富贵,送给自己的仇人。这种胸怀,确实远非一般人可比。但我的感受,则完全不同。
我第一次读到这段历史时,还在上中学。当时我觉得张良说话,太过夸张了!
- 怎么可能把全天下都封给大家,还不够封?
- 就算功臣心怀不满,也不至于都要造反啊!
但就刘邦的反应来看,他似乎很认可张良的说法,他比张良还着急。刘邦不仅马上就封赏了雍齿,还敦促宰相、御史,抓紧时间给大家评定功劳。
并且,从前面李从珂,项羽的案例来看,这种问题一旦操作不好,后果确实可怕。
2,刘邦的布局
刘邦在军事上的水平,算不上特别高明。但是他对政治的理解却十分深刻,他在危机爆发前,就看出了平静水面之下潜藏的危机,并做了相应的处理
- 刘邦干掉了力量最强的三个异姓王,去掉了最大威胁。刘邦死前总共分封了143个侯爵,这样每股势力都不会太强。
- 刘邦强化军功集团,用其抑制天下的反叛力量。同时,又把齐国、楚国等要害位置分封给刘氏兄弟。
- 杀白马誓盟,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从意识形态上,摧毁其他人心生妄想的合法性。
刘邦也未能避免刘氏诸侯带来的乱局
这种布局是不完美的。虽然暂时解决了功臣带来的威胁,但将来刘氏诸侯必定坐大,还是会威胁到朝廷。刘邦事前看到了风险,所以他提前就告诫自己的侄儿、楚王刘濞,五十年后东南有乱,天下同姓是一家,你千万别造反啊!
最终的结果是,刘邦之后,吕氏专权,功臣联手灭了吕氏。在灭吕氏的过程中,周勃、陈平等人的处理手法,耐人寻味。因为他们把刘邦的5个嫡孙、汉惠帝的儿子,全部处死。
不过,由于刘姓诸侯国太强大,汉朝的法统,还是回到了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手中。在制衡了功臣之后,诸侯国变得强大,后来有了“七国之乱”。但此时,汉朝的权力传承已经变得平衡,刘姓皇帝实力变强,足以平定诸侯。
说到底,刘邦也没有真正的解决人性问题。但是,他找到了办法,一次次把矛盾转移出去,让问题被推迟到将来才爆发。只要问题能被不断的推迟,将来就有机会找到办法来应对。即使没有找到,历史也这样就过去了。
对于这个困扰了很多将军的难题,刘邦的做法,也许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方案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