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我们在看清代电视剧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一些士兵的胸前都有着或兵、或勇、或丁、或卒的字样,虽然都是清朝的士兵,但是所代表的群体不同,进而也导致身份地位的不同,有的待遇极高,挤破脑袋想要钻进去却进不去,有的待遇极低,想逃离也逃离不脱。

那他们又分别代表着哪些不同群体,造成地位、待遇差距如此悬殊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来一起解读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式役,地位高的兵

“兵”为什么说是正式役呢,这源自他们的出身,他们都是八旗的各家子弟兵,而八旗又是努尔哈赤选拔优秀族人而建立的一个军事行动组织。

这群人跟随努尔哈赤、皇太极打江山,是清末清初之际骁勇的满清铁骑,后来又帮助满清夺取了大明江山,一统天下,作为开国重大功臣,自然是福利待遇拉满,后来这只队伍基本就处于养老状态了。

俗话说的好,打了一辈子江山,如今大局已定,还不得好好享受享受了。

因此“兵”多为满清的“八旗兵。”但也不是全部的“兵”都为满清八旗兵,后来因战事的需要,也曾有过扩编的事迹,比如将蒙旗兵和汉兵也都化为八旗兵,只是地位待遇要比嫡系的八旗兵差上一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位待遇上,嫡系的八旗兵,不仅每月可以得到1-3两白银,其中骑兵为三两,步兵则是1.5两,除了这些军饷外,还有粮食补贴,要是有战事发生,需要上战场,还会有额外的“行粮”补贴。

此外清朝统治者还特意为表彰其功勋,单独将山海关以北的部分良田赏赐给了嫡系八旗兵。

说是士兵,其实际上已经相当于一个小“地主”了。

除了待遇,在帝王信任方面也毫无疑问是嫡系八旗兵,会将一些重要城池都交由嫡系八旗兵负责。因为是其都为自己的族人,皇权安危方面有所保障。

仕途上,八旗子弟可以直接选为举人,另外一些重要地位也只有满人可以担任。

还有在地位上也非同一般,大清律法无法处置他们,他们犯了错地方官员更是无权过分,他们有自己的私法去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完了他们的地位、待遇后,再了解一下他们的战斗力。

最初的满清八旗铁骑还是十分骁勇的,在大清还没建立的时候,就与大明军队展开了数场斗争,在萨尔浒一役中,努尔哈赤率领六万八旗铁骑重创明军的数十万大军。

接着又在松锦大战中大败李自成的主力部队,可谓是威名赫赫,是大清打江山的重要武器。

而在大清建立后,八旗子弟兵又接连参与了平定三藩、征讨台湾、讨伐准噶尔等等战役中也是重要武装力量,主力部队。

可是随着战事的平息,一些精锐的八旗兵战死,另一些八旗兵过起了养尊处优的生活,自此骁勇善战的八旗兵也就成了一个“摆设。”战斗力基本为零,清朝末期更是不堪一击,逐渐被“勇”兵取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备役,待遇低的勇

说完了“兵”再来聊聊“勇。”

如果说“兵”是正式役,那“勇”就是预备役。

何为预备役,就是在八旗兵衰败后,临时征得士兵,这些士兵基本多为汉人,且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贫民阶级。没有受过系统的训练,装备落后,也没有固定军饷,和八旗兵的地位差距不可谓不大。

每逢战争,这些“勇”兵就是顶在前面的炮灰角色,也可以说是人肉盾牌,战胜了没有奖金,战败了就被视为逃兵,伤残了就直接沦为乞丐,毫无地位可言。

对于“勇”兵《清史稿》上是这样说的“人数多,但是装备不一,军饷不定,与散兵没有区别,没有编制没有纪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勇”兵在地位上与八旗兵的差距也是巨大的。

《清史稿》有过这样的记载,意思大概是“京城为重地,八旗士兵守护,就如同家里有门,如同子弟守护父亲兄长一般。”

而“勇”兵呢?只能镇守一些不起眼的角落。

在待遇上差距也巨大,《清史稿》同样有过记载,意思大概是“京城重地,职位之多,一些重要的职位应有由八旗兵负责,他们拥有优先选择权。”

而“勇”兵呢?,只能胜任一些不重要的职位,即使上到了重要岗位,也只能为副将,当不了正职。

在军饷补贴方面,八旗兵无论婚丧嫁娶,伤残补贴是各种福利都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勇”兵则是连古代的军饷都没有,何谈补贴呢?至于伤残那就实属是实力不济了,回来后无人问津,慢慢只能沦为乞丐。

至于战斗力方面,则可以说是散兵游勇,在后来的太平天国之战中就能看出,战争爆发后这群“勇”兵顶着前排,装备极其落后,完全不是太平军的对手,就全凭血肉之躯顶着。

清朝后期“勇”兵在曾国藩的改革下,才逐渐成为主力部队,地位待遇也略有提升。

后勤役,工作好的丁

说完了“勇”兵,再聊聊“丁。”

“丁”兵就是后勤兵,主要是由汉人组成,且还是强制征兵所来的,即每家每年都要派人来任职,为期数年,干完才可以回家。平常干些一些苦力活,比如押运物资、看管库房、传送消息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与“勇”兵相比还是要强上一点的, 因为“丁”兵不需要上战场,不会做人肉盾,没有什么生命危险。每月有固定的薪酬,有时还会有一定的补贴,这些都是“勇”兵无法比的。

其中“丁”兵也有不同的分类,比如掌管后勤军需物资的库丁,这也是“丁”兵中的地位比较高的兵种了。

除此外,还有稅丁,稅丁主要负责收稅。

盐丁,主要负责官盐的押运和输送,这俩者地位待遇也尚可。

至于运丁就比较苦了,需要将军需、粮草的战略武装运输到前线,而一旦被敌军知晓,等待他们的就是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专门负责货物运输的漕运丁,这些运丁的待遇就要差不少了,到了后期,清朝更是直接废除了漕运,而这些运丁也就事业止步,有的参加了起义运动,有的则是加入了槽帮度日。

而在清末时期,清政府一度被农民军攻破,后来清政府调来火枪队才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而其中“丁”兵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保障了后勤补给的即时送达,让军队不至于动乱。

总的来看,“丁”兵的待遇收入还是不错的,可以在闲暇时间做点副业,挣点小钱,还可以利用职务之便捞上一点,这些也都没人管的。

执法役,油水多的卒

说完了“兵”“勇”“丁”就只剩下了“卒。”而“卒”就属于那种事业编了,就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负责一些地方治安、监狱看守、押运犯人等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类“卒”兵的工作通常油水很多,基本“卒”兵的生活质量都不会太差。

比如派他们去收各种稅,交多少是没法变的,但是收多少可以往上浮动一下,多收出来的就是自己的。

除此外还有狱“卒”。来探监得给点好处吧,让帮忙照顾照顾谁,也得给好处吧。

甚至有的狱“卒”还会管给犯人索要“制服费,”你不给钱就不给你衣服穿。除了“制服费”还有“伙食费”想吃饭得交钱。

除了狱“卒”还有吏“卒”和驿“卒,”吏族的主要工作就是日常巡查,每日在大街上走几遍,巡逻几圈工作就完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驿“卒”则是主要负责传递各地之间消息的兵种,终日骑马来往于各大驿站,虽然辛苦,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生财之道,油水来源。

他们时常通过虚报账目消息来贪墨一些公款,反正也没人来细查,小小的捞一些还是问题不大的。

可以说“卒”兵的生活还是比较滋润的,既不用外出打仗,随时有生命危险,又不用去搬运物资,干着苦力活,每个巡视一下大街,逛逛这里,溜溜那里一天也就过去了,工资照发,甚至还有点小权力,可以从中捞一点油水。

虽说地位不高,但是总体来看,收入还是可观的,比“兵”不足,比“勇”“丁”还是富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胸前小小的四个字,代表着不同的地位和待遇,这也是封建王朝的缩影。这反应出来清政府的腐败,而他们的败亡也是必然的。如今清朝已成历史,而历史的种种我们不去评论,我们只需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进而改变自己就好。

无论做什么工作的,每一个工种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对其有着起码的尊重,因为一个大家庭,缺少了任何工种都没办法进行下去。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 [1]张琼.清朝官服制度与官僚等级制度的相互作用[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3,27(03):335-338.DOI:10.13338/j.issn.1674-649x.2013.03.005.
中国知网 [1]闫茜玉.清末民初步军统领衙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DOI:10.27292/d.cnki.gsxfu.2019.001314.
中国知网 [1]王国彩.清代服饰的特点分析[J].才智,2012,(08):164.
《清史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