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会特别喜欢香港?”这个话题,引发了大量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知乎截图

有人说,喜欢香港的高工资,即使它高居世界前列的消费水平。

“说实话我宁愿高工资高消费,起码高工资我拿到手了,我还能选择我是省点花,还是随心所欲地花;但你低工资的话,不仅在消费上的选择没那么多,还剩不下几个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HK01

有人说,喜欢它的民主与法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HK01

也有人说,喜欢它的国际化

“香港外国人的比例就很高,公司里基本上各类肤色的人都有,大家也习以为常。香港孩子读书,出国留学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选择,在挑选学校的时候也会在全球范围内选。”

在众多评论中,有一点小编简直不能同意得更多:那就是,喜欢香港的“人文关怀”。

比如说,港府设立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综援)计划,以入息补助方法,为那些在经济上无法自给的人士提供安全网,使他们的入息达到一定水平,应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HK01

再比方说,疫情期间,港府给香港市民派钱,真正做到“缓解民困”...

这样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不过,能体现所谓“人文关怀”的,还是普通香港市民的所作所为

港铁上常常见到车厢中人挤人,但爱心席位依然空着的画面,遇到轮椅乘客上车,大家都会自行为其让出路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HK01

同样地,人文关怀,也体现在:香港的“义工氛围”,真的很浓

从前几天的新闻里,我们也能看得出来。

什么是“义工”?

“义工也叫志愿者,联合国定义为“自愿进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获取任何利益、金钱、名利的活动者”,具体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获取报酬,奉献个人时间和行动的人。”

近日,HOY TV节目《一线搜查》访问了一名乐于做善事、在香港土生土长的印度人Nic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Nick于4年前开办了慈善组织“哈努曼慈善机构”,每日晚上都会联同不同国籍的义工,包括印度、美国、韩国、南美等,到尖沙咀把饭盒和生活物资免费派给无家者,以及有需要人士,如清洁工和捡纸皮的长者。

他坦言创办慈善机构后没有时间休息,基本上放工后就把所有时间投放在机构上,但他希望能帮到更多人

此外,Nick每次都是饿着肚子去派饭,因他不希望自己吃饱了,舒舒服服地做善事,反而想切身处地去体验无家者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Nick表示目前想找一个很大、类似中心的地方,让露宿者可以坐下来看电视、饮茶、洗衣服甚至睡觉休息,再帮他们找工作。

而这,仅仅是香港义工活动一个“缩影”罢了。

实际上,香港志愿工作的发展已有很长久的历史,并已形成独特的“义工文化

在英国人踏足香港以前,香港只是一个小小的渔村,大部份人都居住于西营盘和香港仔一带,以捕鱼为主,初期的香港人口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文汇网

在香港开埠初期,人口逐渐增加,当时市民比较贫穷,遇到天灾或病困,都使很多人的生活产生困难,其中以粮食、医疗及教育的需要较为显著

为了帮助市民解决困境,当时在港的外国教会的传教士及修女,经常为有需要的人提供食物、医疗和教育的援助,这可算是香港志愿工作的起源

这时,不少有教会背景的社会服务团体因此诞生,而其中不少的服务都由志愿者提供的

等到1860年代,香港已开始有很多中国富有的商人居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维基百科

为了帮助当时的贫困人士得到医疗和紧急的援助,东华三院就在一群富有的中国商人支持下成立,开始了由中国人自发的慈善服务和志愿工作

至今,东华三院仍是香港最大的慈善团体之一

随后,一些慈善机构如保良局、儿童游乐场协会(现在的香港游乐场协会)和儿童会(现在的小童群益会)相继成立。

这些机构成立初期均由创办人及一群志愿者志愿提供服务,其后始加入受薪职员。

自义务工作发展局于1970成立后,香港的志愿工作亦开始较有系统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点新闻

义务工作发展局简介

“香港义工局是非营利慈善机构,经费主要来自香港特区政府、香港公益金、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以及各界捐助。义工局致力于承担枢纽角色,为香港市民安排义务工作机会,并为需要义工协助的机构招募合适人选。

其下设有香港义工团,有志于参与义务工作的个人或团体可登记成为会员,年满6岁便可提出申请。”

除了义务工作发展局外,香港还有不少社会服务机构,也纷纷自行组织及栽培市民参与志愿工作,使香港的志愿工作踏入一个百花齐放的阶段

不仅社会推动,就连港府也主动参与

到了1998年,香港社会福利署成立义务工作统筹科,由是政府正式开始主动参与推动志愿工作。

香港大大小小的慈善团体或非政府组织都会招募义工,服务范围很多元,主要包括五大类

一是动物福利,主要负责清洁笼舍、照顾动物、活动推广等;

二是长者服务,包括家居维修、网页设计、文字翻译等;

三是青年发展,负责课外活动策划及协助、担任工作坊导师、提供职业指导等;

四是环境保护,包括环保教育、分类回收、低碳生活方式推广等;

五是社区服务,包括项目策划、功课辅导、影片剪辑、为弱势群体衣食住行提供支持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义务工作发展局

与此同时,香港社会也十分重视对义工的激励措施

如香港《税务条例》规定,民众捐100港元以上,给慈善机构和信托团体可以免税,多捐则多免

香港地区青年人如果参加满8个小时的义工工作,就可得到一张迪斯尼门票

每年年底,香港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义工嘉许典礼。全年表现优异的义工会都会出席该典礼。

获奖者将会得到行政长官夫人与香港社会福利署署长亲笔签名的嘉许状,表现极其优异者,其事迹还会被挂到联合国的网站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HK01

而经过多年推广,义工文化在香港社会越发普及,早在2019年,全香港登记的义工人数突破130万,参与义工运动的机构超过3200家,做义工已成为很多香港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或许总有人会说,钢筋大厦筑起了香港这一座城市的繁华,但也阻隔了人际交往的温情。

但实际上,温情从未在香港消失,在这一场场的爱心接力中,公益路上的同行者未曾止步,让香港温情永不落幕,关爱绵绵不绝

最后,小编想和大家一起探讨:

喜欢香港的理由有千千万,又是哪一点,最能击中你的内心

评论区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