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地铁1号线世界之窗站内,设有急救设备AED除颤仪。 IC供图

时间就是生命。心脏骤停发生后,尽早开始心肺复苏和使用AED,是最有效的抢救方法。如能在1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并在3~5分钟内进行AED电击除颤,可使其存活率达到50%至70%。

深圳自2017年启动“公众电除颤计划”在公众场所配置AED以来,深圳公众场所AED已使用474人次,助力成功抢救104人。成功获救的人当中,年龄最小的仅7岁,年龄最大的已不是之前发布过的75岁,而是82岁。

家属没学过急救 120调度员指导其用AED救人

2024年7月1日11时26分,家住南山区的苏先生发现82岁高龄的母亲突发晕倒,呼之不应、推之不醒,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在120调度员指导下开始心肺复苏,同时按120调度员提醒派女儿下楼去取AED。AED送达后,苏先生在120调度员指导下打开电源、贴好电极片,按照AED语音提示完成了1次电击除颤。11时35分,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苏先生的母亲虽意识不清,但已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经120救护车送入医院进一步抢救,7月2日上午,苏先生的母亲意识恢复清醒。

回忆起当天发生的事,苏先生说:其实遇到这种情况冷静很重要,不能乱了阵脚,毕竟抢救最关键就是前面那么几分钟。我没学过急救,但是120调度员指导得很详细很到位,我按照她提示的做就行了。以前在新闻里看到过AED介绍,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这个设备拿到后只要不紧张,用起来很简单。

发生在医院外的心脏骤停,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周围不一定有专业的医务人员在场,等患者被发现并送到医院抢救,很多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聚焦 深圳公共场所已安装AED超4.3万台

深圳以多个“全国首创”的医疗急救新机制、新模式,织密“生命救护网”。其中,在公共场所随处可见的“救命神器”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屡屡立功。

2017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公众场所配置AED项目”,并连续五年将其列为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目前,深圳公共场所共安装AED超过4.3万台,遍布地铁、火车站、机场、学校、体育场馆等人流密集公共场所。

7年来,这些安装在公共场所的AED成功在生死边缘的危急关头挽回超百个鲜活生命。

链接

拨打120之外 请记住“心肺复苏+AED除颤”

什么是AED?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识别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傻瓜式”医疗设备。

如何找到AED? 深圳市急救中心2018年联合腾讯发布了覆盖全城、一键可查的深圳“AED地图”。打开“腾讯地图”或者微信小程序,在搜索栏中输入“AED导航”就会显示离你最近的几台AED,根据导航提示即可前往取出。

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 通讯员 喻萍江 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