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中国奥运军团兵败汉城,就连“体操王子”李宁也两度失手——吊环比赛时脚挂在了吊环上,跳马比赛时一屁股摔倒了地上。

在精神上倍感挫败的同时,李宁因为摔得不轻,身体上更受到病痛的折磨。他也是在这个时候结束他的运动生涯,黯淡回国。

如果说体育赛场上从来都讲究“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话,那么,因为一个人的存在,李宁得以重启新生。

这个人就是原健力宝集团董事长李经纬。

对李宁来说,他是他人生另一个重要的教练,是他的老板,更像是他的父亲。

李经纬的帮助下,李宁逐渐成长为商业巨擘。

但2014年,健力宝集团引起产权之争,李经纬也含恨离世。

年近50岁的李宁出现在葬礼现场,泪水潸然,几度不能自持。

绝处逢生

1998年,李宁走到了他人生的最低谷。

但李经纬的出现,却给了他绝处逢生的宝贵机会。

李宁出生在1963年的广西来宾,7岁即踏上学习体操之路。

在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中,支撑李宁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一直是“有朝一日拿到奥运冠军,为国争光”。

他有天赋,也很是勤奋,17岁时幸运地被国家体操队张健教练慧眼识才,被选入了国家队并送上了奥运领奖台,也就切实地实现了他的最高梦想。

那个时候,李宁在海内外的名声极大。

18岁时,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他荣获了三项冠军,19岁时,他横扫世界杯体操赛场,一举夺得6枚金牌,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神话。

更让人赞叹的是他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的表现。

当时21岁的李宁如入无人之境,凭借一己之力拿下了3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

他一个人拿到的奖牌的数量就占到了当时中国奥运军团奖牌总数的五分之一,消息传回国内,李宁瞬间成为举国仰慕的大英雄,被国人盛赞为“体操王子”。

那是李宁最意气风发的时候,也是他前程最为光明的时候。

然而,4年后,李宁遭遇了他人生最大的一次失败并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1988年,新一届奥运会在汉城举办,国民将胜利的希望尽数投注在李宁的身上,希望他如4年前一样“横扫千军”、为国争光。

但他们过高的期望化作巨大的压力,沉沉地压在了李宁的身上,给他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

只因为李宁很清楚,自己的状态早不如4年前那般好。

要知道,参加汉城奥运会时,李宁正饱受着伤病的折磨。不时复发的伤痛严重影响着他的发挥,已然成为他夺冠的“拦路虎”。

当时他的竞技状态直线下滑,以至于在实际操作中屡次出现严重失误,如吊环挂脚、跳坐地等等。

李宁内心焦急,却不肯放弃,每一次失误,他都以最快速度调试自己的心情和状态,面对微笑地起身进行又一轮操作。

但对他寄予厚望的国民却不理解他的种种举动,他们为他屡次失误感到愤怒,看到他始终保持微笑,更当成是他“不尊重”、“不在乎”比赛的“实证”,对他开始了大肆谩骂和嘲讽。

李宁瞬间身处舆论漩涡,迎来了他19年体操生涯的最大一次危机。

李宁绝不会想到,一次奥运会的失利,会让他猛地从充满鲜花和掌声的天堂坠落到全是责难和否定的地狱,但当时却真的上演了这样可怕的剧情

1988年的社会远不如今天这般开放和宽容。

当时全民族都对世界冠军寄予了重托,他们不会考虑“体操王子”的状态,无法用宽容的心态来接受他的事务。

李宁只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离开了他坚持许久、离开时仍心存热爱的体操舞台。

从汉城回国的那天,首都机场充斥着数不清的媒体记者,他们一齐涌向那些在汉城奥运会上获奖了的运动员。

李宁站在距离他们十几米远的地方,将人情冷暖尽数看在眼里,最后一个人避开所有人,走近偏僻的通道。

李宁同样没能想到,在他坠入地狱、“众叛亲离”的当下,通道的尽头,竟然还有一个人手捧鲜花等在那里,等着给他一个安慰的拥抱。

这个人就是健力宝集团的董事长李经纬。

早年,他曾在佛山三水县担任体委副主任,一干就是13年,后来健力宝的诞生和成功,很大程度上说也是源于他的体育情结。

深知体育艰难、深爱体育人才的他想要把李宁重新拉回“人间”、再把他送上满是鲜花和掌声的商界“天堂”。

他们开始了商业合作。

李宁的成功

李经纬诚邀李宁加盟健力宝,一方面是想要立体地发展健力宝事业,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帮助李宁实现理想,共同探索出一条企业和体育文化相结合的路子。

可以说,李宁加盟健力宝,也有相似的考虑。

当时的他被迫离开体操舞台,选择退役,能和最先开拓中国体育实业的李经纬一起“在最开阔的领域开发中国潜力无穷的体育实业”,实在是他无法容忍自己错过的一次很好的机缘。

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这一次尝试和努力能够为国内其他退役运动员提供借鉴,他想为他们“闯出一条于国、于民、于己都有利的新路子”

就这样,李宁的商海生涯和他所热爱的体育事业结合到了一起,往后也从未偏离过这样的主题和宗旨。

李经纬对李宁有莫大的信任和支持。

李宁加盟健力宝后,很快就被他推上总经理特别助理的位置,得以分管公关宣传、市场策划、筹办运动服装厂等工作。

而李宁也没有辜负李经纬的信任和重用。

在健力宝,他最突出的一个成就是提出并完成了新健力宝广告片的制作,并且自己亲自出演。

这则广告片投入市场后,很快就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健力宝在这一年的销售额竟增加了3000万元。李宁也就在健力宝彻底站稳了脚步。

退役运动员下海经商并不是个例。

但李宁能够成为其中最成功的一个,与李经纬的全力支持和悉心培养离不开关系。

李经纬知晓李宁不懂经济,但看重他年轻、聪明、人品好。

他把李宁扔进商海,让李宁自己去学,自己就在岸上看,做救生员,看到李宁在扑腾了,“不行了”,就伸手拉一把,等李宁调整好了状态,再放开手,再看他继续游。

用他的来说就是“几次下来,李宁就会游得比我好,超过我。”

值得提到的是,当年也是李经纬力排众议,决定出资1600万,为李宁创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服装品牌公司。

要知道,当时服装行业是一个未知领域,李宁能够最终放手一搏,很大的凭仗就是李经纬的信任、支持和帮助。

李经纬对李宁有知遇之恩,李宁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忘却他的恩情。

这也是一直到今天,每当提起李经纬,他都会心怀敬意地称呼李经纬为“老板”的原因。

但其实,在他的心里,李经纬还是他的伯乐,更像是他的父亲。

他永远感念李经纬对自己的帮助。

只是,李经纬早已不在人世。

李经纬含恨弃世

2014年,李宁穿上一身黑衣,在臂上佩戴上黑纱,又在胸前插上了白花,出现在了李经纬的葬礼现场。

当时他泪水潸然,几度不能自持,想到李经纬的悲情遭遇,内心更是多种情绪交杂,难以排解。

作为改革开放后涌现的优秀企业家之一,李经纬曾造就了健力宝的辉煌。

然而,因为产权不明、政企关系纠葛等等种种原因,李经纬最终“晚节不保”,在2011年被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2014年更因患有癌症含恨弃世

对于他的悲情结局,外界唏嘘不已。

李经纬本是孤儿出身,早年擦过皮鞋,当过苦力,做过印刷工人,还曾在戏院给有钱人打扇,一天都没有进过学堂。

这样的缺憾,让他在展露了商业上的天分之后,却也因完全不懂官场的险恶,最终迎来了悲情的结局。

不少人认为,李经纬之死,虽然和部分个人因素和当时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有关,但更多的“应该在国企体制机制上进行反思”

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李经纬是“国企改制”的失败者。

当时地方政府以强硬手段加大了对健力宝资金的掌控,健力宝在与三水政府的博弈中落败,这是李经纬悲情结局的最大“原因”。

他所谓的“贪污”的罪名,其实是为全厂职工购买了一笔数字不大的商业保险。

一直到2015年,因为国务院发布《关于改善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明确将“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归位于企业”,李经纬式的悲剧才不会再上演。

参考文献:

董翠香,俞定智,马德浩编;梅兵总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研究丛书 中华体育故事新编[M]. 2022

柯焕德主编. 百科世界知识丛书·第4辑 16 商海的富豪[M].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