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

“行进中国”调研行

活力青海|奔跑吧!“草原上的大熊猫”

人民网“行进中国”青海调研采访团

“爸爸,咱们去找找‘多杰’吧。”

“走,咱们去看看它。”

青海湖畔,哈尔盖草原水草丰茂,迎来了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藏族姑娘彭毛尕措小学毕业,暑期回到了草原的家。

小学毕业的这个暑期,原本是孩子们最无忧无虑的暑期,然而,彭毛尕措却有着自己的小忧虑,“‘多杰’走了,它会不会遇到狼群?它还会不会回来?”

“多杰”是一只一岁左右的普氏原羚,一年前,刚出生不久就掉进了沟渠,生命垂危之际被彭毛尕措的爸爸索南才让救助,带回自家照料,“当时,彭毛尕措周末从寄宿制学校回家看到‘多杰’,特别开心,抢着给‘多杰’喂奶。”索南才让还记得“多杰”跟闺女初次见面的场景。

“孩子们每周从学校回家,进门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多杰’玩耍。”一年的时间里,彭毛尕措和哥哥、弟弟早已经跟“多杰”处成了“伙伴儿”,“每周从学校回家,感觉它都长大了;它喜欢追着我跑,喜欢用小犄角蹭我……”彭毛尕措彷佛介绍着自己最要好的朋友般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索南才让一家救助的普氏原羚“多杰”。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我们用牛奶喂它,它的身体逐渐好起来了,长大些后,也会喂草和饲料。”在索南才让一家的精心照料下,“多杰”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了,这也就意味着,它可以离开这个寄宿的“家”,回归大草原了。

“爸爸,‘多杰’在那儿呢,跑过来了。”前几日,在彭毛尕措的提议下,索南才让骑摩托车载着闺女去找“多杰”了,在离家两三公里处,父女俩看到了“多杰”,没一会儿,“多杰”也发现了父女俩的身影,快速朝着他们跑来。“闺女跟‘多杰’玩了一会儿,我们返回时,‘多杰’跟了好长一段路。”看着“多杰”活蹦乱跳,父女俩才放心回家,把“多杰”的近况说给家人听。

“多杰”只是索南才让和哥哥周增本救助的普氏原羚之一,自2015年开始,索南才让兄弟俩就开始救助周边遇困的普氏原羚,至今,已累计救助59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索南才让和哥哥周增本(右一)与救助的普氏原羚“多杰”互动。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有的是被铁丝网困住的,有的是被野狗、狐狸咬伤的,有的是跟族群走散落单的,还有的是不慎掉进沟渠里的……”近10年来,索南才让兄弟救助普氏原羚的脚步遍布哈尔盖草原,渐渐地被更多周边群众所熟知,称他们为“羚羊兄弟”,每当群众们遇见需要救助的普氏原羚,也会第一时间联系索南才让兄弟俩救助。

“我们从小就跟牛羊一起长大,跟动物都有很深的感情。”多年来,索南才让兄弟义务救助普氏原羚,从未想过回报。“救助是值得的,毕竟是救助了生命。”索南才让毫不犹豫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杰”追着索南才让玩耍。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普氏原羚属于世界濒危物种,由于数量稀少,被称为“奔跑在草原上的大熊猫”,曾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及青海。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及栖息地恶化,目前普氏原羚只分布于青海省环青海湖地区,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青海湖独有的珍稀有蹄类动物和旗舰物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氏原羚生活在青海湖周边。刚察融媒供图

2007年12月,青海省刚察县哈尔盖地区建立了国家首个普氏原羚专属保护区——青海湖普氏原羚特护区;2009年9月,刚察县青海湖普氏原羚特护区保护站正式挂牌成立;2023年,刚察县通过建立人工智能平台,全力推进普氏原羚智慧生态监测项目建设,以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支撑起野生动物保护新架构……

随着青海湖生态保护工作的深入和国家公园的创建,通过实施野生动物拯救工程、社区共建共管、围栏高度降低、救护点设立等一系列举措,普氏原羚种群得到更有效保护,已由保护初期的不足300只增加到现在的3400余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氏原羚。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不少人会因为普氏原羚的“羚”字而想到羚羊,进而认为普氏原羚是一种羊,其实普氏原羚属于亚牛羚科。

很多人也会因为普氏原羚臀部的白色“桃心”好看而记住它,实际上,白色“桃心”还有警示作用,它们一旦受到惊吓,臀部的白毛就会竖起外翻,在夏绿秋黄的草地的反衬下格外醒目,提示同伴有危险临近。

普氏原羚的毛色会随季节的变换而变化,夏季为棕红色,冬季为褐黄色;它们奔跑时像离弦的箭,姿势与众不同,前后肢分别并在一起,后肢用力后蹬,身体跃入空中,着地时用力后撑,这种跳跃式的奔跑使普氏原羚的身体在空中划出一道波浪起伏的曲线,分外优美。 (万世成、熊旭、白波、杨启红、霍雨佳、甘海琼、赵敬菡、马天翼、许维娜、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