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据《南华早报》报道,新加坡前副外长马凯硕在阿联酋接受了当地新闻媒体的采访。

这次访谈主题却是以“中美关系”为起点。虽然并非中国人,但马凯硕以自身视角非常精辟分析了中美关系的一些深层问题,赢得观众赞赏。

与此同时,主持人提出了一个问题:

如果特朗普上台将对外收缩干涉政策,海湾国家希望中国驻军,那么中国“是否愿意承担中东地区部分安全责任”?

对此马凯硕也给出了很专业的解答,指出问题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东和美国的“军事关系越来越衰弱”

如果要了解当前美国在中东的架构,就必须提及中东地区和美国的关系史。

在上世纪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之前,美国在中东的权势可以说是“一手遮天”的。

甚至更直白的说,美国就是中东所有国家的武力保护伞,整个北约都可以随时为了保护中东利益而下场。

原因就是石油挂钩美元后,繁荣的石油经济带动美国(以及和美国锚定货币汇率的欧洲)建立起对苏联竞争的优势。

这也主导了美国在全球的经济霸权,为他们带来几十年的发展和繁荣。

自从1978年霍梅尼带领的什叶派武装发动教权革命成功,并去“世俗化”恢复宗教统治地位之后。

中东“教权派”人士大受鼓舞并开始不断发动反美运动,过程中当然也包括和本国的亲美派斗争。

沙特、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等多个国家民众恢复教权的暴动,促成黎巴嫩和伊拉克也开始和美国分道扬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暴动不成功的国家也出现很多反政府武装,对西方国家仇视和袭击。

两伊战争开始前,美国对中东的“稳定掌控”已经不复存在了,但他们想到了其他办法。

美国以沙特为中心,在中东建立起了一个脆弱且亲美的“逊尼派联盟”(这些国家并不是全部都和美国亲近)开始挑动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仇恨。

这也就引发中东两大教派的分裂和互相攻击,标志性事件就是伊朗和伊拉克的8年战争。

美国在这些逊尼派盟友国家内部建立军事基地、帮助他们提供“内斗”所需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辅助以封锁反美国家的石油出口等手段,来维持中东各国之间的斗争。

这一不稳定体系运行了三十多年,美国勉强还能保住对中东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特朗普上台后,因为国际局势的影响加上他不关注提升美国的域外军事控制力,美国和沙特越来越转向成为一种“经济交易”的关系。

沙特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站稳了脚跟,开始谋求不依赖美国,执行对外发展的路线。

现如今拜登的四年时间对沙特的政策更是一团糟。

在2022年全球遭遇油价危机时,拜登要求沙特增产石油帮助他们缓解危机,沙特王储小萨勒曼一口拒绝,还和俄罗斯进行了“油价商讨”。

所以沙特现在对美国已经有反客为主的迹象了,不过事关沙特的防务军售还捏在美国手中。

拜登政府还以“卡舒吉案”为由停止对沙特军售进攻性武器,双方的关系越来越差。

在这一节点上,中国又完成了一项关键的事情:帮助沙特和伊朗握手言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个国家是中东宗教内斗之间最大的派系力量,自从沙伊和解之后,中东宗教之间的冲突数量锐减。

所以普遍来说,中东国家是对中国的能力有信心的,认为其“可以代替美国在中东地区维持和平”。

现在已经发展到有国家期待中国能通过军事的手段,帮助他们维持中东地区的安全任务,这要比美国帮助一方打压另一方的策略好得多。

新加坡学者以“暗示”的方式回应

所以,主持人提问马凯硕,称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影响力日益削减、中国崛起的背景下,开始有国家呼吁并且希望中国能“承担部分中东的安全责任”。

如果特朗普入主白宫的话问题可能会更加糟糕,因为特朗普的政策重心转移,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马凯硕则避开了正面回答这一问题,并表示:实际上不管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双方的总统都会有一个共识,就是“绝对不同意中国成为世界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况且特朗普不管最后和中国能否达成协议,中国都不会太信任他,那么各方都要准备好美国回应一个更加强势的总统上台,这就是现在的关键问题。

他的这段话有两层暗示内容。

其一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即使再度执政,对中东也不太可能推行之前的羁縻政策,而是会“重夺影响力,避免中国控制中东”。

因为在美国总统的权力是超不过国会的,国会议员们的立法一出台,总统也就不得不批准。

所以中东国家的态度可能只是其次,美国对中国在中东的“可能性军事存在”必然会动手干涉,这是客观的问题。

其二是中国也不会在中东问题上信任美国。

过去几十年美国一直都没有能解决这些事情,双方缺乏信任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协议共治”的方式。

即美国负责部分地区安全责任,中国负责部分地区的安全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摆中东的问题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局,要么是美国有绝对力量控制,要么是中国未来在防务领域能主导中东国家。

中美没有对可能中东在军事领域实现“共赢”的任何一条路。

作为新加坡的资深政治家,马凯硕能看到中美在中东问题上的主要冲突点,即“选择权不在这些海湾国家”。

也就是说他们希不希望中国前来驻军不太重要,美国是否会坐视不管才是最重要的。

按照现在的走向,美国大概率是不可能同意,这并非是换一个两个总统能解决的问题,美国在中东地区有太多利益,不可能放手给中国。

中国不结盟,但在中东有“驻军”

中国自上世纪开始一直奉行不结盟政策,拒绝国际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将自身军事力量扩展到某个国家来达到政治目的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结盟政策可谓是我国外交关系中的“法宝”之一,让中国和大部分东西方国家自从建交后关系一直非常稳定,没有因为军事或阵营纷争发生外交摩擦。

这也为中国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创造了环境。

鲜为人知的是,中国在中东地区有两支小型部队在部署,其一即中国“金盾公司”。

该部队是当年中国对沙特销售“东风”系列远程导弹时派遣的维护人员,兼任保卫远程导弹的安全,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些媒体将“金盾公司”划归为雇佣部队、安保集团等民间组织,但沙特光明正大承认这是一支常备军事力量在驻扎,且可以行使紧急权力。

一般意义上来说,“金盾公司”属于特殊情况下我国对外的援助支持力量,其权限也特定于某个方面,功能性介于驻军和跨国合作组织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媒过去也报道过这件事,认为沙特作为美国安全稳定的盟友,国内存留一支中国武装力量是非常罕见的。

第二支力量就是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这是中国从2006年开始就持续不断地向经受战火的黎巴嫩地区派遣的一支维和力量。

最近一批派出的部队是在2022年8月。

为了切实承担国际责任和完成医疗救助及人道主义援助等任务,中国已经累计派遣数千人次的士兵前往黎巴嫩维和。

这是在联合国公约下的合法、正常的国际性军事行动。

共和党福克斯媒体就曾向中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泼脏水,认为这是“打着维和幌子的跨国驻军”,且是和美国抢夺中东地区的利益的存在。

这也正是中国为何部队扎根黎巴嫩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才希望中国派出正式的武装力量前往黎巴嫩地区帮助他们来解决纷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支部队都并非正式的“驻军力量”,但显示的强大实力和纪律性也让中东各国的民众看到了和平的希望。

驻军中东地区,目前条件成熟吗?

海军研究院研究员张军社大校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出,中国不会像美国那样追求全球军事扩展,动辄在全球部署几百个军事基地和几十万军队。

中国在中东等地区没有军事存在,吉布提港口只为了保证我国在亚丁湾地区正常的远洋行动,而不是所谓的“军事扩张”。

如同主持人所提问的,在中东地区“承担安全责任”,中国至少面临三个不成熟的条件。

其一是我国明确已经放弃西方式的“国强必霸”路线。

如果在中东寻求扩大军事力量,那么首先面临的就是西方宣传机器在舆论上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国际舆论权仍然在欧美系媒体手中,他们可以肆意煽动和抹黑中国的军事行动,制造威胁以及“拉仇恨”,离间中国和中东不同伙伴之间的关系。

这样一来我们难以做到和现在一样同中东各国都保持良好关系的现状,反而更糟糕了。

其二是中东的局势几百年来一直很复杂,现在仍然是如此。

比如在某个国家如果想“承担安全责任”,派遣驻军面临的挑战包括外国不同教派政权、本国反对派等关系网,任何一方都有可能构成安全威胁。

例如驻扎在叙利亚的美军此前就被ISIS、叙利亚政府武装、分裂主义势力等袭击,这些都是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

如此除了白白付出人命和金钱代价外,反而落了个“军事干预”的坏名声。所以在中东动荡还没有平缓之前,不适宜驻军干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三是如果中国在中东建立军事存在,会让美国找到“突破口”拉拢北约国家助攻中国。

美国国防部前副助理部长施灿德早在2020年就炒作中国“寻求将海外驻军扩大到中东等地区”。

并敦促美国马上寻求和北约伙伴合作,遏制中国在非洲和中东的“扩张性政策”。

但说到底中国在中东没有正式的驻军,这些炒作也没有得到北约多国的响应。

可想而知如果有驻军存在,那么美国就无需呼叫盟友隔三差五来亚洲地区展示武力了。

而是可以顺理成章地将北约合作范围扩大到中东地区,并挑唆欧盟和中国走向分裂。

综上所述,现阶段中国即使收到中东地区驻军的邀请,地缘、政治和国际条件也都没有成熟。

我国兵法中提到“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现在这些客观因素都不具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凯硕相信“美国遏制不住中国”

撇开驻军问题,新加坡前外长马凯硕认为中国即使什么都不做,美国遏制中国政策也最终会走向失败。

他表示自己可以“自信”地得出这一结论,原因之一是中国现阶段已经做到了“比美国更多地向世界融合”,这让美国遏制政策几乎无从下手。

所以结论就是:中国寻求“扩大军事存在”也不是必要的,仅是在经济竞争中,美国已经打不过了,也管控不住欧洲盟友靠拢中国的事实。

因为在国际对抗中,军事行动往往是下策,是到了“一切手段都没有办法奏效”的时候,再动用军事力量来主导局势发生变化。

马凯硕认为现在中国在全球的伙伴也已经超越了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在加速赶超美国。

拜登政府发现“世界不会加入美国遏制中国的行列”之后,他们现在才对中国如此客气和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足以看出,“驻军思维”并非是解决中东问题和扩张影响力的方式。

我国凭借着和平发展和主导国家实现和解,现在已经可以在无需“用兵”的情况下在中东地区日益崛起。

马凯硕教授凭借着独到的战略思维眼光,揭露了中国和美国竞争中的这一客观性问题。

参考资料:

《新加坡著名学者马凯硕:“亚洲世纪”来临,美国遏制中国会失败》光明网

《“这就是中国”第232期:外国学者激辩中美关系》观察者网

《马凯硕:中国是扩张主义者吗?》观察者网